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我们讨论家庭共生教育是基于人是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有机统一的共生生命体。家庭是人类社会共同生命体的基本单元,是每个生命孕育、产生、成长、发展的本源。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孩子和谐成长、自由发展,为了家庭和谐共生、文明幸福。共生教育是促进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家庭、家庭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本质。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弊病

  • 标签: 共生教育 家庭共生
  • 简介:2017年11月8日至15日,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系列讲座邀请法国著名思想家、巴黎第十大学的阿兰·迦耶(AlainCaillé)教授担任主讲。在连续举办的四场讲座中,迦耶阐述了他的共生主义(convivialism)思想。讲座在北京大学静园二号208会议室举办,具体包括《从马塞尔·莫斯到"社会科学中的反功利主义运动"与共生主义》(11月8日),《礼物范式:解析、应用和拓展》(11月11日),《迈向更广泛的社会科学》(11月14日)及《共生主义:迈向多元——普世主义视野下的文明政治》(11月15日),分别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铭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艺术学院李洋、外语学院董强诸教授主持。在首场讲座的开场白中,王铭铭教授指出,迦耶教授创刊并主编的《莫斯评论》,对社会科学的反思性重建,作出了巨大贡献。迦耶所推崇的马塞尔·莫斯(MarcelMauss,1872—1950)学术,在中国也长期得到学界的关注。杨堃、凌纯声等先生曾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赴巴黎留学,直接接触了莫斯;社会学派领袖吴文藻则在对法国学派社会学加以述评时提及莫斯的建树。而上世纪90年代,法国年鉴学派社会学著述由渠敬东、汲喆等学者系统译介到中国,其中包括了莫斯的《礼物》。此后,人类学界也系统翻译了莫斯的《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和功能》《论技艺,技术学与文明》等重要作品。但国内学界对于社会科学面临的严重个人主义、功利主义问题,对于莫斯提供的替代性思路,都重视不够。迦耶教授早已指出:"莫斯通过礼物研究揭示了,社会行动不仅仅像理性行动理论强调的那样,由个人和理性自利形成,它同样有赖于同情的根本逻辑。"这一解释,特别重要。在第二场讲座的开场白中,渠敬东教授也强调了迦耶教授讲座的特殊价值。他指出,马�

  • 标签: 社会科学 功利主义 共生主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简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文化的变革,因而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从文化探源,才能抓住其本质。在现实的课程改革中,课堂遭遇到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理念下教学的文化冲突,这些冲突能否持续有效地得到调适,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课程目标方面,传统的教学文化中,课程目标的人性化缺失、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由来已久。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增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要求

  • 标签: 教学文化 课堂文化 新课改理念 课堂教学 文化探源 文化冲突
  • 简介: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到了遭国人唾骂的悲哀境地。语文人当痛定思痛!要走出这一困境,愚以为必须在语文教育根本性问题的研究上有新的突破,必须准确把握语文能力的本质、语文素养的生成机制和建基于此的语文教育的特有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与之相应的操作系统。笔者不揣浅陋,试对这些问题做些不成熟的探索,以求教于方家。

  • 标签: 共生 同构 精神 语言 培根 语文教育
  • 简介:黄豆富含营养成分,磨制豆浆过滤后的渣通常都被扔掉或拿来喂牲畜。但其实豆渣还是有食用价值的,传统的客家山乡,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就把豆渣变废为宝,做成鲜美可口的"红心豆腐"(也有人叫"红豆腐头")。其中以平远县仁居镇所做的豆腐最为有名。

  • 标签: 豆腐 营养成分 食用价值 平远县 黄豆 豆浆
  • 简介:壮汉民族聚居的祖国南部边疆,族群构成复杂,经历了数千年的族群冲突与交融过程。当今壮汉民族和谐相处,是用血与火的代价换取而来的。南部边疆民族经历的族群融汇历程植根于壮汉民族文化的沃土,具有独特的历史时空背景,对理解和构建不同民族和谐相处之道提供一些启示。

  • 标签: 南疆经验 壮汉民族 和谐共生
  • 简介:我跟杨金林校长不熟悉,感觉中他很谦和,读了他的书和文章,才感受到他思想的深刻和治学的严谨,以及文字的犀利与活泼。当下的语文特级教师群体是个藏龙卧虎的群体,但其中理论上有独特创新、学术上有个人建树的依然不多。不是没有教育追求,不是没有学术观点,而是他们很难将丰富的经验和鲜活的观念上升为理论,更为困难的是这种理论能逻辑自洽,并且做到体系化和个性化。

  • 标签: 共生 同构 精神 语言 教师群体 学术观点
  • 简介:清末以来,由于国家力量的介入,近代康区的城镇空间布局发生较大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本土政治力量与国家力量的消长,汉式民间信仰空间被挤占和挪用,以及藏人传统宗教空间的保留。随着城镇空间布局的变化,以社会教育为主要渠道,面向城镇藏汉民众的社会生活改良举措开展起来。在官府、本土力量和各类民间组织之间关系的调和下,近代康区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特色通过公共生活中的汉藏关系充分地展现出来。

  • 标签: 康区 公共生活 汉藏关系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以促全球繁荣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理想,体现了人类大多数人的共同价值观和普世梦想。它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与“一带一路”的核心内涵高度融合。通过多渠道传播“一带一路”,形成更多共识,奠定全球标准化建设的基石,激荡起“一带一路”的“和合之美”,悠悠奏出中华文化的曼妙韵律,才能更好、更快、更健康地推动全球标准化。

  • 标签: 和合共生 21世纪 国际标准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 全球标准化
  • 简介:本文对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公共生活的研究进行了一个概括的考察,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社会主义国家下的公共生活、公共生活与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政治与文化、资料的评价与利用等。我们看到,1949年以后的公共生活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再从衰落到繁荣的过程。由国民党到共产党政权的更迭,改变了城市的公共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改革开放给人们公共生活的复苏创造了条件,在现代城市中,茶馆将会再次寻找一条生存和发展的途径,并继续成为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当研究社会主义时期公共生活时,对使用的资料需要具体分析,从中发现被隐藏或被扭曲的历史。

  • 标签: 成都茶馆 社会主义 公共生活 政治文化
  • 简介:明人删削《文选》李善注和五臣注,并加己意增述而成明代《文选》删述本,删述者(或者是出版者)认识到五臣注与评点的相通之处与可转化性,在此基础上对注和评的职能产生明确的分工意识,落实到版本特征上表现为以版面位置规定职能分工。随着版式的约定俗成,位置反过来表达甚至决定职能,以至于评和注的某些内容很难区分。注释文本和评点文本二者的交集——导读内容及其指南性证明了注与评的共生状态,以及明代《文选》删述本的大众读本的性质。

  • 标签: 明代 文选 删述本 版式
  • 简介:信阳华信食用(集团)有限公司文/江锐信阳县地处大别山北麓,地势南高北低,山地、丘陵、垄岗、平原呈阶梯状分布。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环境,丰富的林木和农作物资源,为食用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县内的食...

  • 标签: 食用菌生产 信阳地区 产业化建设 产业化生产 大别山北麓 示范种植
  • 简介:慈利县的少数民族人口过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2001-2010扶贫开发期间,通过转移支付等共赢手段对慈利县开展扶贫工作,本文从共生关系和扶贫效果两个角度,应用AHP法,根据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资料,对扶贫措施进行评估,得出共生关系明显改善、扶贫总体效果显著、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基本结论。建议提高扶贫瞄准性,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智力扶贫,进一步优化当地各民族共生界面。

  • 标签: 共生互补 扶贫 政策评估
  • 简介:本文对古罗马社会的城市女庇护人进行考察,并以此为基础对罗马帝国时期公共生活中的性别关系和罗马上层女性的社会地位加以分析探讨。共和时期,罗马人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与其他地区城市建立了庇护关系,有权势的罗马贵族成为城市庇护人。进入帝国后,除男性权贵外,上层女性也被选为城市庇护人。女性当选城市庇护人可看作罗马社会对上层女性的认可。然而,对城市女庇护人及其家庭情况的考察表明,城市女庇护人较高的社会地位离不开其家族男性权力的支撑,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在上层社会的两性关系中更加隐蔽,藏于上层女性享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表象之后。

  • 标签: 罗马帝国 公共生活 城市庇护人 性别关系 女性地位
  • 简介:多民族地区用水合作既要考虑一般地区的共性因素,亦需兼顾民族的特殊性因素。基于对青海省J用水者协会的个案研究,对多民族地区用水者协会运行过程中应考虑的特殊性因素进行全方位考察,发现用水者协会的良性运行需要依托各民族语言和文字、生计方式及民族节日等社会基础,而各民族的平等参与、权力结构的民族均等化以及各民族权威人士的监督与协调等"民族互嵌式"管理方式亦是用水者协会可持续运行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用水者协会增进了民族认同,促进并形成了各民族以灌溉用水合作为纽带的内生性发展模式,进而达到"互嵌—共生"的结果。

  • 标签: 多民族地区 用水者协会 民族特殊性 民族互嵌 “互嵌-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