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药物基因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文献,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综合分析药物基因的应用进展。结果基因在药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个体化用药、新药开发中独树一帜,并阐明了不良反应与基因变异的关系,对用药决策、药物开发及安全用药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结论药物基因对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 标签: 药物基因组学 新药开发 个体化给药 临床药学
  • 简介:摘要蛋白质技术有助于人类深入研究食物蛋白质活性成分、进行营养评价和营养相关疾病的生物标记、揭示营养素代谢与调控机制等,在营养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蛋白质在营养中取得的应用价值及成就,以及蛋白质技术在营养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及衰老方面的研究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营养学
  • 简介:摘要阐明病原微生物致病基因及其产物对于了解其致病性至关重要。由于致病机制复杂,因此有必要了解微生物细胞内哪些基因与体内定居有关、哪些与体内持续感染有关、哪些与毒力有关。如果能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全基因测序,配合现代生物信息软件对基因顺序加以分析,就能对致病基因及产物、病原菌与宿主的关系以及病原菌引起的临床后果作出准确快速的判断。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基因组 研究
  • 简介:摘要作者针对药物研究中蛋白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蛋白质研究近况,并对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 标签: 药物研究 蛋白质组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影像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大幅增加,其中约5%为恶性。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常见分为四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髓样癌 、滤泡细胞癌及未分化癌,大部分为乳头状甲状腺癌,WHO 定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直径≤1.0 cm 的甲状腺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一般生长较缓慢,分化相对良好,预后相对较好。然而少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仍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预后相对较差。如何鉴别甲状腺微小结节,尤其对甲状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CT目前已成为诊断甲状腺疾病良恶性的主要影像方法。但部分良性结节的 CT 影像特征易与恶性结节重叠,导致临床诊断困难。CT纹理分析作为一种新兴影像定量分析预测方法,已被用于鉴别脑部、乳腺、肾脏等处肿瘤的良恶性。因此,本文就 CT纹理分析在甲状腺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如下阐述。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CT 纹理分析 研究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植物耐盐性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涉及诸多基因、蛋白以及多种耐盐机制的协调作用。植物对盐逆境的耐(抗)性机制是基于与盐逆境有关基因的激活与调控,这些基因和蛋白涵盖于整个盐胁迫应答过程中。以下就近年来植物耐盐性分子生物和蛋白质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宏基因主要是环境中全部微生物样本遗传物质进行测定,同时对微生物多样性、菌群结构以及功能活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综述了宏基因技术在微生物发酵、活性物质开发以及肠道微生物等方面的应用,为宏基因技术在未来微生物研究中提供方向。

  • 标签: 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研究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肾虚证大鼠和空白对照大鼠的尿液成分谱差异。方法使用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建立肾虚证模型,GC-MS方法分析对照和模型大鼠的尿液,使用PCA方法进行模式识别,寻找标记物并做出相关代谢途径的可能解释。结果PCA方法处理肾虚证和空白对照大鼠尿液数据显示,两大鼠的数据可以在得分图实现分类,与对照比较肾虚大鼠由于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机体进入一个过消耗后衰弱的状态,相关代谢发生显著变化。结论GC-MS方法结合PCA模式识别的代谢方法具有研究复杂条件下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优势,本研究为理解中医的肾虚证和为该类疾病临床诊治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宏基因主要是环境中全部微生物样本遗传物质进行测定,同时对微生物多样性、菌群结构以及功能活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综述了宏基因技术在微生物发酵、活性物质开发以及肠道微生物等方面的应用,为宏基因技术在未来微生物研究中提供方向。

  • 标签: 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影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肺结节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观察35例使用CT影像诊断,对照35例使用传统CT诊断方案,记录两肺结节大小、边缘特征、形态特征,比较两诊断效能,重点评估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观察病症多位于下叶、靠近胸膜和肺外周的位置,与邻近血管关系有关,其中胸膜凹陷少见,增强扫描后,以I型和Ⅱ型为主。在肺结节诊断中,CT影像的应用价值良好,与常规CT诊断方案比较,在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方面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CT影像在肺结节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定量提取更多结节特征,与常规诊断方式比较,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可预测肺结节性质,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CT影像组学 肺结节 诊断
  • 简介:摘要华法林作为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之一,广泛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但因其治疗窗较窄,治疗剂量个体差异大,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华法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虽然近年来陆续推出一些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等),但因诸多因素限制未能在临床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关于华法林药物基因的研究发现,与华法林药代和药效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治疗剂量的个体差异;基于药物基因的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也逐步被建立以指导个体化用药。现就华法林的药物基因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华法林 药物基因组学 剂量预测模型 个体化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麻醉中麻醉药及其辅助用药的治疗个体化差异备受关注。目前,更多的研究在于阐明麻醉药物与转运蛋白、作用靶点和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并发现麻醉药物的药效及药动与相关基因多态性存在密切联系,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麻醉用药使其安全平稳的度过手术期。

  • 标签: 麻醉药物 药物基因组学 基因多态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由于蛋白质研究的是生命活动直接的执行者——蛋白质,因此更接近生理或病理的本质。用蛋白质方法对生理或病理过程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潜力。随着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和成熟,其在基础生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就肝细胞培养在蛋白质中的应用作简要概述。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肝细胞培养 应用
  • 简介:代谢是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系统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综述了代谢在生理学、疾病诊断、药理学和中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当前代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 标签: 代谢组学 医学 药学 应用研究
  • 简介:本文系统评述了生物标志物和暴露的定义及其在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应用的重要性。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标志物与暴露,生命阶段暴露映像,基于标志物的全暴露关联研究和以生物标志物为中介、阐释暴露与疾病的关系。并对今后需要重点加强的研究方向给予系统介绍,包括生物标志物应用的有效性、标志物的器官特异性验证和多层次标志物之间关联分析的生物信息技术。

  • 标签: 环境暴露 生物学标记 环境卫生
  • 简介:胰腺癌缺乏早期特异性症状,恶性程度极高,早期就有局部侵犯和转移。手术切除是根治胰腺癌的唯一方法。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已经成为实施有效治疗,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以及延长术后生存率的关键所在,也就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肿瘤的早期诊断是蛋白质在肿瘤研究中应用较多的一个领域。利用SELDI-TOF-MS技术和芯片能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特征蛋白,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蛋白质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 标签: 胰腺肿瘤 蛋白质组学 诊断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死亡率高,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超声影像是新兴的计算机辅助技术之一,通过自动算法从感兴趣区提取大量的图像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临床决策支持。近年来超声影像已应用于乳腺癌诊断、分子分型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发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影像 疗效评估
  • 简介:目的评价广东省现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法对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HIV/AIDS)的免疫疗效和病毒抑制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广东省HIV/AIDS病例的HAART治疗数据信息,采用免疫指标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指标HIV病毒载量(VL)进行评价。结果2004—2013年共有12886例HIV/AIDS病例接受了HAART治疗,其中男性9393例,女性3493例,平均年龄(40.94±11.87)岁,平均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28.17±24.28)个月。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占61.63%(7941/12886),200-350个/μL的占33.08%(4263/12886),〉350个/μL的占5.29%(682/12886)。治疗后最后1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21.32%(2747/12886),200-350个/μL的占31.17%(4017/12886),〉350个/μL的占47.51%(6122/12886)。同基线时相比,不同治疗时间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1)。12886例病例接受HAART后,1833例(占14.22%)VL≥400CP/mL,病毒抑制失败;11053例VL〈400CP/mL,病毒抑制率为85.78%。接受HAART治疗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时,病毒抑制率分别为14.42%、84.25%、91.01%、90.56%、90.86%。结论广东省HIV/AIDS对HAART有较好的病毒及免疫应答,现行的艾滋病HAART治疗疗效较好,应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CD4^+T淋巴细胞 病毒载量 病毒抑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