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患者痰涂片的微生检测,为检测阳性率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结核病实验室2014至2015年期间所有痰标本当中,随机抽取210份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资料,并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2014的痰标本,110份;B组为2015年的痰标本,100份。分别对两组痰标本进行抗酸检测。记录并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210份痰标本的抗酸杆菌检测有52例为阳性,结合痰涂片的微生检测阳性率为24.76%。两组痰涂片在总检出率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同性质的痰涂片,其阳性检出率差异较大(P<0.05)以干酪痰的阳性检出率最为显著。结论结合患者的痰涂片微生检测应当选取肺部深处的痰进行检测,特别是干酪痰或者粘液痰,有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接待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需行微生检验,自2015年1月起实施了持续质量改进,对比改进前后此项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微生检验差错发生率为1.67%(2/120)低于实施前的9.17%(9/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微生检验质量评分为(91.4±2.1)分高于实施前的(79.7±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保证了微生检验效果,避免了差错的出现,值得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在满足基本的温饱状况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外在形象。日常护肤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各种价格昂贵的高档化妆品,给检测化妆品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化妆品质量检测中应用微生指标的重要作用,简要分析化妆品检验工作中应用微生检测中面临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在化妆品检验工作中应用微生检验的措施,旨在推动化妆品检验中微生检验方式的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化妆品检验 应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216-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环境、物品的病原微生污染情况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从医院相关物品、环境中采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67份标本以及657例各科住院患者的病原微生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在医院中,普通病房桌椅面、床栏、门诊服务台、急诊观察室、工作人员手掌、门把手、空气等的带菌量最高。分离出的细菌为38个种,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比例最高,为52.8%。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克雷伯氏属等,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所占比例为21.0%。结论院内环境中细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在全面了解医院环境病原微生感染情况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环境 病原微生物 感染 预防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64-02
  • 简介:摘要DNA的半保留复制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途径。双链DNA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旋成单链,在DNA聚合酶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拷贝。在实验中发现,DNA在高温时也可以发生变性解链,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因此,通过温度变化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加入设计引物,DNA聚合酶、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发展,微生的检验准确性在临床和生活健康以及饮食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介绍,针对其特点深入研究其在微生检验中的应用。

  • 标签: 聚合酶链式反应 双链DNA DNA聚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微生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针对微生检测质量控制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检查科在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400例需要进行微生检验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中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一些相应的建设性的解决对策,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对这400例标本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这些标本有110份是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7.5%。其中公共卫生用具检验不合格的有35例,占不合格比例的31.8%;水质检验不合格的例数为40,所占不合格比例的36.3%;空气检验不合格的例数为18,所占不合格比例为16.3%;一次性消毒餐具的检验不合格数为17,所占不合格数的比例为15.4%。经过对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导致微生标本检验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两种,一是标本本身存在着问题,达不到检测的基本条件;一是送验不及时导致标本的质量出现问题。结论对于微生标本的检验质量控制应该加大对水质、公共用具等的监控力度。另外还需加强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使送验过程及时、规范,从而提高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标本 原因分析 质量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