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侧裂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9月采取经外侧裂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6例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结果死亡1例,死亡率3.8%,存活25例。26例患者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Ⅰ级7例,Ⅱ级12例,Ⅲ级4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经外侧裂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有效地清除血肿和止血,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骨窗 外侧裂 脑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裂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7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30ml<血肿量<60ml)患者,采用开颅经外侧裂清除血肿术后的血肿清除情况,评价其效果。结果该手术创伤,清除血肿满意,术后24h内复查头颅CT,59例血肿清除80%以上,8例血肿清除50%以上,予以经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清除,4例再发出血,经再次手术清除血肿。结论经外侧裂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止血满意,创伤,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30ml<血肿量<60ml)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外侧裂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单侧切除嗅沟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单侧手术治疗嗅沟大脑膜瘤。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8例,Ⅱ级切除3例,术后2例出现脑脊液鼻漏,无手术死亡。结论对于嗅沟大脑膜瘤,术前完善的检查,选择单侧,并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取得的良好疗效。

  • 标签: 脑膜瘤 显微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及辅助器械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54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随机分成内镜组(n=27)和开颅组(n=27)。内镜组采用自制透明内镜导管、固定装置、单极电凝吸引器及制备人工脑脊液,神经内镜微创清除脑内血肿;与开颅组在术中各项指标和术后的疗效、预后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自制透明内镜导管、固定装置、单极电凝吸引器及制备人工脑脊液,内镜组在皮肤切口、大小、皮层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血肿残留量等方面,较开颅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1个月的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6个月后功能独立性测量(FIM)及Barthel指数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内镜组在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总医疗费用上较开颅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神经内镜及辅助器械手术清除基底节区出血具有微创、直视、省时、止血明确,显著节约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采用自制透明内镜导管、固定装置、单极电凝吸引器及制备人工脑脊液,使内镜清除血肿更具优越性。

  • 标签: 基底节区出血 神经内镜 微创手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开颅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幕上脑出血病人,采用早期开颅,直视下行血肿清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次日行CT复查,可见血肿基本或完全消失。术后1周好转19例,2周好转6例,3例死亡。发生再出血1例。结论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成功率较高,能明显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但需掌握好手术时机及适应证。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 血肿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 。 方法: 择本院 2018 年 5 月到 2019 年 2 月的 64 例患者,选择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32 例,观察组 32 例。对照组使用血肿清除的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 微创手术的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 93.75% )明显高于对照组( 71.88% ),数据对比存在差异( P < 0.05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中,观察组( 54.20±1.36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 93.28±1.78min ),数据对比存在差异( P < 0.05 )。 结论: 通过 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都有明显的减少,也就是说, 微创手术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小骨窗微创手术 脑出血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瓣经侧裂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6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份,纳入患者的数量为80例,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的数量为40例,参照组为常规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为瓣经侧裂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死亡率、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效果更佳,出现死亡的机率更低,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高血压脑血出的患者提供瓣经侧裂血肿清除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小骨瓣经侧裂入路 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 高出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开颅治疗颅内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4例行开颅治疗颅内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结果24例患者治疗成功,2例患者死于并发症。结论通过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优质的护理是临床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小骨窗 颅内出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开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开颅术及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比较2种手术方法疗效。结果2组无论在病死率、术后神经功能KPS评分及术后3个月患者GOS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颅术的手术病死率与致残率,以及预后的改善情况,优于传统开颅组。是目前治疗Glasgow昏迷评分≥6分的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颅内血肿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在30-60ml之间)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38例以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疗效。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相关情况方面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32%,观察组为89.4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满意度为88.71%,对照组为72.32%,观察组的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在30-60ml之间)采取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很好的效果,大大提升了患者术后存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小骨窗微创 常规开颅手术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小开颅与常规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行开颅手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瓣开颅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为30~60mL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为60~80mL时,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为30~60mL时宜采用开颅术进行治疗,出血量为60~80mL时宜采用常规瓣开颅术治疗。

  • 标签: 小骨窗 常规骨瓣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内下颌角截术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入院进行口内下颌角截术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研究组),记录并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更高,负性情绪评分更低,护理依从性更高,不良事件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口内下颌角截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循证护理可以帮助护士提升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其对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 围术期护理 循证护理 负性情绪 不良事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YL-1型碎吸针微创与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0例不同年龄脑出血患者采用碎吸针微创(A组)与手术(B组)治疗,采取个体化护理。结果A组总有效率85.0%,死亡率8.3%;B组总有效率45.0%,死亡率30.0%。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比较x2=12.4701,P<0.05;死亡率比较x2=8.0011,P<0.05)。结论与YL-1型微创碎吸引流针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 标签: YL-1型碎吸针 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57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9.8%。其中10例为脑功能衰竭死亡,7例为并发症死亡。ADL评定良好者26例,占65%。其中Ⅰ级4例,Ⅱ级6例,Ⅲ级16例。结论开颅手术操作比较简便、创伤、定位准确,是高血压脑出血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小骨窗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颅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采用改良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半年后作格拉斯哥(GCS)评分恢复良好的34例(50.00%),中度残的15例(22.06%),重残的10例(14.71%),植物生存的3例(4.41%),死亡的6例(8.82%)。结论改良开颅术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较好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颅与传统大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传统大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2例,术后1d复查CT观察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d复查CT,两组血肿清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颅组的术后恢复良好率和不良率较大瓣开颅组明显提高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壳核出血,开颅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颅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采用改良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半年后作格拉斯哥(GCS)评分恢复良好的34例(50.00%),中度残的15例(22.06%),重残的10例(14.71%),植物生存的3例(4.41%),死亡的6例(8.82%)。结论改良开颅术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较好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