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清代,以敖拉·昌兴为代表达斡尔族用满文字母拼写达斡尔语,促进了达斡尔书面语形成。通过敖拉·昌兴《巡边诗》和达斡尔族英雄史诗《altangalburt》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达斡尔书面语比口语更加严谨、规范。达斡尔书面语形成是迭斡尔文化受满族文化影响结果,反映着清代达斡尔族文化发展轨迹。

  • 标签: 敖拉·昌兴 达斡尔 书面语
  • 简介:俄罗斯文化对驯鹿鄂温克文化真正影响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其性质是涵化。但与其他涵化相比,这一过程没有伴随双方之间冲突,是一个特例。而涵化结果是被借用俄罗斯文化元素最终整合到了驯鹿鄂温克人固有的文化中,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 标签: 俄罗斯文化 驯鹿鄂温克文化 影响 涵化
  • 简介:明季清初是满族文化一个重要转型期.伴随清王朝在全中国统治地位的确立,满族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清初,前几朝皇帝对传教士态度有所不同,但在不同层面认同和接纳了以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西方文化,使满族文化在接受汉文化同时,注入了西方文化.然而,因封建统治需要,西方文化毕竟不可能取代理学和八股文显学地位,也不可能是一种文化整合.

  • 标签: 明末清初时期 西方文化 满族文化 传教士 柯许技术 理学
  • 简介:文化圈理论是西方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重要理论之一,确定一个文化圈存在与否,主要依据三个标准,即形标准、数量标准和连续标准.萨满教文化圈是世界上出现最早一个文化圈,它分布在包括中国东北地区和北欧北部地区在内广大亚欧大陆北部.

  • 标签: 文化圈理论 文化层 形的标准 数量的标准 中国东北地区
  • 简介:在"西周时期全图"上,有个惟一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中华民族发祥地诸民族并存少数民族即长白山(大荒山)肃慎族.从这个意义上说,长白山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远在三千年前,肃慎族就同中原王朝发生贡纳关系,即进献楛矢石砮及璧等方物.楛矢石砮为东北文化象征物,记录了东北民族早期活动重要篇章.本文从典籍、传说到出土实物,详尽地考证、分析了楛矢石砮材质、形成过程.

  • 标签: 关东文化 楛矢石砮 肃慎族 长白山 武器 石镞
  • 简介:(三)女真字与汉字关系女真字与汉字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Ⅰ.字形方面女真字保持了汉字笔画结构和方块字特征.在字形上有如下几种情况:1.完全相同者.

  • 标签: 满族 文字 异质文化 女真字 汉字 契丹字
  • 简介:由中国民族学会、中山大学和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2008)世界大会筹委会共同举办文化多样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4日至26日在中山大学(广州)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5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围绕九大同韪展开学术交流研讨文化多样文化遗产保护,全球化与文明对话;都市化问题研究,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社会性别研究,民族服饰与非物资文化遗产,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同差距;中国和亚太地区移民;影视人类学研讨和展播。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多样性 中山大学 当代世界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 文化遗产保护
  • 简介:萨满文化原生形态为巫史文化,巫史文化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本文以对峙峪文化遗址、山顶洞文化遗址文化考察,指认遗址中出现墓葬表明此时已具有宇宙层次观念,墓葬中赤铁矿粉,已出现死后再生与升天观念;墓葬中随葬品属非实用装饰品、艺术品,为灵物,为巫师法器,表现人们生命观念、生殖崇拜观念、审美观念和色彩观念,表现了巫史文化生成阶段原生形态,揭示了人们对宇宙万物新思维、新认识,表明中国古代社会已进入巫史文化阶段,并为迈入文明阶段作了准备.

  • 标签: 巫史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