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配合广梅汕客运专线梅州至潮州段新建铁路施工,2015年3月至5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项目沿线用地进行了文物考古调查与勘探,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2016年4月起,对发现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

  • 标签: 考古发掘 客运专线 梅州 文物考古研究所 潮汕 新石器时代
  • 简介: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和源发地,存有郑和遗址近二十处,2003年以来南京市、区两级政府投资4个亿打造“郑和专线”,目前龙江宝船厂、静海寺、天妃宫、郑和公园、郑和墓、浡泥国王墓、净觉寺七处“郑和景点”集体亮相。金陵大报恩寺、稳船湖、碧峰寺、十六楼遗址、马府故居、四夷馆遗址、郑和修建翁堂浴室等十多处遗址有待开发。

  • 标签: 旅游专线 郑和下西洋 2003年 政府投资 遗址 南京市
  • 简介:王国维曾提出学无新旧、无中西、无有用无用的学术观,论者往往以之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出现的重要特征,从而将其看作现代学术的开山祖.其实,学术观与国粹学派有很深的渊源,并且论学重点在于"中学"寻找存在的价值依据,而不在输入西学.而且他的学术观只在使自己的学术心灵得以安顿而取得暂时的平衡,他关于中、西学关系的论断并没有突破旧的"中体西用"的思想旧格局,所以没有形成现代学术的新"典范",治学方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与"实然"的现代学术相背反,所以说他并不能扮演现代学术开山祖的角色.但他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化自有不可抹杀的贡献,学术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恰在于可以纠正现代学术建立之偏.本文旨在从国学的角度谈王国维对现代学术的贡献,纠正以往在"应然"的角度来判断他学术观意义的失误.

  • 标签: 现代学术 学术观 中学 西学 治学 “中体西用”
  • 简介:龚荫先生的《中国土司制度史》是目前学术界一部较全面的关于土司研究著作,其内容涉及各地区土司承袭情况,史料运用广泛。笔者查阅《清实录》中土司承袭史料时,发现该书中亦有一些土司的世系中有遗漏,及承袭时间与《清实录》不一致。故以《清实录》依据,进行拾遗补阙。

  • 标签: 清代 土司 世系 《清实录》
  • 简介:1934年,一宗颇为有趣的离婚案件成为北平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由家庭包办婚姻的妇女何氏上京向一位北大教授讨要妻子“名分”,而该教授并不承认此婚姻的有效性,于是闹到法庭试图解除婚约,但由于不赞成朋友离婚的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的出庭做证,该教授一度败诉。后来颇费一番周折后,该教授对何氏做了赔偿,婚约才正式解除。

  • 标签: 离婚案件 胡适 梁宗岱 北大教授 证人 包办婚姻
  • 简介:志书篇目设计依据新释王广荣志书篇目设置的依据是地情。篇目门类构成是由事物的实体决定的,选择门类的范围和问题域不同。所以,志书篇目的特征与个性能够得以充分体现。1篇目是结构的篇目1.1志书篇自由乎面向网络结构发展年鉴派提出了建立“结构的历史”的主张,带...

  • 标签: 篇目设计 物质结构 篇目设置 门类设置 门类划分 教育志
  • 简介:评估生物污染的受害程度,必须从民族文化出发,并因民族而异,不同的民族对待同一污染物种具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因此,各民族评估生物污染的受害程度也不相同。本文通过分析苗族对待紫茎泽兰和傣族对待橡胶树这两个案例来证实上述观点,并呼吁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生物污染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同时制定防治生物污染的法律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生物污染 受害程度 评估 民族文化
  • 简介:清末民初的罗蔼①是著名的文化学者,研究客家文化的先驱。除名著《客方言》外,尚未刊行的手稿有《壬子旅行记》《东三省游记》《庚申年日记》《辛壬杂稿》《联语录存》《联诗杂什》《己冬随笔》《读骚随笔》《松风漫钞》《先荣谱》等和一些散页。本文根据手稿及族谱、墓碑及讣告等资料,撰写传记,记述罗蔼的故乡、家世、仕途及其为客家文化所做的贡献,展现从京官到庶民,从山乡教师到中大教授的曲折生涯,再现上世纪初传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标签: 传统知识分子 客家文化 《客方言》 文化学者 清末民初 心路历程
  • 简介:子夏是孔子的门生,也是儒学在三晋中的传播者,他对三晋思想文化的发展,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曾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这里就其生平和他在学术思想方面的贡献,作一简要的评述,弘扬优秀的思想文化精神。

  • 标签: 三晋 继承和发展 思想文化 弘扬 贡献 传播者
  • 简介:叶浅予(1907—1995),原名叶纶绮,祖籍浙江桐庐,上世纪著名文化老人,画家、美术教育家。他的艺术生涯与中国历史大波澜紧密相连。1936年曾联合全国漫画家举办第一次全国漫画展,次年成立中华全国漫画界救亡会,

  • 标签: 叶浅予 美术教育家 漫画家 中国历史 艺术生涯
  • 简介:<正>说到史学评论的原则和方法,刘知几提出的“爱而知丑,憎而知善”的观点,是值得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的。对于这句话的含义,刘知几自己曾作过一个较为形象的比喻。他说:“盖明镜之照物也,妍媸必露,不以毛嫱之面,或

  • 标签: 刘知几 史学评论 原则 魏收 左丘明 史家
  • 简介:2017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五)中午12点18分,冯庸先生仙逝,这一天离他的生日只差四天。他是我极为崇敬的师长,是我多年的老领导,也是我走进红学领域的领路人。1979年,冯老把我从文化部机关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懵懂的无知小子。几十年来,正是在冯老的教育、培养下,我逐渐成长一名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回想几十年里追随冯老左右的时光和经历,不禁思绪万千。冯老的去世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不少媒体采访我,都要问两个问题:

  • 标签: 事深切 先生事 冯其庸先生
  • 简介:<正>毛主席的辉煌理论之一《实践论》着重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指出理论认识的指南,揭露了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错误。它是“有的放矢”的马列主义的宝贵范例。但是,《实践论》又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的发扬光大,作为一个历史学的修养者或教学者,没有理由说,“这是哲学文章,对于我们历史科学是无大关系的”。恰恰相反,我们要做好历史教学,《实践论》才是我们新史学界治学的最高依据。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是三位一体的,隔断三者中间的关系,而孤立研究,正是旧史学界的局限,只有新史学才能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最基础理论方面出发。

  • 标签: 历史教学 实践论 历史科学 认识与实践 马列主义 历史学
  • 简介:乱世里英雄辈出,乱世里亦有佳人。民国时期的名媛闺秀.往往比和平年代里的“白富美”更具传奇色彩。聂璧,出身名门,一出生就自带光环。她结婚,宋美龄给她当伴娘;她追星,顾维钧帮她搞定好莱坞:丈夫周仁是中国现代科学先驱,两个儿子分别毕业于清华和北大。

  • 标签: 民国时期 现代科学 好莱坞
  • 简介:在效率面前,麦客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一茬茬收割殆尽。笔者所做研究目的其一在于谱写“回乡麦客”群体的生活史,凡是平民百姓,在历史之中甚少留有痕迹,或是雁过无痕,或是留有只言片语,但是草根历史恰恰是我们社会生活的最真实状态,笔者所做不在于其他,只为证明“回乡麦客”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地区,曾经以那样的方式,真实地存在过;本次研究目的是从组织学的角度出发,了解“回乡麦客”的自组织行为,分析“回乡麦客”群体组织内部的运行方式、沟通方式、不同组织之间的沟通方式等,“回乡麦客”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回乡麦客” 自组织 组织行为
  • 简介:<正>小店区史志办出版了《小店区年鉴(2009)》。这是小店区史志办继2003年后的第3本年鉴。全书前图后文,图文并茂,共计35万字。该书就2009年度工作,按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经济管理、综合经济、市政交通、公用事业、武装司法、群众团体、街道

  • 标签: 史志办 市政交通 经济管理 群众团体 区委书记 附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