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龟兹石窟"相图"大都绘券顶两侧山峦之间,画上日、月、飞行立像等空中的诸元素。"相图"在龟兹地区诞生伊始,就与烘托禅修氛围的菱格山水图结合在一起。构图成熟的"相图"则以宣扬由禅定而达到的神变为重要主题。到了唐安西都护府统治时期,汉风洞窟内的"相图"用象征净土的莲花取代了传统的天空元素。在龟兹回鹘时期,由于回鹘佛教美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相图"的绘制也体现为汉风、龟兹风两种风格。

  • 标签: 龟兹石窟 天相图 演变
  • 简介:2010年5月,配合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雁塔南路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发掘了一座北宋墓葬,出土范祜墓志一合。墓主范祜官至普州安居县(今四川遂宁)知县,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正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墓主先后经历了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最终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安葬永兴军万年县洪固乡。本文对墓志进行了录文、标点,并对墓主的家族世系、仕宦经历及北宋的职官制度等进行了简要考证。范裙的为官经历,为了解北宋基层官员的宦迹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从其家族世系的发展脉络中可管窥当时门阀制度消亡的史实。

  • 标签: 北宋 范天祐 墓志 知县
  • 简介: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天鹅村的清代大型民居陈家桅杆,是清代同治三年1863年由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营建。因其宅前竖有双斗双石桅杆的功名标志,俗称陈家桅杆,为川西平原仅存集住宅、祠庙、园林、学堂一体的复合式传统大

  • 标签: 成都市 陈家桅杆 文物保护工作 历史文化
  • 简介:后晋高祖石敬瑭原为后唐明宗李嗣源部将,因战功深受器重,历任保义军节度使兼六军诸卫副使、宣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附马都尉、河东节度使诸要职,权倾一时,后帝以永宁公主妻之。愍帝李从厚即位后,加拜石敬瑭为中书令,镇守太原。清泰元年(934年)五月,潞王李从珂反,帝出逃。石敬塘杀帝随从,将其禁卫州。李从珂即位后,疑石敬瑭必反。清泰三年(936年)五月,察其有谋逆之举后,先令石敬瑭从太原迁往天平镇守,继又下诏削夺官爵,并命张敬达伐之。

  • 标签: 石敬瑭 “天福元宝” 中国 文物考古 形制
  • 简介:在山西稷山县马村青龙寺博物馆,高高耸立着一座丰碑。它不仅吸收着众多游客,而且也引起了司法、史学工作者和文物爱好者的兴趣与关注。……

  • 标签: 山西 稷山县 神道碑 姚天福 生平事迹
  • 简介:抄写晚唐五代的敦煌本《推人九宫法/九行年灾厄法》,是中国古代较为简便实用的一类禄命书,主要通过九(宫)与年岁相对应以推人运命祸福,其底本很可能在南北朝、隋唐之际既已形成。敦煌本九行年书写至少源出两个系统:一是来自本土的九行年禄命书,一是改编自佛教文献《梵天火罗九曜》。当九行年禄命书因其义理简单在晚唐五代中原地区失势时,却因同样的缘由而在边陲敦煌以不同来源、多种版本的方式广为流行,这种文化信仰非同步的背后,映现了唐宋之际敦煌与中原社会区域文化差异的一面。

  • 标签: 敦煌禄命书 九天行年 区域社会
  • 简介:20世纪在甘肃的天水和敦煌出土了不少古地图资料.这些地图资料的史学价值很高。天水放马滩秦汉墓葬出土的木板地图是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纸地图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纸张实物地图。敦煌藏经洞所出的星象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全天星图.“坟地图”、“宅舍田园图”是唐宋民众生活生产的真实反映.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反应了唐人绘制地图的一般原则。天水、敦煌出土的古地图资料对于研究中国汉唐文化、社会、建筑及地图绘制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木板地图 放马滩纸地图 敦煌星象图 敦煌坟地图 宅舍田园图 《五台山图》
  • 简介:上寺梵院及其明代壁画蔡运生上寺梵院坐落在四川省剑阁县下寺镇上寺村二组,小地名叫活龙山。它背靠凤凰山.西临铁佛山,被清江河和黄砂河三面环绕,是川北著名的明代佛教古刹。据《剑阁县续志》记载,“上寺,一名梵院.由中寺循清水而上,两山壁立,疑若无路,行...

  • 标签: 观世音 上寺 明代壁画 梵天 剑阁县 波罗密多
  • 简介:2010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雁塔南路发掘了—座北宋墓葬(M3)。墓主范祜,官至普州安居县(今四川遂宁)知县,皇裙元年(1049年)去世,熙宁八年(1075年)安葬宋永兴军万年县洪固乡。墓中不仅出土了铜镜、金饰、玉梳等妆饰用品,还出土了一批富有特色的酒器、文房用具,反映了北宋官僚士大夫的生活意趣。出土的32件黑色生漆薄片,是我国北宋漆器的重要发现,为研究当时漆器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出土铜钱将近300枚,有北朝、唐代、五代南唐、北宋时期铜钱多种。该墓结构较为完整,随葬器物种类丰富多样,是一座典型的北宋纪年墓,为宋代考古学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 标签: 北宋 范天祐 墓葬 漆板
  • 简介:写下这个题目,确实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要将两个毫不相关的名字扯在一起,是因我亲耳听了这种离奇的讲解。前段时间应同学之邀,赴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游览,走到第8窟前,听到一位导游这样讲解:"门拱西壁的这尊五头六臂的雕像名为鸠摩罗,又称为鸠摩罗什,是后秦时的一位高僧。

  • 标签: 鸠摩罗什 云冈石窟 大同市 山西省 讲解 游览
  • 简介:乾封泉宝背铜钱1976年在青阳县城关镇内青铜河中出土。该河干涸时,每年都有一些人在河底的砂砾中拣拾杂物或古钱币,一,一孩童在此玩耍,在别人扒翻的砂石中偶尔发现了一枚古钱,后经大人辨认方知为非常罕见

  • 标签: 乾封泉宝背天铜钱 形制 古钱币 铭文 青阳县
  • 简介:甘肃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咽喉.独特的地理位置使甘肃成为中西交流的通道。在丝绸之路沿线的秦安、天水、庆城、山丹发现许多三彩、石雕和青铜质地的胡人俑。他们大多衣着华丽,特色鲜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域胡人特色鲜明的服装,丰富、充实了现有唐代胡服的资料。作者根据文献、考古和石窟壁画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考辨。

  • 标签: 西域胡人 古丝绸之路 服饰 隋唐 馆藏 中西交流
  • 简介:万佛山摩崖立佛龛下奉鱼飞天乃为供养,是北魏佛教汉化过程中特有的文化现象,表现了中原文化对外来佛教神祇的改造与重塑,是地域文化和民俗信仰在石窟造像中的反映。

  • 标签: 万佛山 石窟 奉鱼 供养天
  • 简介:“孙币”铸民国十六年说质疑傅为群“孙币”即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俗称“小头”,有多种版别,其最常见者之明显特征为“六角星”花纹(图一)。钱币界一般多认为此币“铸民国十六年”基本已成定论。但是,笔者近来查阅20年代上海银行公会档案,发现此说有误,故提出商榷意见。1927年,北伐胜利,6月8日国民政府财政部饬令停铸袁头币,改铸孙中山头像币。据南京造币厂厂长汤钜呈称:“职厂遵饬改铸孙先总理像新式国币,因绘样镌模种种手续尚需时日,在新模未成以前奉准暂用民国元年先总理开国纪念币旧模印铸,以济金融,成色重量仍照旧例办理,现在业经出币,已分运中国、交通、中南、盐业、大陆、金城、四明各银行分别销售,除将新模督促进行,一俟成就,立即更换所有现铸纪念新币。”①以上史料说明:1927年(民国16年)开铸的“孙币”用的是旧模,即民国元年(1912年)开国纪念币的旧模。此币1912年3月由南京造币厂铸造,正面为孙中山侧面像,中文:“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背面为英文“中华民国”及“壹圆”,当中则为中文“壹圆”字样,“五角星”在下面两旁,钱币界称“下五角星”(图二)。所以此种“下五角星”有铸1912年的,亦有铸1927年的。又据南

  • 标签: 开国纪念币 版别 南京造币厂 民国元年 侧面像 新模
  • 简介:唐代以来,摩醯首罗形象逐渐适应中国的审美观念。明清时期,“菩萨相”类型的摩醯首罗常见于水陆画中,其形象带有浓厚的汉地风格。“菩萨相”类型的摩醯首罗可以追溯到高昌回鹘时期的柏孜克里克第17窟中的形象,该窟中的摩醯首罗应是内地文化影响的结果。

  • 标签: 摩醯首罗天 “菩萨相”类型 高昌回鹘
  • 简介:一座天津桥,仿佛浓缩了洛阳这座隋唐帝京的繁华盛景和起伏兴衰。在许多人的怀思中,它成了洛阳隋唐文化中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可惜的是,元代以后,它却被洛河吞噬,湮没洛河万顷波涛之中,覆盖于洛河莽莽沙泥之下,在岁月的烟尘中消失了。然而,在世纪之末,经过市文物工作队考古人员的细致发掘,

  • 标签: 天津桥 文物工作 古建筑 考古工作
  • 简介:笔者收集到一枚稀见的小天罡银币,币重1.12g,直径11~13mm;银质、锈色、文字风格以及文饰均属典型的阿古柏天罡。仅回历纪年颇有趣味,一眼看去,竟为回历129"/即公元1880年(见封三),请教了诸多资深的泉友,看法不一,但均认为,此币决非臆造赝品,揣摸数月,看法有四,故出此拙文以求泉友们指正。

  • 标签: 阿古柏 纪年 指正 银币 赝品 辨析
  • 简介:易水左右是鼋族高辛氏子唐尧故地。唐尧是黄帝曾孙帝(?)高辛氏子,史家因并称帝(?)、帝尧所处时代为“诰、尧之时”。”《大戴礼记·五帝法》记孔子说:帝(?)为玄嚣之孙,(虫乔)极之子也,曰高辛”,帝尧是“高辛氏之子也,曰放勋”,与《尚书·尧典》:“帝尧曰放勋”相合。《史记·五帝本记》:“帝(?)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帝(?)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可证帝尧是黄帝鼋氏族商高辛氏之后,本姓姬氏,《帝王世纪:帝俈高辛,姬姓也”可证。帝尧既为高辛氏子亦当为姬姓。《路史·后纪》:“帝尧陶唐氏·姬姓。”注:“尧姓姬,缶帝(?)”。虽《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以“尧母(广尤)都,盖天帝之女,寄伊长(亻入)家,年二十无夫…赤龙与庆都合而生尧”。《隶释·帝尧碑》、《咸阳灵台碑》等都有此说,皇甫谧因说:“尧姓伊祁氏”,“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於伊长(亻入)之家,故以所居为姓也”。

  • 标签: 陶唐氏 唐尧 氏子 帝王世纪 三阿 方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