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追溯陈焕章的儒教观形成的原因张亚群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陈焕章的儒教观既受康有为思想和留美教育的影响,也是特定时代社会文化变革的产物。陈焕章的儒教观与他早年的儒学教育和后来的留学教育密切相关。陈焕章出身于广东高要县仕官之家,自幼在家塾受到严格的科举教育,十四岁中秀才,为同科最年幼的中试者。

  • 标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摘编 论点 陈焕章 留美教育 文化变革
  • 简介:清末地方官员学堂教育述论;士习文风:清代的科举考试与移风易俗;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及“讲标准华语运动”;新大学运动与英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办学的八大特色;教育负担与清末乡村教育冲突;教育多样性与民族文化传承。

  • 标签: 摘编 论点 双语教育政策 英国高等教育 民族文化传承 学堂教育
  • 简介:教育文化视野下儒道教育思想的对立与互补郑畅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27期撰文指出,在中国教育文化的发展历史上,儒家与道家教育思想构成了两条主脉。尽管儒道教育思想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对立之处,道家在批判儒家“仁、义、礼、智、信”之学的基础上提出“道法自然”的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上,儒家注重理性精神,道家重视直觉体悟;但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方面又有互补之处,儒家的道德型理想人格和道家的自然型理想人格互补,儒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与道家各得所宜、顺应本性的教育理念互补。我国的教育文化应当积极汲取儒道教育思想的精华。

  • 标签: 《教育理论与实践》 “道法自然” 教育思想 摘编 论点 教育理念
  • 简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清末毁学风潮与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受挫;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教授治校”制度“困境与变迁;明清“冒籍跨考”现象探析——兼论对解决当代“高考移民”问题的启;论抗战时期江西的保学教育。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摘编 论点 职业教育思想 “高考移民” 早期现代化
  • 简介:道德教育的非知识化路径——道家的知识观及其道德教育方法研究谭维智在《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撰文指出,我们目前对道德教育的认识基本上是一种知识论立场,把知识视为道德的基础和必要前提,走的是一种通过知识教学促进道德提升的知识化路径。庄子把知识区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关于道德的知识,一种是关于自然的知识。针对两种知识类型的差异,老庄提出为学与为道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一种逐渐积累、不断增加的路径,它遵循的是“学”的规律;道德修养则是一种逐渐减损的路径,它遵循的是“不学”的规律。道德修养不能是“学”的方式,只能是“不学”的方式,要通过非知识化的路径进行。(李海云摘)

  • 标签: 道德教育方法 自然科学知识 摘编 论点 《教育研究》 “学习”
  • 简介: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发现一个学生低着头,正专心致志地画着什么。我一边读着课文,一边靠近他,看到他在画一幅卡通画。他有所察觉,忙乱地将语文课本遮盖在未画完的画上,脸上泛起红晕,眼睛不时地斜视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神情。我走到他的桌边,用手指在他的桌面上轻轻地敲了两下,又读着课文回到了讲台前。

  • 标签: 小学 语文教师 教书育人 教育效果 人格尊严 教育艺术
  • 简介:函数的微分、差与泛函的变构成数学分析的一个系统内容,微分方程、差方程与泛函的变分法都是对运动(变化)的研究而发生的,都来源于实践。本文结合物理问题,阐述和论证该研究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旨在把理论知识更科学有效地服务实际。

  • 标签: 函数 微分 差分 泛函 变分法
  • 简介:〔摘要〕项教学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来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项教学以及项教学产生的效果。

  • 标签: 〔〕分项教学兴趣积极性终身体育
  • 简介:新课改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可是学生真的动起来后,却又产生了这样的情形——课堂气氛热闹,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习纪律却难于控制,教学目标难于达成。

  • 标签: 课堂气氛 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 自主学习 中小学
  • 作者: 陈晓宁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课堂40分钟为学生做好服务,一是大胆猜想、勇于实践、努力探索。二是根据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模型。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就会越来越聪明、能力越来越强。
  • 作者: 李群峰祈海忠刘海霞高秀林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0-20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0期
  • 机构:课间十分钟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宝贵的。上完一节40分钟的课,学生的身心都是疲惫的,怎样改善这种状况呢?又怎能为下一节课提高精力而去做准备呢?就我个人而言:十分钟可大可小,能充分利用了对于下一节课是能起到较好的作用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此,对于身心的锻炼就很重要了,而怎样去打破这种局面呢!不是跑跑跳跳及踢踢毽子就完了,这虽然能暂时调节改变一下劳累,就我来说没有充分调节身心的劳累,更何况有时运动过量,也不是很好。一方面,可能影响上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心思没有充分在课上,一部分学生边上课边擦汗、喘气,既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所以课间运动量过大,是不好的。据此,应提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三钟教育学"栏目包括"札记"、"师语"、"教学手记"和"课堂智慧"四个主要内容。

  • 标签: 教育学 征稿启事 课堂 教学
  • 简介:文章主要讨论了目前一种比较热门的网络课件形式——三屏课件的特点、优势及其相关的制作工具,并对其制作过程进行简单的介绍,帮助广大老师快速了解掌握三屏课件的制作,促进三屏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 标签: 三分屏 stramauthor 布局模板编辑 课件录制与编辑
  • 简介:“三钟教育学”栏目包括“礼记”、“师语”、“教学手记”和“课堂智慧”四个主要内容。札记(1500字):用随笔短论的形式呈现教育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个性化思想。以形成一种更具个性色彩、个人风格的教育研究取向。

  • 标签: 教育学 征稿启事 教育研究 实践过程 个性色彩 个人风格
  • 简介:“三钟教育学”栏目包括“札记”、“师语”、“教学手记”和“课堂智慧”四个主要内容。

  • 标签: 教育学 征稿启事 课堂 教学
  • 简介:“三钟教育学”栏目包括“札记”、“师语”、“教学手记”和“澡堂智慧”四个主要内容。札记(1500字):用随笔短论的形式呈现教育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个性化思想,以形成一种更具个性色彩、个人风格的教育研究取向;

  • 标签: 教育学 征稿启事 教育研究 实践过程 个性色彩 个人风格
  • 简介:本刊'三钟教育学'栏目包括'札记'、'师语'、'教学手记'和'课堂智慧'四个主要内容。札记(1500字):把研究、实践过程中的个性化思想,以随笔短论的形式呈现,以形成一种更具个

  • 标签: 教育学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