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正>每次走过纽约中央公园,总被一种不同寻常的情感攫住。我的心融在一种异样的情感里。这儿到处都写着捐献。捐什么呢?政府捐出了土地,纽约人则有什么捐什么,捐金钱、捐器物、捐力气。他们硬是在这样一个后现代的钢铁和水泥森林的冰冷城市里捐出了一片绿洲。中央公园的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捐赠的产物。大自剧场、道路、桥梁、雕塑和花园,小至一排椅子、一道篱笆,一袭布幔甚至地上的一块砖。你会看到,好多地方都有一块铜牌子,或大或小,刻写着人名:有名的和无名的、有钱的和无钱的、本国的和外国的,甚至已逝的和未出生的。死,这个人生的庄严的大限,都能不放弃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爱的回馈。有的人把庄严的

  • 标签: 水泥森林 中央公园 这个世界 心融 纽约人 后现代
  • 简介:建武元年(494),萧子良过世,任防撰写《文宣竞陵王行状》。对于这篇行状,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批判的意见“辞多矫诞,识者病之”(唐顺之《稗编》)。称赞的意见“以俪辞述实事,于斯体尚称”(李兆洛《骈体文钞》,上海书店1988年版)。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评价行状呢?

  • 标签: 唐顺之 骈体文 李兆洛 评价
  • 简介:<正>鲁迅先生曾有一个经常被征引的著名的看客命题,用来讨论国民之劣根。诚然,鲁迅先生的犀利,是凡人寻常所不能企及的。不过,假如从书呆子钻牛角尖儿的角度看问题,则先生的立论,似乎也不可以涵盖全部。于是,有现成的例子。例子在被称作史家绝唱的《史记》里。其实,仔细琢磨一下,司马迁尽管是以一个非官方的身份写出《史记》的,可将人物划分出本纪世家列传的等差,说明他心目中确有挥之不去的官本位。不过,替他想想,似乎也是无奈,历史总是得记录对历史发生影响的人物,所谓英雄创造历史,可

  • 标签: 太史公 世事难料 承敝易变 王侯将相 修辞立诚 乡公
  • 简介:“小众”的用典古典诗文基本是文人士大夫的创作。从根本,这又是“小众”的艺术。据传白居易曾努力让自己的诗“老妪能解”。但那只是一种理想,表达诗人对普通民众的善意和关切。实在说来,今天许多即使是有相当学养的读书人读古文、古诗,不借助注解也难以完全明白。如果把阅读比喻为欣赏过路的风景,作品中的典故往往成为路上的沟沟坎坎。阅读时一面看原文,一面按标号找注解,麻烦不必,也大大败坏了欣赏的兴致。

  • 标签: 典故 古典诗文 文人士大夫 普通民众 白居易 实在说
  • 简介:脚步噔噔,梯次响起,轻车熟路地踏着楼道一道重话声掺杂其间。

  • 标签: 脚步 梯次 轻车熟路
  • 简介:意象写诗如果只追求用语表面的华丽新异,内容空洞乃至虚伪,就流入所谓"玩弄词藻"的恶习。这是前面已提到的汉代辞赋和六朝一些诗文让人诟病的原因。例如上引左思《三都赋序》批评的张衡(78—139)的《西京赋》,西京上林苑里"木则枞栝椶柟,梓棫楩枫,嘉卉灌丛,蔚若邓林"云云,昆明池"中则有鼋鼍巨鳖,鳣鲤鲖,鲔鲵鲿鲨,修额短项,大口折鼻,诡类殊种;鸟则鹔鸹鸨,鹅鸿"云云,罗列奇文异字,如抄写字书,缺乏内涵,更谈不到"诗意"了。这样,

  • 标签: 《西京赋》 诗语 《三都赋序》 汉代辞赋 昆明池 华丽
  • 简介:<正>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这位美国浪漫主义诗人、短篇小说家和文艺批评家,不仅是美国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开拓者,而且是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心理分析小说的始祖。爱伦·坡在世时,不仅文名不大,而且还受到各种攻击。同时代的爱默生、朗费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都贬低坡,讥讽他为“打油诗人”。这是不奇怪的,在新英格兰,坡超然于超验主义和“婆罗门”两大文学集团之外,他独树一帜的、与他人

  • 标签: 埃德加·爱伦·坡 美国短篇小说 浪漫主义诗人 心理分析小说 超验主义 世界文学史
  • 简介:恩格斯曾经精辟地论述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对于塑造典型性格的重要性。在借叙事以抒情的诗中,细节描写往往是表现抒情主人公的内心感情和意绪的点睛传神之笔,有时甚至是整首诗艺术构思和意境创造的支柱。中国古典诗歌有不少精彩的细节,或一个平常生活场景中富于包孕性戏剧性的一瞬,或人物的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景物微细的

  • 标签: 细节描写 中国古典诗歌 抒情主人公 艺术构思 千首唐人绝句 意境创造
  • 简介: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秋天,有一位69岁的老人乘船航行在南中国一条美丽的江上。江水清澈见底,两岸青山峭立挺拔,呼朋引侣般连绵不绝,青山倒映在江水中,轻轻晃动的山影布满了整个江面。老人陶醉在这幅迷人的画卷中,他按捺不住自己的诗兴,随口吟道:“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 标签: 袁枚 《兴安》 作品欣赏 诗歌 清代
  • 简介:<正>在拉美小说中,大概是出于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或许是世代相传的神话传说的影响吧,鬼魂、幽灵常见于作家的笔端。鬼魂、幽灵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不美,披头散发、青面獠牙给人一种厌恶、毛骨悚然的感觉。然而,世界上的树叶没有两片是完

  • 标签: 神话传说 鲁尔 墨西哥 树叶 创作手法 魔幻现实主义
  • 简介:本文是资深网络作家千幻冰云做客北大网文课堂的文字记录,其中包含了演讲、问答等环节,针对网文初者该如何写作做了较全面的辅导,也揭露了网络文学创作的一些弊端。

  • 标签: 网络文学 反馈机制 粉丝读者
  • 简介:当今时代,文学批评与研究早已经职业化,"硬"也成了当下文学批评、研究界的一个经典的象征性姿势。在谋生和体制的双重影响下,恶性"硬"、谋生化科研给文学批评和研究带来了损害,所以应该警惕和抵制。对理想化的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坚守,是当前文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品质。

  • 标签: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 恶性“硬写” 谋生化科研
  • 简介:1993年2月北京推出的“名人传记丛书”中有一本《端纳传》,原名DonaldofChina(中国的端纳),无怪老年读者感叹,这是位被人遗忘了的人物。原来此人从1903年他27岁来华时,原不过仰慕中国文化想亲身来看看,不料从此流连忘返,在中国一直

  • 标签: 打油诗 端纳 老年读者 中国文化 西安事变 宋子文
  • 简介:<正>她死于心碎大家公推我有考证癖,我自觉没那么夸张。然而看到一句:"张爱玲爱听戏,特别爱听粗厉狂野的西北高腔‘蹦蹦戏’。"作者还是"文学评论家",曾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任教于耶鲁大学东亚系。我仍然忍不住跳起来:

  • 标签: 东亚系 蹦蹦戏 文学评论家 一串项链 森鸥外 张宗昌
  • 简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是自我夸大以空前绝后自许,重点在一“见”字。盖谓人生短暂,孤另另的一橛,往者不及见,来者亦不及见,平夙浑浑噩噩,无知无觉,一旦独自登台万虑俱消,面对宇宙之大,顿觉在空间时间上自己渺小短促得可怜,能不怆然涕下乎?这正是佛家所谓的“分段苦”。

  • 标签: 陈子昂 可怜 梁实秋 佛家 自我 古人
  • 简介:<正>自来写美人诗句,无论神女凡女,恐无过“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两句之佳,这两句大约亦最晦涩,古今懂得这两句话的人据我所知大约有两个人。我的话很有点近乎咄咄逼人,想一句话压倒主张诗要明白的批评家似的,其实不然,我是衷心的喜爱这两句文章,

  • 标签: 《洛神赋》 废名 凌波微步 罗袜 李商隐 渡水
  • 简介:先秦义侠荆轲的事迹感动了一代代人,催生了一篇篇优秀作品,构成了一道冷峻的风景,在尚温雅的中国古代文坛,很是招眼。诗国巨擘陶渊明的《咏荆轲》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龚白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九云:“陶潜诗喜荆轲。”其实,陶咏荆的诗,现集中仅此一首。但其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颇深刻的,故龚自珍如是。笔者认为,陶潜《咏荆轲》诗对荆轲形象的塑造实已达极致;

  • 标签: 《己亥杂诗》 《咏荆轲》 陶渊明 陶潜 赏析 优秀作品
  • 简介:谢脁的诗歌被沈约誉为"二百年来无此诗也",不仅代表了萧齐诗歌的最高水平,且谢脁继谢灵运、鲍照之后在山水诗歌的发展史上也独树一帜。要论谢脁之诗,须知谢脁之人。谢脁与谢灵运同族,出自陈郡阳夏。其高祖据,是晋太

  • 标签: 谢眺 谢灵运 宣城 山水诗歌 士族 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