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社会统计调查资料在地方志编纂中的运用李炜在《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指出,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方志首先是实地研究中快速获悉地方历史脉络的最为重要的资料;其次是社会变迁研究中甚为珍贵的纵贯

  • 标签: 地方志编纂 中国地方志 志书质量 地情资料 地方历史 志稿评议
  • 简介:<正>志书编纂的一些新认识段柄仁在《北京地方志》2010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提出志书编纂的新认识:1.修志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性工作。2.修志是对历史的再梳理、再认识、再借鉴。3.志书编纂的三个重要原则——明确主旨、抓住

  • 标签: 志书编纂 修志 史志 旅游资源 篇目设计 志书质量
  • 简介:<正>我不是小说理论家。我——可能象昔日和当今的一切小说作者一样——仅仅因某种情势所致,对自己已问世的小说,对我已读过的作品,以及对于我计划中要写的东西,说过一些批评式的意见而已。而且在多半情况下,这些批评意见是由外界的反响引起的——那些散见于报章杂志上的对于我的作品的反馈意见,我觉得是令人吃惊的,或者说是没有道理的。

  • 标签: 新小说理论 小说作者 作品 新小说派 小说家 作家
  • 简介:方志学的学科体系梁滨久在《方志研究》89年1期撰文,认为方志学的学科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一、方志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志的种类与编纂目的,性质与特征,功能与属性,内容与体例,方志事业发展的内在原因与外部条件,发展规律与趋势,方志事业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等等。

  • 标签: 方志学 方志研究 修志 存史 承编单位 总纂
  • 简介:今年国庆节恰逢开国大将黄克诚诞辰100周年。我们的老首长黄克诚被尊称为“黄老”。比他年长的毛泽东主席,也爱称他“黄老”。众所周知,早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因批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的作法被打成“反党集团”,并传达全党,指令批判;1981年,他发表的《关于对毛主席的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的文章传遍天下,有口皆碑。虽然这是发生在

  • 标签: 建国黄克诚
  • 简介:张汤是汉武帝一朝的名臣,向以执法严酷著称。他脑子灵活,清廉俭朴,又敢于抑强扶弱,因此口碑不错,也深得武帝宠信。不过,官越做越大,他的弱点也逐渐地显露出来,这就是“伪诈”。

  • 标签: 做人 做事 汉武帝
  • 简介:“政声人去,民情闲谈时”,这一民谚实为经验之谈。秦始皇专横而残暴,然而却雄才大略,“车同轨,书同文”、修筑万里长城,历史和人民对其功过早有定评。曹操在戏剧舞台及人们的谈论中,一直是个奸白脸,狡诈多疑,但也有其文治武功、

  • 标签: 万里长城 戏剧舞台 文治武功 秦始皇 书同文
  • 简介: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的重要作品之一。在深切缅怀蒋兆和、萧琼两位先生之际.现将仅存于北京市文史研究馆《流民图》影印件上蒋兆和先生亲笔手书的自序发表,以示对蒋兆和、萧琼两位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关爱同胞之纪念。

  • 标签: 《后流民图》 蒋兆和 卢沟桥事变 中国 日本 抗日战争
  • 简介:我县的“志工程”,主要是编写《平塘年鉴》和《平塘县情》,为《平塘县志》续志作好资料准备。《平塘年鉴》的编写始于1985年,当年的8月29~3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首次年鉴工作会议,学习和讨论年鉴资料的搜集、编写和方法等知识,并给104名《平塘年鉴》资料员颁发了聘书。

  • 标签: 《平塘县志》 中国 贵州 年鉴工作 资料搜集 工作方法
  • 简介:张国焘叛离共产党事件,曾在近代中国政坛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拍手叫好者有之,批评唾骂者有之,借张国焘事件以攻击中共者更是大有人在。张国焘自己在媒体及各种场合所作遮蔽真相的狡辩,更使这场风波显得扑朔迷离。

  • 标签: 张国焘 近代中国 共产党 事件 风波
  • 简介: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87年6月26日,中法《续议界务专条》签订,法国政府承认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为国际法认定。但到了清末至“二战”期间,法国、日本等列强竞相侵占中国南海海域,争夺中国在南海的主权。1946年,中国政府派林遵率“太平”“永兴”“中建”“中业”等4艘军舰收复了西沙、南沙群岛;尔后,推出和正式公布南海U形11段断续线.向全世界昭示中国在南海疆域的版图.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不可争议的领土主权。

  • 标签: 南海诸岛 中国领土 抗战胜利后 领土主权 法国政府 南海海域
  • 简介:1917年的文学革命,标志着中国文学对于现代性追求的全面展开,也意味着20世纪20年代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构建的重要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翻译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当时各种文学期刊则成为外国文学作品译介的重要阵地。

  • 标签: 《小说月报》 翻译语境 翻译作用 经典 欧化
  • 简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这就涉及到如何看待理论、学说,以及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等问题。理论为什么要与时俱进?这是由理论的特性所决定的。第一,实践性。任何理论都是实践的经验总结。实践,既是理论的源泉,又是理论发展的不竭动力;既是理论的价值体现,又是理论真理性的检验标准。任何脱离实践的理论,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根之花,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注定要被历史所否定。而实践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标签: 理论 马克思主义 党的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 实践 不竭动力
  • 简介:本文首次对元稹、白居易的诗歌体裁理论及其与创作实践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并指出其在诗体理论的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论文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介绍元稹、白居易的诗歌体裁分类理论并作比较,并对白居易何以称古体为"格诗"这个问题作了探讨.二是依据元白的自述,研究其尊古轻律思想的实践历史.并以他们典型个案透视唐诗体裁系统中古近两大类体裁的关系.三是研究元稹的近体诗理论,并探讨元白近体艺术风格与此种理论的对应性,对唐宋两代诗人在近体方面的不同艺术标准这一问题也有所涉及.

  • 标签: 诗歌体裁 艺术风格 艺术标准 无稹 诗体理论 白居易
  • 简介:本文基于国家治理的理论,从中央与地方政府(民族地区)关系的角度,进一步论述了国家—民族关系。国家治理的理论是深化认识国家—民族关系的重要基础;中央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国家—民族关系的重要机制;项目则是中央处理国家—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措施。国家通过财政支付和项目制,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体现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

  • 标签: 国家治理 财政转移支付 项目制 国家—民族
  • 简介:研究并构建地方志理论的概念体系,是地方志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理论概念体系的构建,首先应探索确定一些遵循原则。我国方志界对地方志理论体系构建的共识已初见端倪,大体框架主要由基础理论、编纂理论、应用理论、管理理论和方志史等5个部分组成,与此相应理论的概念体系也有了提示和导向,这就是围绕地方志这个核心概念而展开的延伸概念、派生概念、延伸和派生概念的属概念即再生概念等构成了一个上下衔接,左右关联,层次性和整体性都比较强的体系。

  • 标签: 概念体系 核心概念 延伸概念 派生概念 再生概念
  • 简介:随着文化旅游开发和文物收藏热潮的强劲升温,“南明兴陵”再度进入人们视野。对于明朝最后一座帝陵,大多人认为是北京昌平天寿山明十三陵的“思陵”,其实不然。

  • 标签: 梧州 文物收藏 旅游开发 明十三陵 南明 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