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在新时期有效发挥艺术悲剧的社会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对社会生活的和谐与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对当前艺术悲剧的挖掘、创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对艺术悲剧加以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进一步分析艺术悲剧的本质、把握其基本特点和探究其价值,完善和丰富其知识,可以之来规范、指导和提升创作实践。

  • 标签: 艺术悲剧 悲剧价值 悲剧性
  • 简介:当今时代进步的步伐,让我们惊讶其速度,这是个信息化的世界,速度与效率是大众最重要的要求。在进入这个时代之前的几千年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延续着自己的生活习惯、信仰与发展轨迹,在历史长河中生存,产生了最宝贵的印记——民族艺术。民族艺术是共性中的个性,更是民族的象征。

  • 标签: 民族艺术 继承发展 湘剧 关子 生活习惯 信息化
  • 简介:武汉音乐学院老一辈音乐人的学术成果在中国大陆乃至海外音乐界都有一定影响,这得力于前辈们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极强的科研创新能力。青年教师作为武音的未来,其研究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学院的学科发展和业内影响力的提升。为此,学院极为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定期举办"青年教师培训讲座"。该文即是作者受邀为青年教师主讲的有关论文选题的讲座实录,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取样说明、选题情况概述、选题问题分析、选题原则与方法、问题与思考5个方面。

  • 标签: 论文选题 学术讲座 武汉音乐学院
  • 简介:本文着重对我国基础乐理在教学中的定位与思考进行分析。对于基础乐理在教学中的定位本文从性质、音乐技能训练的辅助课程、激发学习者潜能、深化课程的前提、立体化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内容既是一定肯定也带有一些期许。关于思考,文章主要是从现行基础乐理中的全面性、系统性、技术性、实用性、时代性、民族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考量,在反应出基本乐理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出其应该发展的方向。

  • 标签: 基本乐理 定位 思考
  • 简介:钢琴即兴伴奏这门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一个较为"年轻"的生命,为高校艺术教学注入新的血液。但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着它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高校中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现状和必要性做出分析,为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今后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

  • 标签: 高校 钢琴教学 即兴伴奏
  • 简介:对1949年以来当代广西壮族八音的发展作出回顾,归纳、整理出壮族八音概念及其代表种类,并对当代壮族八音音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见解。

  • 标签: 壮族八音 南路八音 北路八音 回顾
  • 简介:玛卡姆是阿拉伯-伊斯兰的重要音乐文化现象,它缘起阿拔斯王朝500年,地理上即现在的伊拉克巴格达,而土耳其玛卡姆经过了奥斯曼帝国600年的发展,将玛卡姆发展到更为精致的水平,其"韵味"是它音乐流派风格的重要体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土耳其玛卡姆音乐的"韵味"及其音乐表现形态,并将此与中国与印度音乐的"味论"及其音乐的哲学美学认知方式相联系,力图引起人们对于东西方音乐哲学美学差异性的关注,以期对中国音乐传统流派风格"韵味"的当代文化价值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重新的思考

  • 标签: 韵味 现代性 米斯克 土耳其音乐 玛卡姆
  • 简介:在新一轮的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下,"以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为主要体现内容的课程观在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中已逐步形成共识。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音乐教师对新课程音乐课堂教学艺术的追求、实践与提升,对自我教学研究能力的需求日趋迫切。因此我市在"林季君音乐领衔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下开展了名为"中小学音乐课堂有效导入的实践与研究"的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堂导入是在教学中,通过一定方法引导进入新课,也可称为开讲、开课等。课堂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开始环节,它影响着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 标签: 音乐课堂 课堂导入 音乐教育课程 中小学音乐教师 教学效果 季君
  • 简介:新时期以来,在戏曲界流传着各种戏曲"中心说",如元曲的"音乐中心说"、明清杂剧传奇的"文学中心说"、花部地方戏的"表演中心说"、现当代戏曲的"导演中心说",等等。其实,戏曲的"中心说"是个伪命题,它既不是先天的分析命题,也不是可以通过经验判断的综合命题,根本无法断定其对错真假。一般情况

  • 标签: 魏长生 清杂剧 伪命题 世道人心 舌底澜翻 香联串
  • 简介:少年时代我对中国民族歌剧的记忆,较深刻地影响了我的歌剧艺术观念和创作。20世纪末我在歌剧创作方面的尝试得到了导师苏夏教授的热情鼓励,从此在不经意间投入了大量精力参与到歌剧的创作实践中,也由此主要体会到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创作主题问题,这既是和平年代及多元文化环境中为什么而歌的问题(为谁而浪漫、为谁而欢乐和悲伤),也是技术层面作曲家和词作家的默契配合问题;二是如何处理宣叙调的问题,这既是西方具体歌剧体裁细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文化接受问题,也是作曲家处理音乐创作技法与歌剧情节铺陈关系能力的问题;三是艺术观念问题,这既是作曲家是否具有开放的思维观念、是否敢于大胆汲取世界优秀歌剧创作经验的问题,也是文化管理部门是否具有宽放艺术空间和艺术前瞻能力的问题。

  • 标签: 歌剧创作 歌剧主题 宣叙调 歌剧观念
  • 简介:10月23日10月24日,在这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的时节,2014北京音乐教育国际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杨青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宫辉力致开幕词。会议汇集了中、美、德三国的音乐教育专家学者,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本国当前的音乐教育研究现状并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会议分为两个单元,即单元:专家主题发言和单元二:特邀专家与参会代表自由问答、交流时间。

  • 标签: 音乐教育研究 国际论坛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碰撞 综述
  • 简介: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中国知网”和“《综录》”两个视域,分别对中国戏曲音乐“唱腔分析”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第二部分从“唱腔”与“唱腔分析”引发的三个问题入手,对戏曲音乐“唱腔分析”的含义提出思考,并总结出自己对“唱腔分析”的认识和看法。

  • 标签: 中国戏曲音乐 唱腔分析 研究现状 含义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与研究钢琴组曲《戈雅之画》和画家戈雅画作的关联,研究西班牙音乐家恩里克·格拉纳多斯作品《戈雅之画》"优美"、"丰富"、"融合"的创作手法,重点研究西班牙音乐风格的特色,领悟作品中所具有的民族性、艺术性及思想性特质,尤其是将《戈雅之画》音乐风格与西班牙传统舞蹈节奏、流行音乐旋律结合等方面的艺术特征进行梳理,探索钢琴组曲《戈雅之画》的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动感美。

  • 标签: 西班牙民族乐派 格拉纳多斯 钢琴组曲 西班牙舞曲节奏 音乐动感
  • 简介:音乐人类学作为一个外来"学科",需要结合中国语境进行本土化观察与重新审视。人类学、民族学在中国均已有百年历史,不但有着区别于西方的发展脉络,而且在国内也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认识,对其脉络及差异的讨论与了解有助于当下中国音乐人类学的学科思考,同时,音乐学科也应部分地进入中国独特语境下的人类学等学科脉络,从艺术人文的角度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语境下人类学的发展脉络、本土化讨论及学科命名问题进行梳理,以之作为音乐人类学学科属性等相关问题讨论的参考,并对音乐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命名进行新的思考

  • 标签: 人类学 民族学 音乐人类学 民族音乐学
  • 简介:在纯音乐体验问题上,基维批判刺激模式将音乐作为物理刺激物,批判再现模式脱离音乐自身随意联想和对音乐“内容”进行主观臆测。这两种批判契合音乐聆听的事实。基维提出体验纯音乐本身模式的观点,包括体验纯音乐的乐句句法属性、寻找主题、主题和副题的内在统一、普通情感和音乐的关。基维认为情感属性是音乐的知觉属性,音乐的美是音乐的本质属性,听众聆听时“辨认”情感属性,被音乐的美深深打动,听众被音乐的关打动时情感的“亢奋”状态是音乐的审美特征。这就区分了音乐的美和审美,区分了主体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情态,明确了“音乐能否表现情感与听众能否被音乐感动是两回事”。但是,基维认为情感对于音乐仅具有认知意义,没有意识到音乐体验从根本上说是感受性的而不是认识性的。

  • 标签: 彼得·基维 分析哲学 刺激模式 再现模式 体验纯音乐本身模式 普通情感
  • 简介:作者通过对印尼巴厘岛甘美兰音乐三个田野调查实例的描述和分析,引发对中国民间相似事例的比较与思考,提出不同文化间可能存在音乐习俗模式的同构现象这一学术问题,并以调查实例为依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 标签: 巴厘岛音乐习俗 跨文化音乐比较 音乐习俗模式同构
  • 简介:因教学所需,六年前笔者曾于网络上搜集题名为《京剧古董唱片大考》的千余段音响资料(后无偿捐献给沈音图书馆)。聆听欣赏之余,知清末民初有名角"双处""许处""龚处"等人分别于胜利、百代等唱片公司灌录出版发行若干张唱片。然而,彼时笔者独钟一辨皮黄音韵,却无暇考究"诸处"究竟何人。

  • 标签: 不了情 出版发行 龚云甫 德珺如 辽沈地区 孙菊仙
  • 简介:2014年11月中旬,沈阳唱片收藏界友人周铁军寄来几张老唱片的图片并叮嘱我考证之。是月30日,其从北京将唱片音响拷贝出来发给我,以备我学习研究考证之用。然而,因拷贝音响所用的唱机力所不及,致使拷贝出的唱片录音时断时续,难以听辨。故而,周兄约我于12月17—18日共赴津门至唱片唱机收藏家王跃进处,再次拷贝录音。

  • 标签: 民间音乐 遗音 教学研究 半字 听辨 研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