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在平时的加点中,我发现有的小朋友不喜欢吃蛋糕,不是把蛋糕弄碎,就是一大半一大半地剩着,真是太浪费了。怎么才能让孩子们既爱吃又不浪费呢?我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拿起一块蛋糕问小朋友:“这块蛋糕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 标签: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手工制作 蛋糕
  • 简介:发热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表现特征,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身体的警讯,提醒我们“可能生病了”。孩子发烧不必大惊小怪,却也不能掉以轻心。

  • 标签: 致病微生物感染 退热 幼儿 表现特征 生理反应
  • 简介:生活中常常会有孩子的父母或着爷爷奶奶对孩子说这样的一些话:“我来给你喂!”。“我来给你穿衣服!;“我来帮你叠衣服!”“我来……”是成人一次次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而原因无非是觉得孩子慢或是觉得孩子根本不会。但真的是这样吗?

  • 标签: 孩子 叠衣服 放手 教育
  • 简介:小班刚入园幼儿的情绪稳定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如果做得好,在一个班里会有大部分幼儿不哭也不闹,高高兴兴来幼儿园,即便有小部分幼儿哭闹,所持续的时间也就几天或者一周多,很快就会进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做得不好,方法不妙,就会全班小朋友哭闹不停,

  • 标签: 情绪稳定 幼儿园 教学工作 哭闹
  • 简介: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大班幼儿能够主动照顾动物,并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观察他们,了解其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喜欢小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行动的“原则”。冬天到了,动物的踪迹越来越少,蚂蚁钻进洞里,小燕子飞走了,这些现象无不引起幼儿的注意。

  • 标签: 小动物 科学活动 《纲要》 幼儿 趣味性 活动性
  • 简介: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到幼儿园后,有的孩子一开始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对新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而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他们开始想家、开始哭闹;有的孩子一入园就表现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有的孩子整天眼泪汪汪,自言自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有的孩子甚至会表现生理上的种种不适,如头痛、肚痛、尿频等现象,一回家症状马上消失。

  • 标签: 孩子 教师 幼儿园 社会生活 家庭生活 自言自语
  • 简介:教师的专业成长各种各样的途径,小组教研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形式之一。由于参与人少,涉及面小,所以它能较好地指向小组内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与需要,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以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全面提高。

  • 标签: 组织 教学工作 教学能力 专业技能 教师 教育
  • 简介:目前,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及单基因疾病的产前诊断,主要通过羊膜腔穿刺或绒毛膜取样的侵入性方法获取胎儿遗传物质,运用各种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进行检测。这些侵入性临床操作,对孕妊娠妇女和胎儿具有一定的风险^[1]。因此,必要探索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及单基因疾病等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 标签: 胎儿有核红细胞 产前诊断 母体外周血 染色体非整倍体 单基因疾病 胎儿遗传物质
  • 简介:2013年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鲁青课题组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影响因子为32.4)上发表了题为“Olig2TargetsChromatinRemodelerstoEnhancerstoInitiateOligodendrocyte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

  • 标签: 《细胞》 四川大学 医院 华西 杂志 OLIG2
  • 简介:目的分析川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再生育妇女妊娠及流产情况,探讨地震灾害、年龄及其他因素对再生育妇女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来自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860例再生育意愿的妇女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其分为〈35岁组(n=323)、35~39岁组(n=270)和≥40岁组(n=267)。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其妊娠、妊娠结局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服务站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860例再生育妇女中,成功妊娠为704例,妊娠率为81.86%(704/860),而自然流产率为19.32%(136/704),且自然流产率随妊娠妇女年龄增大而增高。≥40岁组再生育妇女妊娠率低于〈35岁组及35-39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再生育妇女,由于综合因素影响,妊娠自然流产发生率明显高于育龄期女性自然流产发生率[19.32%vs(10%~15%)]。及时、有效的综合预防和干预,是提高其妊娠率、降低自然流产率的必要措施。

  • 标签: 再生育妇女 妊娠 自然流产
  • 简介:目的调查川省绵阳地区儿童急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NV)感染情况,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本院2010年1月至12月共收集650例排除轮状病毒及细菌感染导致儿童急性胃肠炎的大便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检测NV抗原呈阳性标本,并详细记录6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发热、呕吐、腹泻、腹痛及病程等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订的伦理学标准,研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自650例儿童急性胃肠炎大便标本中,检查出NV抗原呈阳性标本为204例,NV抗原阳性检出率为31.38%。NV感染患儿的年龄为1~114个月(P25=7.00;P50=9.00;P75=13.75;Meadian=9,Mode=8)。2010年绵阳地区NV感染高发年龄为6~12个月,高发季节为夏季(8~10月),临床表现仅呕吐症状相对较突出。结论绵阳地区儿童NV感染较常见,夏季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除呕吐症状相对较突出外,其余症状与其他急性胃肠炎难于区分。

  • 标签: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婴幼儿
  • 简介:为庆祝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建立20周年和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建院20周年,由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和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主办的“2008发育与疾病国际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20至22日在川省成都市隆重召开。会议将以“基础、临床和公共卫生携手共进”为主题,研讨胚胎细胞发育、出生缺陷、新生儿和儿童疾病及妇科肿瘤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四川大学 细胞发育 儿童疾病 二医院 华西
  • 简介:2011年10月,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新生儿专业获准2011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这是本院继妇科、产科专业获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后取得的又一项标志性成果。本院新生儿科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全国最早独立成立新生儿三级学科的医院之一。经过40多年的建设,新生儿科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及设备投入方面均居全国先进水平,

  • 标签: 临床重点专科 新生儿科 建设项目 四川大学 医院 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