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  书和太阳一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是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塞缪尔说过,好书可以引为诤友.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取乐趣与教诲,到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以亲抚和安慰.……

  • 标签: 读书断想
  • 简介:读书偶记刘世南一、廷杖原始罗继祖《枫窗脞语》第15面有一则《廷杖原始》,不同意朱国桢《涌幢小品》(一二)说的起于隋文帝时,他引《三国志·魏志(二三)·裴潜传》注引《魏略》所载魏文帝特赦尚书郎韩宣廷杖一事,断为“曹魏时已有于殿廷受杖者,前于隋矣。”其实...

  • 标签: 纳兰性德 世说新语 江西师范大学 正考父 《中国文学史》 典掌机要
  • 简介:欧阳修《水谷夜行寄予美圣俞》:“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今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页46注引苏舜钦《答梅圣俞见寄》:“古贵知者稀,流俗岂足顾?”按:所引苏句,与欧诗似无涉。

  • 标签: 读书 欧阳修 诗文集 苏舜钦
  • 简介: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赵畅
  • 简介:王培军《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诸人竞作“柳絮词”,而实钗不谓然,嫌“遇於丧败”,以为“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遂自作一首《临江仙》,云:“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 标签: 读书 《临江仙》 林黛玉 史湘云 红楼
  • 简介: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 标签: 读书 朱熹 心到 眼到 口到
  • 简介: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七回《陈之美巧计骗多娇》,写贾人陈彩,设计取潘某妇,而推潘堕水死。后数年,陈偶触景吐实,潘妇遂告官。按此事原型载宋人笔记,所云潘妇,即淮阴一节妇也。庄绰《鸡肋编》卷下云:“余家故书,有吕缙叔夏卿文集,载《淮阴节妇传》云:妇年少美色,事姑甚谨。

  • 标签: 读书 《欢喜冤家》 《鸡肋编》 宋人笔记 节妇 淮阴
  • 简介:“上大人,孔乙己”,鲁迅小说用後,至今流传。注家引明叶盛《水东日记》,并刘复辑《敦煌掇琐》,云唐以前已有此语。其说是也。然“孔”并作“丘”,与小说所用,稍不合。按钱锺书《容安馆札记》第六二九则,亦引《水束日记》,

  • 标签: 《容安馆札记》 读书 鲁迅小说 孔乙己 “丘” 钱锺书
  • 简介:射洪县北,涪江之滨,有山名金华。山不算高,但古木苍翠,云雾缥缈,风景十分幽美。山上有金华观,始建于梁天监中,北宋治平二年改名玉京。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诗对其景色有如下描绘:“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后来杜甫游射洪,也惊叹此山之美,写道:“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就凭这些诗,已足以使人心驰神往了。但是金华山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不是因为自然风光,而是因为陈子昂曾经发愤攻读于此。

  • 标签: 陈子昂 读书台 《感遇诗》 金华山 《登幽州台歌》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简介:晋宋之际的伟大诗人陶渊明的一生,坎坷潦倒,贫困寂寞.这是一个有志趣、有追求、有才能、有节概的文人在那个重门阀、轻才华的时代的必然命运.陶渊明只活了63岁,却经历了3个朝代10个皇帝的统治.其时在中国历史上正是南北对峙,军阀混战,阶级对立尖锐,民族矛盾激烈,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的年代;而陶渊明终其一生,却对理想孜孜以求,对学问探索不辍,把读书做学问看成是人生最大乐趣——这同他所处的时代氛围,不能不说形成了巨大反差.

  • 标签: 陶渊明 读书观 章句之学 儒家经典 晋宋之际 魏晋清谈
  • 简介:明季夏允彝《岳起堂稿序》曰:“唐宋之时,文章之贵贱操之在上,其权在贤公卿,其起也以多延奖,其合也或贽文以献,挟笔舌权而随其後,殆有如战国纵横士之为者。至国朝而操之在下,其权在能自立,其起也以同声相引重,其成也以悬书示人,

  • 标签: 文艺创新 风气 串联 文人 江浙 元代
  • 简介:对学术风气史的思考是章学诚反省学风演变及流弊、寻找学术出路的关键环节。他认为三代道器合一、官师合一体制反映了知识自我满足的理想状态,由于官师合一体制的瓦解,人性的局限失去了原有的规范而奔竞好名,学术泥于三代经典内涵的义理、考据、辞章之一端迭起风气门户。章氏以为扬弃风气循环的最好途径就是史学经世,史学的优势在于它通过道器合一又一次提供了人性的规范,继承了先王的合道"道法"即"史意",熔义理、考据、辞章于一炉,又是包含一切根据个人性情产生的著述之学的根源性学术。章氏的史学经世最终从《春秋》经世深化到《尚书》经世,完成了扬弃风气循环的理论。

  • 标签: 章学诚 学术风气史 史学经世
  • 简介: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卷五,有称近人许盥孚观《简蔡寒琼守广州》诗:“梅子黄添湖外雨,荔支红人岭南天。”以为“名句,在宋人亦不多见”。余后读阮元《定香亭笔谈》卷二录邵梦余《永济寺》云:“莎草绿盈三月雨,桃花红人六朝山。”许诗自是从邵句变化而出。

  • 标签: 读书 诗话 陈衍 广州 岭南 名句
  • 简介: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 标签: 读书 中外名人 欧阳修 郑成功
  • 简介:清小横香室主人辑《清朝野史大观》卷五“年羹尧之兵法”条云:“年征西藏时,一夜漏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飞惊起也。'”

  • 标签: 读书 年羹尧 西南 西藏 兵法 野史
  • 简介:先说读书是如何成为"风景"的。抗日战争中,在重庆,有一天国民党元老陈铭枢请学者熊十力吃饭。熊十力面对浩浩长江,大发感慨,而陈铭枢则背对长江,看着熊十力。熊觉得很奇

  • 标签: 熊十力 读书 风景 阅读史 抗日战争 大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