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胡道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 《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渠县渠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达州 635200
  • 简介:慢性脂肪按发病原因可以分为酒精滥用所引起的酒精性疾病、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相关的酒精脂肪、营养不良、丙型肝炎、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药物性损伤所引起的特殊类型脂肪。那这两种疾病有什么不同,哪一种危害更大呢?咱们来根据病症做全面的了解。

  • 标签: 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
  • 简介:摘要酒精脂肪肝病(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损害因素导致的脂肪过度沉积,该病患者往往合并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全身代谢异常疾病。目前,NAFLD已成为全球慢性肝脏疾病的首要病因,显著增加了人群疾病和医疗负担。虽然迄今已有超过300项针对NAFLD的临床研究项目,但是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正式获批用于NAFLD的临床治疗。NAFLD病因的高度异质决定了不同致病因素导致的脂肪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反应上存在巨大差异,如不对NAFLD的致病因素进行准确区分,NAFLD干预药物至多只能达到20%~30%的治疗有效率。因此,现行的NAFLD诊断和分类标准已无法有效指导脂肪的临床治疗。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知名肝病专家组联合倡议修改自1980‌年起沿用至今的NAFLD疾病命名和诊断标准,并以代谢相关脂肪肝病(MAFLD)加以取代。新的MAFLD命名突出代谢因素在这类肝脏疾病中导致肝脏脂肪沉积的核心地位,首次将代谢因素引起肝脏病变的临床重要提到与病毒性肝炎、酒精肝病等其他慢性肝脏疾病一样的高度。这一命名的改变将有助于推动基于病因的脂肪分类体系,并最终在指导脂肪的个体精准化治疗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笔者将详细探讨NAFLD向MAFLD命名变化的原因和临床意义,并对新的MAFLD命名可能带来的脂肪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变革进行展望。

  • 标签: 代谢性肝病 疾病诊断 精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成年人群中缺失牙的数量和酒精脂肪(NAFLD)之间的关联。方法对26 983名来源于天津营养流行病学队列(TCLSIH研究)的成年人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缺失牙数(第三磨牙除外),分为0、1~、3~和≥6颗4组。NAFLD的诊断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和ALT测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成年人中缺失牙数与NAFLD之间的关系。结果NAFLD患病人数为7 270人,至少有1颗牙缺失的人数为9 667人。经调整混杂因素后,根据缺失牙数从少到多(0、1~、3~和≥6颗)各组中,人群NAFLD患病的OR值(95%CI)分别为:男性1.00、1.04(0.93~1.15)、1.08(0.93~1.26)和1.38(1.09~1.76)(趋势检验P=0.030);女性1.00、0.96(0.82~1.12)、1.11(0.91~1.35)和1.22(0.90~1.64)(趋势检验P=0.450)。结论男性缺失牙的数目≥6颗与NAFLD的高患病率相关,女性中无显著相关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缺失牙 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冬凌草对酒精脂肪肝病(NAFLD)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SD雄性大鼠构建NAFLD模型,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冬凌草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6只。HE染色观察大鼠组织脂肪变性程度;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生物化学指标;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提取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测定各组大鼠组织PPARα、PPARγ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冬凌草能降低ALT、AST活性和减少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H)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调节血脂,显著增加组织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P均<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PARα和PPARγ蛋白表达(6.95±4.45和2.73±1.07)及mRNA(0.36±0.02和0.21±0.02)明显减少(P<0.05),冬凌草低、中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PPARα、PPARγ蛋白及mRNA表达增多,并且呈剂量依赖(P<0.05)。结论冬凌草对大鼠血清的生化指标和组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这可能与其抗氧化、上调PPARα和PPARγ的表达有关。

  • 标签: 冬凌草属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 生化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金昌队列人群酒精脂肪(NAFLD)发病的影响因素,为NAFLD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昌队列基线未患脂肪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0 051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前瞻队列研究及Cox回归分析探讨NAFLD发病影响因素,并用限制立方样条法研究相关生化指标与NAFLD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NAFLD发病密度为42.37/1 0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职业为工人与技术人员(工人:HR=0.84,95%CI:0.70~0.99;技术人员:HR=0.73,95%CI:0.56~0.95)、饮茶(正在饮:HR=0.86,95%CI:0.78~0.94;过去饮:HR=0.52,95%CI:0.31~0.86)、体育锻炼(偶尔:HR=0.79,95%CI:0.68~0.91;经常:HR=0.60,95%CI:0.52~0.69)、体重较轻(HR=0.10,95%CI:0.05~0.22)、奶类及奶制品摄入>300 ml/d(HR=0.78,95%CI:0.71~0.87)、HBV感染(HR=0.77,95%CI:0.60~0.99)是NAFLD的保护因素;职业为内勤服务人员(HR=1.84,95%CI:1.46~2.31)、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2 000~元:HR=1.32,95%CI:1.04~1.66;≥5 000元:HR=1.72,95%CI:1.11~2.66)、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HR=1.35,95%CI:1.03~1.76)、超重(HR=2.31,95%CI:2.08~2.55)、肥胖(HR=3.95,95%CI:3.42~4.56)、空腹血糖受损(HR=1.31,95%CI:1.17~1.47)、糖尿病(HR=1.53,95%CI:1.30~1.80)、TC升高(HR=1.37,95%CI:1.24~1.52)、TG升高(HR=1.79,95%CI:1.62~1.98)、HDL-C降低(HR=1.29,95%CI:1.14~1.45)、ALT升高(HR=1.13,95%CI:1.01~1.26)和高脂饮食(HR=1.24,95%CI:1.11~1.40)是NAFLD的危险因素,TC、TG、HDL-C、ALT、FPG与NAFLD发病呈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饮茶、体育锻炼、BMI、FPG、血脂、ALT、HBV、饮食与NAFLD发病有关。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Cox回归分析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钟基因在酒精脂肪大鼠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利拉鲁肽的影响。方法构建SD大鼠(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酒精脂肪模型,分为对照组、脂肪模型组、利拉鲁肽干预组;于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4周进行取样,每次取样按各时点(0、12、24 h)分成3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变化;检测肝脏组织甘油三酯含量;检测各组时钟昼夜调节因子(Clock)、隐花色素抑制因子(Cry1)、Fas的相对表达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相对表达。多组资料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高脂饮食2周后大鼠肝细胞中出现大量脂滴,利拉鲁肽可减少脂滴;模型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利拉鲁肽干预后可使其含量下降;模型组肝脏Clock基因表达最高为第2周12 h,为3.094 7±0.484 8,经干预后下降至1.578 6±0.368 8(F=28.385,P<0.05),Cry1基因在第2周24 h表达最高,为5.508 4±0.851 8,而干预后进一步升高,达20.775 7±1.939 1(F=215.516,P<0.05),Fas表达第2周24 h在3.288 1±0.299 4,干预组有所下降,为1.501 9±0.281 2(F=77.128,P<0.05)。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肝脏中Clock和Cry1显著升高,增大Clock和Cry1以及Fas节律变化振幅范围,利拉鲁肽可抑制该变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肝脏Wnt/β-catenin蛋白高表达,可被利拉鲁肽抑制。结论利拉鲁肽或可通过调控生物钟基因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抑制酒精脂肪进展。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生物钟基因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酒精脂肪(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类慢性的、与肥胖相关的肝脏疾病,目前已成为儿童中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NAFLD同样被视为儿童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并且与儿童肥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甚至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应对儿童NAFLD的预防及诊治给予足够重视。有研究显示,在NAFLD的发病过程中果糖代谢异常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对生理及病理状态下果糖在肝脏中代谢的异同进行比较和深入的总结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NAFLD的发病机制。同时试图阐明NAFLD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需要克服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利于深入了解NAFLD的发病机制,做到早期诊断NAFLD的同时发展新的干预手段和治疗靶点,努力降低儿童NAFLD的发病率并改善其预后,从而提高更多肥胖及NAFLD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儿童 果糖 非酒精性脂肪肝 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酒精脂肪大鼠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6只Sprague-Dawley大鼠(120~160 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n = 8)、模型组(n = 10)和治疗组(n = 8)。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及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饲养。第12周,处死模型组2只大鼠,确认造模成功。随后治疗组大鼠给予150 mg·kg-1·d-1小檗碱灌胃4周,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等渗盐水灌胃。第16周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绒毛变化;苏丹黑B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肠上皮occludin蛋白表达;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量大鼠粪便中大肠杆菌、拟杆菌及普拉梭菌的数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内毒素(0.288±0.045)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1.07±0.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192±0.049,0.94±0.07)(P < 0.05),小檗碱干预可显著降低内毒素(0.213±0.025)和TNF-α水平(0.93±0.07)(P < 0.05)。模型组大鼠肠黏膜上皮occludin蛋白表达(0.05±0.012)明显低于对照组(0.166±0.014),小檗碱对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有促进作用(0.055±0.0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与模型组(7.29±0.47)相比,对照组(9.49±0.59)拟杆菌数量降低,治疗组拟杆菌的数量增加(9.77±0.87);与对照组(5.42±0.63,9.49±0.59)相比,模型组大肠杆菌(6.92±0.77)、普拉梭菌(8.70±0.62)数量增加,小檗碱干预减少了大肠杆菌(6.34±0.71)、普拉梭菌(9.77±0.87)的数量(P < 0.05)。结论小檗碱有效地保护了酒精脂肪大鼠的肠屏障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

  • 标签: 小檗碱 脂肪肝,非酒精性 内毒素血症 粪便菌群
  • 简介:摘要儿童酒精脂肪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经成为危害儿童发育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但其发病机制与进展特征仍未明确。构建NAFLD特异的研究模型有助于探明及揭示相关通路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现有的儿童NAFLD研究模型主要借鉴成人模型包括饮食诱导的动物模型和体外肝细胞培养模型。近年来通过干细胞群培养的类器官拥有对应器官类似的空间组织并能够重现对应器官的部分功能,可用于模拟肝脏炎症、纤维化过程。该文将介绍这些模型方法,重点讨论类器官模型的构建及运用,展望未来儿童NAFLD模型的选择与应用前景。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儿童 研究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肥胖人群的腰围轨迹与新发酒精脂肪(NAFLD)的相关。方法以开滦研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观察对象组成研究队列,依据观察对象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健康体检的腰围数值,使用SAS Proc Traj程序确定4个不同的腰围轨迹组,分别为低、中、中高、高稳定组,随访各组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年健康体检时NAFLD的发病情况,比较各组NAFLD的累积发病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腰围轨迹与新发NAFLD的相关。结果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共12 477例,其中男性8 181例,女性4 296例。腰围低、中、中高、高稳定组分别为1 026例(8.2%)、5 183例(41.5%)、5 481例(44.0%)、787例(6.3%),随访期间共发生NAFLD 4 123例。NAFLD的累积发病率随着腰围轨迹的升高而增加(分别为21%、43%、5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围中、中高、高稳定组NAFLD发病风险分别为腰围低稳定组的2.411(95%CI:2.021~2.877)、4.050(95%CI:3.402~4.820)、5.489(95%CI:4.506~6.686)倍(P<0.01);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等多种混杂因素后,腰围中、中高、高稳定组NAFLD发病风险仍为腰围低稳定组的2.150(95%CI:1.789~2.582)、3.176(95%CI:2.623~3.846)、3.732(95%CI:2.987~4.662)倍。结论非肥胖人群发生NAFLD的风险随着腰围轨迹的升高而增加,高水平的腰围轨迹是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腰围轨迹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脂肪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肝细胞脂肪过多蓄积为特征,其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可引起全身多脏器的功能障碍。活检是诊断脂肪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但因有创和潜在风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随着影像新技术的发展,为无创定量肝脏脂肪含量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本文将对无创影像学技术对肝脏脂肪定量动态评价的各种检查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同仁更方便快捷了解脂肪的常规定量影像学评价。

  • 标签: 脂肪肝 超声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酒精脂肪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导致严重的肝病和肝硬化。目前,控制NAFLD的最佳治疗方法仍是基于运动和均衡饮食的生活方式干预。地中海饮食(MD)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多酚、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脂等作用,可通过这些作用来改善NAFLD。本文就MD的定义、生物机制,以及成年人和儿童患者MD的临床研究等方面的现状和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地中海饮食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成人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频率使用中药对酒精脂肪患者进行结肠水疗的效果。方法2018年4~12月对佛山市中医院123例酒精脂肪(NAFLD)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中药(紫苏子、净山楂、芥子)进行结肠水疗。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每日组、隔日组、每周组,各41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肝功能评分、彩超结果、相关生化指标含量和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每周组患者肝功能Child评分及肝脏瞬时弹性测定结果(CAPTM)值显著高于每日组、隔日组,隔日组肝功能Child评分及CAPTM值显著高于每日组,每周组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谷草转氨酶(AST)显著高于每日组、隔日组,每周组谷丙转氨酶(ALT)显著高于每日组;隔日组γ-GT、AST、ALT显著高于每日组,每周组患者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每日组、隔日组,每周组血清总胆固醇(TC)显著高于每日组,隔日组患者TG显著高于每日组;每日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隔日组、每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每日组使用中药配方对酒精肝硬化患者进行结肠水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状态。

  • 标签: 中药 结肠水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恒定自然杀伤T(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iNKT)2细胞改善酒精脂肪(NAFL)脂质沉积的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C57BL/6J小鼠建立NAFL模型。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小鼠外周血中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以苏木精-伊红(HE)进行常规肝病理染色。iNKT频率及iNKT1、iNKT2亚群频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核因子-κB(NF-κB)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小鼠体重增加,总胆固醇、HDL-C、LDL-C、ALT水平升高,肝脏脂质沉积增加,肝脏SREBP-1c、PPAR-α蛋白表达升高,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或P<0.01)。腹腔注射α-半乳糖基神经酰胺(α-GalCer)后,NAFL小鼠总胆固醇、HDL-C、LDL-C水平降低,脂质沉积减少,肝脏SREBP-1c下调,PPAR-α表达上调,肝脏iNKT2亚群比例增加(P<0.05或P<0.01)。结论iNKT2细胞改善NAFL脂质沉积与下调组织SREBP-1c和上调PPAR-α有关。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恒定自然杀伤T2 α-半乳糖基神经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冠心病患者中非酒精脂肪(NAFLD)与Gensini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超重或肥胖患者共367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入院时的危险程度GRACE(the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评分及冠脉造影的Gensini评分,记录NAFLD超声和CT的评估结果。结果NAFLD组的UA和TG水平显著高于NAFLD组,而HDL-C则显著低于NAFLD组(P<0.001);NAFLD组的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NAFLD组(t=6.504,P<0.001),重度NAFLD患者的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组(P<0.05);肥胖冠心病患者合并NAFLD(OR:1.64,95%CI:1.17-1.95,P=0.002)是高Gensini评分的风险因素。结论肥胖冠心病患者中非酒精脂肪的严重程度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酒精脂肪是冠脉严重病变的独立风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肝 Gensini评分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但供体的缺乏,限制了肝移植的发展。随着脂肪等边缘使用的增加,如何使边缘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脂肪作为供体使用,虽可缓解受者需求与供者器官短缺之间的矛盾,但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在脂肪作为供体的肝移植手术中,应尽可能地应用脂肪样变性程度在中度及以下的供,这样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并且对于受者恢复也很有利;与此同时术后脂质指标的监测也显得尤为重要,必要时可加用药物干预,从而提高移植物功能。

  • 标签: 脂肪肝 肝移植 并发症 边缘供肝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磁共振成像脂肪定量技术测量上腹部(L2、L3水平)脂肪体积,探讨其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材料与方法纳入56例酒精脂肪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计算BMI及行上腹部MRI检查。利用MRI脂肪定量技术测量L2、L3椎体水平腹腔内脏脂肪及皮下脂肪的体积,并分析其与BMI的相关。结果56例患者的BMI为(26.90±3.18) kg/m2。L2椎体水平腹腔内脏及皮下脂肪体积分别为(556.0±165.6) cm3和(448.9±166.7) cm3;L3椎体水平分别为(513.6±163.6) cm3和(517.6±173.5) cm3。20~40岁组和>40岁组在L2、L3椎体水平的腹腔内脏脂肪及皮下脂肪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28 kg/cm2组的L2、L3椎体水平的腹腔内脏及皮下脂肪体积均高于BMI<24 kg/cm2组(P<0.01);在L2、L3椎体水平腹腔内脏脂肪体积方面,BMI越大,腹腔内脏脂肪体积越高。腹腔内脏脂肪体积与皮下脂肪体积正相关(r=0.347~0.410;P<0.01)。BMI与L2、L3椎体水平腹腔内脏及皮下脂肪体积皆增大,呈中等偏强正相关(r=0.568~0.706;P<0.01)。结论磁共振成像脂肪定量技术测量的上腹部(L2、L3椎体水平)脂肪体积与BMI具有正相关。

  • 标签: 脂肪组织 体积 定量 磁共振成像 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单纯脂肪(NAFL)与酒精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血清脂质成分的变化轮廓,试筛选NASH的潜在血清标志物。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合并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并已进行活检的患者共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活检(SAF评分)结果分为NAFL组(22例)及NASH组(18例),对比2组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血清脂质组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筛选T2DM发生NASH的潜在血清标志物。结果NASH组硬度、NASH评分、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GGT)、空腹血糖、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NAFL组(t=-2.76~-2.06,均P<0.05)。磷脂酰胆碱(PC)(35∶4)、PC(36∶1)[PC(18∶1/18∶0)]、PC(38∶3)、PC(44∶5)、磷脂酰乙醇胺(PE)(36∶2)、PE(34∶1)[PE-NMe2(18∶1/16∶0)]、PE(34∶1)[PE(20∶1/14∶0)]、磷脂酰丝氨酸(33∶0)、甘油三酯(TG)(54∶2)、鞘磷脂(sphingomyelin)(37∶1)、SM(39∶1)、SM(40∶1)、葡萄糖神经酰胺(40∶2)在NASH组均高于NAFL组(t=-2.930~-1.380,均P<0.05);PC(38∶5)、PC(38∶6)、TG(52∶4)、TG(54∶4)、TG(54∶5)、TG(57∶6)、TG(58∶4)、TG(60∶6)水平在NASH组降低(t=1.982~2.431,均P<0.05);PC(36∶1)[PC(19∶1/17∶0)]、PE(38∶1)、PE(39∶1)、TG(52∶1)、棕榈酰基苯丙氨酸水平在NASH组明显高于NAF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9~-2.837,P<0.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C(36∶1)及PE(38∶1)升高是T2DM合并NAFLD患者进展为NASH的危险因素[OR(95%CI):1.213(1.076~1.301)、1.119(1.015~1.24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36∶1)及PE(38∶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85,灵敏度均为94.4%,特异性均为72.7%,均高于谷丙转氨酶、AST及GG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9、0.734、0.741;灵敏度分别为:72.2%、77.8%、77.8%;特异性分别为:68.2%、63.6%、68.2%)。结论T2DM患者中,与合并NAFL相比,NASH时出现变化的血清脂质主要是甘油磷脂、鞘脂和TG。在T2DM脂肪患者中,PC(36∶1)、PE(38∶1)可能成为诊断NASH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 标签: 糖尿病,2型 脂肪肝 脂质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北京市体检中心职业人群队列,探讨影响酒精脂肪(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D)的相关因素,为NAFLD的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2009年1—12月在北京市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职业人群队列为基础,收集其体检指标,建立随访时间为3年的回顾生存队列。按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思想,采用不放回随机抽样方法对每一个病例随机匹配相同性别、相同年龄且体检时间在相同月份的对照,采用匹配之后的数据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建模。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相关指标对NAFLD的诊断价值。结果采用1:1对病例和对照人群进行匹配,共纳入1 194名研究对象,其中男684名(57.3%,684/1 194);女510名(42.7%,510/1 194)。年龄(50.8±11.6)岁,年龄范围24.0~88.0岁。NAFLD患者共597例,其中男342例,女255例。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尿酸、尿素氮在男性模型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体质量指数(OR=1.242,95%CI 1.143~1.349,P<0.001)、血红蛋白(OR=1.034,95%CI 1.015~1.053,P<0.001)、血小板计数(OR=1.005,95%CI 1.002~1.009,P=0.005)、尿酸(OR=1.004,95%CI 1.001~1.006,P=0.004)均为影响男性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377,95%CI 0.184~0.775,P=0.008)、尿素氮(OR=0.807,95%CI 0.693~0.938,P=0.005)均为影响男性患者发生NAFLD的保护因素。体质量指数(OR=1.552,95%CI 1.366~1.762,P<0.001)、甘油三酯(OR=2.606,95%CI 1.616~4.204,P<0.001)、血糖(OR=2.199,95%CI 1.332~3.631,P=0.002)、尿酸(OR=1.005,95%CI 1.001~1.010,P=0.024)在女性模型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为影响女性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性别、年龄的NAFLD发病率存在差异,体质量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尿酸、尿素氮、甘油三酯、血糖等指标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