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从银耳糖中分离、纯化3种均一多糖,TSP-2a~TSP-2c,研究其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方法:银耳糖经DEAE-SephadexA-50分离得TSP-2,进一步采用SephadexG-150分离纯化得TSP-2a~2c,经凝胶色谱法和HPGPC方法鉴定其纯度.利用化学方法和色谱及光谱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TSP-2、TSP-2a~TSP-2c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促进细胞因子IL-1α、IL-6、IL-8分泌的增加.结果:TSP-2a~TSP-2c为均一多糖,分子量分别为1100kD、500kD、400kD.组成糖为岩藻糖(Fuc)、木糖(Xyl)、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和葡萄糖醛酸(GlcA).其结构都以(1→3)一D—Man为主链,并在O-2,O-4,O-6位上有分支点.各均一多糖在不同程度上对细胞因子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结论:TSP-2a~TSP-2c均为一多分枝的结构复杂的酸性杂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活性.

  • 标签: 银耳孢糖 细胞因子 放射免疫法
  • 简介:目的:研究一株拟盘多毛菌(Pestalotiopsis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ilicagel,Rp-18silicagel)和凝胶(SephadexLH-20)柱层析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其结构由核磁共振波谱(1HNMR,13CNMR,DEPT,1H-1HCOSY,HSQC,HMBC和NOESY)和HRESI-Q-TOFMS解析。结果:从拟盘多毛菌的静置发酵培养液中分离到一个倍半萜化合物(1)和一个已知化合物4-羟基苯乙醇。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拟盘多毛孢菌 新倍半萜 4-羟基苯乙醇
  • 简介:目的:研究杭麦冬根际菌根真菌孢子的筛选及萌发。方法:采集杭麦冬块根及其根际土壤。块根切片、透明、染色、脱色后镜检观察菌根真菌。土壤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菌根孢子,并研究孢子的萌发。结果:麦冬块根内发现丰富的菌根真菌菌丝和泡囊,偶见丛。根际土壤分离鉴定了10种菌根孢子,球囊属和巨孢囊属为主要优势类群。球囊属孢子体外可萌发,能形成次级菌丝,但168h后自溶;含10—1000μg·mL^-1的麦冬汁能促进孢子的萌发,100μg·mL^-1时萌发率最高。结论:杭麦冬块根组织含丰富的丛菌根真菌,根际土壤含丰富菌根真菌孢子。菌根孢子实验条件下可萌发,但随后出现自溶,麦冬汁能促进萌发。

  • 标签: 麦冬 丛枝菌根 真菌孢子 筛选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安红曲(Monascusanka)中的化学成分方法.95%乙醇提取液提取,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化合物运用光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为ankadilactoFie(1)、红曲菌素(monascin,2)、红曲菌黄素(ankaflavin,3)、甘露醇(galactitol,4)、赤藓醇(meso-erythritol,5)、胡萝卜苷(daucosteml,6)。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首次对它的碳氢信号进行归属,化合物4,5,6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安卡红曲 ankadilactone 红曲菌素 红曲菌黄素
  • 简介:静脉注射四逆散2.5g/kg能救治利多因中毒,降低小鼠的死亡率,明显推迟其死亡发生的时间;腹腔注射四逆散5g/kg能显著预防利多因的毒性,并增加大鼠对利多因的耐受量。预防利多因毒性的半数有效量为6.1±0.69g/kg,随着四逆散的剂量增加其预防作用增强,呈显著的量效关系。

  • 标签: 四逆散 利多卡因毒性 安定解毒剂 半数有效量
  • 简介:目的:利用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arthritis,AA)大鼠模型,研究中药方剂程蠲痹汤(CSJBT)对AA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设6个组:正常组、AA模型组、阳性药雷公藤多苷组、程蠲痹汤2.55、5.10、10.20g/kg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左后足跖皮内注射弗完全佐剂(CFA)造模,致炎后第15d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d。实验期间定时检测AA大鼠的原发侧、继发侧足肿胀度以及屈关节疼痛评分,给药结束后,采用MTT法检测程蠲痹汤对AA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NK细胞及NKT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程蠲痹汤2.55、5.10、10.20g/kg剂量组能明显降低AA大鼠的足肿胀度和屈关节疼痛评分,并降低脾脏CD4+T细胞的比例;程蠲痹汤5.10、10.20g/kg剂量组可显著抑制AA大鼠脾脏T、B淋巴细胞的增殖,降低脾脏Th17细胞的比例,程蠲痹汤5.10g/kg剂量组可降低脾脏NK细胞的比例,升高Treg细胞的比例。结论:程蠲痹汤可改善AA大鼠体内异常的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CD4+/CD8+、Th17/Treg趋于平衡有关。

  • 标签: 程氏蠲痹汤 佐剂性关节炎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在玛主产区对其生物学特性、种质特征、栽培管理、病虫害和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调研,以期为玛卡规范化栽培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结果:海拔、温度、阳光、土壤等生态因子对玛生长有很大影响;玛自繁自种存在品质退化现象;栽培管理、病虫害管理及采收加工缺少标准影响玛品质。结论:长期的自交繁育、混乱的栽培管理方式严重制约了优质玛的可持续生产,应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

  • 标签: 玛卡 生态因子 栽培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联合维地洛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维地洛治疗,观察组采用当归补血汤联合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好转,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71.7%);观察组患者在心电图ST段压低次数、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下降比对照组明显;在左室舒张功能上,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观察组下降明显。结论:采用当归补血汤联合维地洛治疗心肌缺血效果优于维地洛单用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当归补血汤 卡维地洛 心肌缺血 左室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丛菌根侵染强度对三七生长和药效成分皂苷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三七种子接种丛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生长二年后,随机采集100株三七,分株测定菌根侵染强度、地下部生物量和皂苷含量;结果:随着丛菌根侵染强度的增加,三七地下部生物量、人参皂苷Rd和四种皂苷总含量均出现明显地先增加而后出现下降趋势。同时,随着丛菌根侵染强度的增加,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以及这四种皂苷的总产量均出现明显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结论:丛菌根侵染强度与三七地下部生物量、皂苷含量及皂苷产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具有低侵染增加,高侵染转而降低的现象。丛菌根适度侵染时三七有最大的生物量和最高的皂苷含量及皂甙产量。

  • 标签: 丛枝菌根真菌(AMF) 菌根侵染 三七 皂苷 HORMESIS
  • 简介:目的:考察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铂合用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增值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蛇葡萄素钠抑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考察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铂合用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蛇葡萄素钠在浓度为12.5~20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对GLC-82细胞的增殖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铂在浓度为3.13~10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对GLC-82细胞的增值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25、50μg/ml的蛇葡萄素钠对铂25μg/ml抑制GLC-82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协同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12.5~50μg/ml的蛇葡萄素钠与铂25μg/ml联合用药组作用于GLC-82细胞12h后,Caspase-3表达上调,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蛇葡萄素钠单用对GLC-82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铂合用,对GLC-82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效应;蛇葡萄素钠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内的Caspase-3,从而促进凋亡的发生。

  • 标签: 蛇葡萄素钠 卡铂 人肺腺癌GLC-82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