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4 个结果
  • 简介:美国西方现代艺术史教授维罗斯科讲过一句颇有见解的话:理解西方现代艺术家的观念演变比了解他们的作品甚至更为重要。这使我想起了毕加索的一段耐人寻味的谈话,他说甚至今天还有人不能从立体主义绘画上面看出一点东西,我不读英文,一本英文书籍在我看来当然就是一本空白的书籍,这并不能说英语是不存在的,接着他辛辣地指出,“如果我不了解我不知道的东西,我为什么一定要谴责别人而不谴责自己呢?”的确,在一段时间,我们有些同志对西方现代派艺术正是抱着毕加索批评的那种态度,在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谴责别人”为“形式主义”、“反理性主义”、“腐朽堕落”等,当前,随着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介绍和传入,那种简单化的态度已被大多数人所唾弃,问题是对其如何接受、理解和进行消化。掌握现代派艺术家的观念演变,包括他们对艺术的本质、艺术创作、艺术美、艺术形式的看法和观念,是理解现代艺术极其重要的一环。西方现代艺术以怪异的形象,刺激性的新颖,经常变化的表现形式为特点而呈现出多种面貌,这些形形色色的艺术作品,都是依据艺术家各自不同的、新的艺术观创造出来的,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对于非西方社会的观者来说,掌握他们的艺术观念演变的脉络,会得到一把解开现代派艺术之谜的有用的钥匙。

  • 标签: 西方现代艺术 立体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 现代派艺术 艺术观念 抽象主义
  • 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活动的演进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60年代,由于原有美术作品对于革命历史的某些阶段和事件缺乏充分表现,且政治教化诉求已成为美术作品的一个重要功能和评判标准,因而1965年4月到1966年4月期间,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了第三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的创作活动。此次创作活动的突出特点是:一、通过学习毛泽东著作,探讨过去创作中的问题,并“认真地进行世界观改造”,后来发展到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武器来指导一切工作;二、在分配画题后,创作者按照题材需求深入到农村、工厂、部队去体验生活;三、画稿要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审查,但最终完成并保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数量甚少。

  • 标签: 革命历史画 毛泽东著作 毛泽东思想
  • 简介:因为身为教师的"责任",加上近几年扩招而学生众多、需要分担的"形势",我这个不是靠涂写文字吃饭的专业教师,也有了数次担任毕业论文答辩教师的经历。我虽在文字写作方面是"业余"的,但因为确实也有业余时间写点文章的爱好,

  • 标签: 毕业论文答辩 “革命” 专业教师 文字写作 业余时间 学生
  • 简介:油画家罗工柳是我国最早一批从事革命历史画创作的一位著名画家。一九五一年创作的《地道战》,是他从延安时期开始的木刻创作转向油画创作的处女作。一九五九年,他与全山石合作完成了《前仆后继》。一九六一年,以井冈山革命斗争为背景创作的三幅作品又相继献给了观众,即《井冈山》、《上井冈山》(与全山石合作)和《毛主席在井冈山》。除《前仆后继》一幅没有发表过,其它四幅画曾在美术界

  • 标签: 革命历史 创作年代 罗工柳 兼论 艺术构思 井冈山时期
  • 简介:被遗忘的革命家1982年8月25日,石鲁因胃癌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逝世。为此,198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的内部刊物《美术通讯》特地出版了悼念石鲁的专刊,纪念这位经历过延安、新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艺术家。期刊篇首的“编者的话”写道:专号的意义是希望“通过悼词、大量的唁电、挽联以及悼念文章”,全面了解石鲁,“从石鲁同志崇高的政治品质、从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共产主义理想为指导的艺术实践中”,“激起我们开创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新局面而努力的更大热忱”。“编者按”从革命艺术家的角度肯定了石鲁艺术的探索与追求。这样的肯定在“唁电选载”中一样清晰可见。

  • 标签: 艺术家 革命家 石鲁 延安 中国美术家协会 文化大革命时期
  • 简介:山东沂蒙地区是红色革命老区,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八一建军节前夕,沂蒙山书画院宣告成立。一大批著名书画家魏启后、娄师白、秦永龙、雷正民、张荣庆等被聘为书画院名誉院长及顾问。由孙福增先生担任院长,该书画院成立

  • 标签: 书画院成立 沂蒙山书画院 老区沂蒙山
  • 简介:哈罗德·罗森伯格在论述“革命和美的观念”的文章中曾经写到:“艺术中的革命并不在于毁灭的意愿,而是在于揭示已经被毁灭的事物。艺术只能消灭已经死亡的东西。”【1】正象他所陈述的那样,在艺术的范围内“确实是否有革命性通常是不足取的”。“描绘天使或制作彩色玻...

  • 标签: 艺术史 西方绘画 维特拉 寓意画 博物馆 维米尔
  • 简介:工业革命使得城市的一切都在飞速地变化,人们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20世纪与以前的时代截然不同,人们的时间感、距离感都在变化。下面我们从几幅绘画作品中看看艺术家们是如何对迅速变化的世界作出反应,并书写现代生活的。

  • 标签: 工业革命 城市 风景画 生活方式 绘画作品 现代生活
  • 简介:张宏(1577—1652后),字君度,号鹤涧,别号鹤涧道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晚明吴门大家。徐瀓《吴门画史》中记载张宏是沈周、文徵明的后传弟子,他宗法沈周、文徵明,并上追元四家和董源、巨然、米芾,又兼学北宋李成、郭熙和南宋李唐、夏圭,并融合而成自身风格。他极其重视写生,以自然造化为师,绘画作品极富真切的自然韵致及现实生活气息,相比同时期文人画中被反复描绘的清疏冷寂、远离尘世的幽山静水,多了一分平实质朴的入世精神。

  • 标签: 文徵明 元四家 夏圭 吴门画史 董源 视觉革命
  • 简介:1950年代始,雨花台成了革命英烈的一种象征,具有非常特殊的革命怀想与历史记忆,在南京地区拥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南京风景的雨花台,逐渐成为傅抱石关注的绘画题材。1956年的雨花台写生较多地呈现出自然主义的倾向,尽管也有明确的政治意味,但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使笔墨语言表现力获得了较大的自由空间。后来,在日益泛政治化的社会氛围中,作为革命纪念地的雨花台景观在意识形态的强大作用力下形成了超乎个人意志之上的统一的创作规范,以一种宽博、高大、雄伟的画面格局,创造了一种浓郁、繁盛、谨严的审美风格,比较成功地完成了从一般风景向一种特定山水,表现出一种与革命纪念地相吻合的庄严崇高的特定意境,实现了视觉语言、文化结构、审美趣味与时代题材的有机融合。所以,傅抱石的"雨花台图系列"不仅留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而且生动见证了绘画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 标签: 傅抱石 雨花台 图式趣味 政治意涵 创作状态 风格变迁
  • 简介:中国现代人物画从开始出现到现到现在在仅短短半个多世纪,已显示出作为新生艺术的勃勃生机,究其原因,就在于它已融进了现代意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期待视野。然而,现代人物画如何更进一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如何完成从古典形态到现代形式与内涵的转变。

  • 标签: 现代人 现代意识 中国现代 继承传统 转变 期待视野
  • 简介:于右任先生以其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为世人所赞,其一生在众多领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书法仅为他平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将研究重点锁定在一九〇六年至一九四八年间,这段时期为于右任革命历程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书法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自古文人多视书法为余事,而于右任却将此余事进行宣扬和推广,超越了书法的本体精神。他放眼民族振兴,志高意远,不愧为后世之楷模.

  • 标签: 于右任 碑体行楷 碑体草书 标准草书
  • 简介:1918年底,作为“120”莫斯科委员会(马列维奇是其成员)的一部分,一个“国际办公署”成立了,该署由卢那察尔斯基领导,它的宗旨是创建一个“国际性的艺术家组织”,它将“在创立一个新的世界性艺术文化过程中,团结新艺术的杰出战士”。这个署包括了马列维奇、塔特林,帕·库兹涅佐夫、莫古诺夫德·托尔斯塔雅、伊阿克诺夫、托波尔柯夫奥伯克、普宁以及马杜辛。这个署的成

  • 标签: 维奇 至上主义 塔特林 库兹涅佐夫 斯塔 阿克
  • 简介:南朝齐梁时谢赫写出第一部正式《画品》,第一句话就是:'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他又为品画树立了六条标准,这就是著名的'六法论'.随后,他把魏晋宋齐梁代的二十七名画家的作品品为六品(六个等级),影响十分重大.于安澜先生所辑《画品丛书》,第一篇就收入谢赫的《画品》(即《古画品录》).其实,东晋顾恺之所写的《论画》是更早的一篇画品,他的'传神论'、'骨法论'等就体现在《论画》之中.谢赫的《画品》中的重要论点如'六法论'等也基本上来自顾恺之的《论画》.继《画品》之后,姚最又写出《续画品》.其后,历代都有画品类的书出现,尤其是宋代的文人品画诗文更多.苏东坡在《题王逸少帖》中指名道姓地批评张旭和怀素:'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

  • 标签: 《古画品录》 六法论 画家 谢赫 顾恺之 作品
  • 简介:一长期以来,陶瓷器一直扮演着生活用具的角色,现代陶艺除了仍维持其传统功能外,更加扩展了它自身的艺术价值,成为纯粹艺术创作活动,并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一件好的现代陶艺作品必须要符合当代文化精神,不但要具有单纯、明快、锐利、创意的表现特征,更强调创作者将思想、观念融入作品之中。不仅如此,陶艺之美还表现在它的材质美、触觉美、视觉美等因素上。制约陶艺创作的客观媒介材料——粘土、釉料、水、火、气候等诸多因素不仅是科学的,也是哲学的问题。只有默契到“天人合一”的状态,陶艺精品才会应运而生。二现代陶艺正处于多变的时代,其艺术表现方式也是随着整个艺术思想的演进而不断推陈出新。国家、民族以及时间、地域的差异,使现代陶艺呈现

  • 标签: 现代陶艺 陶艺创作 陶艺家 传统陶艺 艺术表现方式 哲学的问题
  • 简介:现代壁挂以它神奇的艺术魅力,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在西方发展的整个动向,已成为引人注目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法国,无论是传统的或现代的织物艺术通称为壁挂(TAPISSIRE)。在美国,有的称之为织物结构艺术(THEARTFABRIC)或称之为纤维艺术。六十年代末,随着织物构成领域的不断扩展,也有人把立体型的壁挂称之为软雕塑。

  • 标签: 纤维艺术 现代壁挂艺术 织物结构 吕尔萨 包豪斯 立体型
  • 简介:小说家大卫·洛奇[DavidLodge]在《小世界》中,塑造了这样一群学者、教授形象:他们满世界地飞来飞去,出席各式学术会议,借此观光旅游、追名逐利、冒险猎艳。这部小说在讽喻现代知识分子的生活侧面的同时,也勾画出了所谓的“后现代”生活的典型特征,鲜活地揭示了当代人对于前所未闻的发展速度的体验。而这种神速的情势大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加速了信息的交流,只要按一下电脑键盘,信息在数秒之内就能到达世界各地,速度免除了人们期望的心境,消弭了反思的空间,推进了事物的多元变化。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小世界》 现代知识分子 “后现代” 学术会议 观光旅游
  • 简介:整个现代艺术运动都与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看,这个名字就是塞尚(PaulCezanne1839-1906)。塞尚被称之为“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现代绘画,甚至对现代雕塑都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塞尚的丰功伟绩表现在他对绘画结构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上。

  • 标签: 现代绘画 印象主义 塞尚 现实主义 艺术观察 学院派绘画
  • 简介:当80年代接近尾声时,美国女艺术批评家凯米·莱文(KimLevin)推出了她的一部文集,名为《超越现代主义:70年代至80年代艺术评论集》(Harper&Row出版社)。此书集中了她近15年来为《格林威治之声》及其它杂志所写的艺术评论。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贫乏:70年代》,从评述迪尚开始,

  • 标签: 艺术批评家 艺术评论 凯米 Harper 评论集 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