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处理原则是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前提下,尽快改善和纠正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及代谢功能紊乱。

  • 标签: 呼吸衰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纳洛酮对慢性Ⅱ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62例慢性Ⅱ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纳洛酮1.6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观察12天。结果在治疗后,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O.01)。结论纳洛酮对Ⅱ呼吸衰竭有明显的疗效。

  • 标签: 纳洛酮 Ⅱ型呼吸衰竭 肺功能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Ⅱ呼吸衰竭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家庭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医疗问题。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服务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已经得到临床的验证,本文以Ⅱ呼吸衰竭治疗指南为理论依据,对稳定期Ⅱ呼吸衰竭病人进行跟踪随访,给予疾病相关的舒适护理,在合理膳食,行为预防,呼吸功能锻炼,家庭氧疗等方面进行综合指导,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Ⅱ型呼吸衰竭 满意度 感染 肺功能 6分钟步行试验
  • 简介:[摘要] 肺结核是我国常见病,呼吸衰竭是肺结核严重并发症是重症肺结核死亡的主要原因。因为肺结核导致肺组织严重破坏,呼吸肌疲劳,通气不足和呼吸膜面积减小,扩散功能下降,最终导致通气不足,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潴留。机械通气是改善呼吸衰竭,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潴留的重要措施。使用机械通气可以帮助病人保持呼吸。目前,也是国内外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它们被广泛使用。随着无创人工通气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它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得到了更加明确的肯定。文献报道的肺结核引起的呼吸衰竭,包括c-odp急性发作、工作相关呼吸衰竭[1](心源性肺水肿、急性肺损伤、ARDS等)、术后呼吸衰竭、神经肌肉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列为相对禁忌症。应用2x(x)-2治疗仪治疗活动性肺结核并发急性呼吸衰竭30例。结果表明,治疗效果较好,减少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的需要和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肺结核 呼吸衰竭 人工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呼吸衰竭呼吸内科常见病,其病因不明,以肺通气和(或)换气障碍,导致患者静息状态下气体交换无法维持充足,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功能、代谢紊乱状态。若患者不及时治疗,易对其生存质量造成威胁。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医治期间,既要行相应治疗,又要行有效护理干预。

  • 标签: Ⅱ型呼吸衰竭 老年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对于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人工通气医治的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我们医院对于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10月接收医治的 122例患有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人工通气医治的病患者作为作为本文实验的主要探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病患者平均的划分至两组,对两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病患者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结果:实验护理组病患者在实施综合护理之后其临床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且病患者对护理结果也比较满意。讨论: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综合护理方法来护理患有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人工通气医治的病患者,可以显著的挽救病患者的生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人工通气 临床效果 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和呼吸兴奋剂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h后呼吸频率、心率及动脉血气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患者血气的pH及PaO2,降低PaCO2,效果肯定。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4例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急性分组研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鼻导管吸氧。结果48小时后两组在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各主要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条件允许的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早期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明显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呼吸衰竭是老年人的常见危重急症。由于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增加;老年人又易患肺炎、心脏疾病、创伤和感染性休克,由此诱发呼吸衰竭的病例随之增多。近年来,随着对呼吸生理和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呼吸衰竭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特别是人工呼吸支持技术的发展,使呼吸衰竭的治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呼吸监测技术的发展也拓宽了呼吸衰竭的研究领域,为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 标签: 呼吸衰竭 二氧化碳分压 呼吸功能测定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呼吸衰竭患者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与副作用。

  • 标签: 呼吸衰竭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处理原则是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前提下,尽快改善和纠正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及代谢功能紊乱。

  • 标签: 呼吸衰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晓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108)【中图分类号】R19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1-01从以下介绍的呼吸衰竭的常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呼吸衰竭的病因、危害、影响、预后方法等疾病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让你了解呼吸衰竭有哪些病因、有哪些危害、对人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去防护,从这几个方面去解析,让我们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呼吸衰竭此类疾病。1呼吸衰竭的病因呼吸衰竭具体的原因在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引起肺通气或者换气功能出现严重障碍,以至于不能够再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机体会出现缺氧伴(或不伴有)相应的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情况,然后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生理代谢出现紊乱,在临床上表现为一种疾病综合征。从科学化的情况下去讲,在通常的海平大气压下,一般是在静息条件下开始在呼吸室内空气,并且在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之后会显现出来,动脉血氧分压(PaO2)会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现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被称为呼吸衰竭。2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从目前医疗发展的水平这个角度上可以看到,对呼吸衰竭患者,我们目前采取的方式比较单一,对于呼吸衰竭目前总结出以下的的六大影响因素:第一种,是由于各种不常见的原因发生堵塞而导致的一种普遍疾病,比如:急性病毒、细菌性感染或烧伤等一系列由于物理化学性因子的原因所引起的粘膜充血、水肿,导致在上气道(指隆突以上至鼻的呼吸道)出现一个急性的梗阻,但这也是一项可以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第二种,是能够引起肺实质性浸润的疾病:当然,这种疾病一般是由感染性因子而引起的,肺炎是最主要的一种疾病。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误吸胃内容物,或出现意外时的淹溺或者化学毒性物质也包含某些药物也可引起严重肺实质炎症而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第三种,得肺水肿的病人,会出现2种情况,①心源性肺水肿是由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引起的。②非心源性肺水肿,一般也称为通透性肺水肿,就比如常见的急性高山病,复张性肺水肿等疾病。在肺水肿中最有代表的疾病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一旦发生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体会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也就是说血液中含氧量不足,机体的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同龄人的以下,所以,在这一点上机体自我低氧血症程度、发生的速度和持续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创伤、休克、肺及呼吸道疾病、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疾病所引起的。它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为肺泡内气体和肺毛细血管内血液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发生障碍,并表现为严重的低血氧症或伴有高碳酸血症。救治时应迅速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病因。呼吸衰竭所致病死率很高,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护理。

  • 标签: 呼吸衰竭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的合理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BiPAP呼吸机治疗,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将3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15例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另外15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动脉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的疗效。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 Bi PAP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