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趋化因子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宣肺解毒方药的干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ICR小鼠分为对照组(N组)、流感病毒感染模型组(M组)、盐酸奥司他韦对照组(C组)及宣肺解毒方药大、中、小剂量组(SH、SM、SL组),每组10只。应用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0.05 mL)滴鼻制备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N组给予0.05 mL生理盐水滴鼻作为对照。SH、SM、SL组在滴鼻感染2 h后应用宣肺解毒方药灌胃,分别为临床治疗剂量的2倍量、等量和1/2量(约为3.8、1.9、1.0 g·mL-1·d-1),连用4 d;C组灌胃盐酸奥司他韦2.5 g·mL-1·d-1;N组和M组灌胃蒸馏水(每日1次、每次0.2 mL)作为对照。于实验第5天取小鼠全肺,计算肺指数,并进行病理切片观察;提取肺组织总RNA,与小鼠全基因芯片杂交,对检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趋化因子通路的相关靶基因。扫描杂交芯片,计算芯片探针信号在各给药组与M组的表达强度比值,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其中P<0.05且log2比值>1为上调基因,P<0.05且log2比值<-1为下调基因。结果与N组比较,M组小鼠肺指数明显升高,且肺组织出现病理学改变,提示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制备成功。与M组比较,C组、SH组、SM组、SL组肺指数均明显降低(0.96±0.14、1.45±0.22、1.14±0.18、1.22±0.21比1.72±0.15,均P<0.05),且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范围及程度均减轻;但各给药组间无明显差异。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N组与M组、SH组与M组、SM组与M组、SL组与M组各组间差异表达基因数量较多。代谢途径富集分析筛选出上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与N组比较,M组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有趋化因子C-C亚族配体(CCL-3、CCL-5)和趋化因子C-X-C亚族配体(CXCL-9、CXCL-10),log2(M组/N组)分别为6.64、3.51、5.40、6.64;与M组比较,盐酸奥司他韦和宣肺解毒方药各组差异表达基因CCL-3、CCL-5、CXCL-9、CXCL-10均下调,log2(C组/M组)分别为-3.96、-2.26、-3.12、-2.40,log2(SH组/M组)分别为-5.57、-2.37、-1.57、-1.01,log2(SM组/M组)分别为-4.35、-1.47、-1.26、-1.74,log2(SL组/M组)分别为-2.86、-1.86、-1.23、-1.39。结论宣肺解毒方药可通过下调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缓解小鼠的肺部炎症损伤。

  • 标签: 流感 疏风宣肺解毒方 趋化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宣肺解毒方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炎性细胞因子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ICR小鼠分为正常组(N组)、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组(M组)、奥司他韦对照组(C组)及宣肺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SH、SM、SL组),每组10只。通过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0.05 mL)滴鼻建立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N组以0.05 mL生理盐水滴鼻。SH、SM、SL组于滴鼻感染后2 h灌胃宣肺解毒方,含药浓度分别为临床用药的2倍量、等量、1/2量(约为3.8、1.9、1.0 kg/L),每日1次,每次0.2 mL,连用4 d;C组灌服奥司他韦2.5 kg/L;N组和M组灌服蒸馏水。第5天取小鼠全肺,提取肺组织总RNA,与小鼠全基因芯片杂交并检测,筛选参与炎症相关通路中的靶基因。扫描杂交芯片,计算芯片探针信号在各组与M组的强度表达比值,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其中P<0.05且log2比值>1为上调基因,P<0.05且log2比值<-1为下调基因。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IL-1、IL-8)、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1)的mRNA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M组差异基因表达IL-1、IL-8、ICAM-1明显上调(log2N组/M组分别为2.62、2.07、1.41,均P<0.05)。与M组相比,SH、SM、SL、C组差异基因表达IL-1、IL-8、ICAM-1均明显下调(log2SH组/M组分别为-1.91、-1.85、-0.88,log2SM组/M组分别为-3.10、-1.74、-1.84,log2SL组/M组分别为-1.89、-1.39、-0.53,log2C组/M组分别为-2.46、-1.52、-1.44,均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M组IL-1、IL-8、ICAM-1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N组显著升高〔IL-1(2-ΔΔCT):4.63±0.24比1.01±0.13,IL-8(2-ΔΔCT):6.28±0.13比1.02±0.09,ICAM-1(2-ΔΔCT):2.90±0.18比1.02±0.12,均P<0.05〕。SH、SM、SL和C组IL-1、IL-8、ICAM-1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M组组显著降低〔IL-1(2-ΔΔCT):2.12±0.32、1.71±0.07、2.05±0.16、1.66±0.13比4.63±0.24,IL-8(2-ΔΔCT):3.89±0.13、2.08±0.19、2.98±0.20、2.02±0.12比6.28±0.13,ICAM-1(2-ΔΔCT):1.72±0.93、1.34±0.14、1.53±0.25、1.17±0.12比2.90±0.18,均P<0.05〕,但SH、SM、SL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宣肺解毒方通过下调IL-1、IL-8、ICAM-1炎性细胞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的炎症损伤。

  • 标签: 疏风宣肺解毒方 流感 炎症 基因表达谱芯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宣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宣肺止咳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炎性因子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24);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咳嗽(1.23±0.56)分、咳痰(0.66±0.27)分、鼻塞(0.64±0.30)分、气急(0.55±0.18)分、咽痒(0.70±0.2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73±0.85)分、(1.18±0.52)分、(1.18±0.45)分、(1.02±0.47)分、(1.38±0.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63、5.820、6.547、6.124、7.104,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IL-4)、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5.26±1.68)ng/L、(8.35±1.00)ng/L、(2.08±0.21)mg/L、(0.75±0.22)ng/L,均低于对照组的(8.73±1.77)ng/L、(12.30±1.24)ng/L、(4.33±0.38)mg/L、(1.75±0.3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24、16.260、33.983、16.192,均P<0.05),观察组IL-10为(29.94±8.88)ng/L,高于对照组的(22.66±8.37)ng/L(t=3.912,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宣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有助于临床症状和炎症程度的改善。

  • 标签: 哮喘 咳嗽 医学,中国传统 中草药 疏风宣肺止咳汤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解毒生肌汤雾化熏洗与麻仁软胶囊联用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1月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11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5例。2组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照组于术后给予麻仁软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解毒生肌汤雾化熏洗。2组均连续治疗14 d。采用VAS量表评价肛门疼痛程度,观察肛门水肿情况并进行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水平;观察并记录术后14 d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7%(51/55)、对照组为74.6%(41/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3,P<0.01)。研究组VAS评分、肛门水肿评分术后7 d(t值分别为9.144、8.541)、14 d(t值分别为13.720、12.819)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VEGF、bFGF、PDGF水平术后7 d(t值分别为7.491、2.972、5.170)、14 d(t值分别为6.117、3.031、4.599)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4/55),对照组为3.6%(2/5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5,P=0.401)。结论解毒生肌汤雾化熏洗联合麻仁软胶囊可明显改善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痔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水肿 疼痛 熏洗疗法 解毒生肌汤 麻仁软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凉血消汤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5年3月-2019年6月本院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维A胶囊,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凉血消汤。2组均治疗2个月,随访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IL-8、IL-6、TNF-α水平,采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HATs)、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HDACs)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5%(33/40)、对照组为62.5%(2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2,P=0.045)。治疗后,研究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t=7.921,P<0.01);血清IL-8、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2.749、13.933、10.856,P值均<0.01);HATs[(35.03±3.79)g/L比(29.26±2.41)g/L,t=8.125]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HDACs[(31.00±2.71)g/L比(37.55±3.08)g/L,t=10.098]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维A胶囊联合凉血消汤可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效阻止疾病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乙酰化内稳态平衡有关。

  • 标签: 银屑病 凉血消风汤 阿维A胶囊 治疗,临床研究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蒙药嘎日迪十三味丸中诃子-珍珠干预脑卒中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及作用通路,为理解其"解毒"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中药分子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在线分析工具(BATMAN-TCM)预测诃子-珍珠成分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脑卒中相关靶点。将2个平台的重叠靶点导入Metascape软件,进行GO生物过程分析、KEGG通路分析。应用LEDOKE进行关键分子及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共收集诃子-珍珠活性成分22个,预测得到与脑卒中相关靶点217个。其中1-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铜、鞣花酸、诃子鞣酸、科里拉京等为诃子-珍珠发挥"解毒"作用的关键物质,IL6、TNF、热休克蛋白90 AA1 (HSP90AA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CASP3、孕烷X受体(NR1I2)、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Na+/K+ATP酶A1亚基(ATP1A1)等靶点为其"解毒"关键靶点。这些靶点显著富集在有机环状化合物的细胞反应、体液水平调节、止血、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类固醇代谢过程、凝血等生物过程及氮代谢、IL-17信号通路等通路。分子对接从计算机模拟层面上验证了前期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诃子-珍珠干预脑卒中的过程与清除有害代谢产物、平息体内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与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病理过程的研究结论相符,也与蒙医理论对"邪毒"的阐释相符。

  • 标签: 诃子 珍珠 卒中 解毒 分子对接模拟
  • 简介:摘要1例46岁女性患者在子宫切除术后口服金刚藤胶囊2 g(4粒)、3次/d,康妇炎胶囊1.2 g(3粒)、2次/d治疗。服药23 d后患者出现胃肠不适,2 d后停用金刚藤胶囊和康妇炎胶囊。但胃肠不适逐渐加重,出现恶心、尿黄、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停药10 d后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36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85 U/L,碱性磷酸酶(ALP)145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67 U/L,总胆红素(TBil)67.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59.5 μmol/L。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和胆道梗阻后,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先后给予口服保肝药物、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黄疸继续加深,TBil和DBil峰值分别为189.7 μmol/L和159.4 μmol/L。给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3 d后,患者症状好转,黄疸明显消退;9 d后肝功能明显好转,ALT 29 U/L,AST 50 U/L,γ-GT 36 U/L,TBil 66.5 μmol/L,DBil 53.2 μmol/L。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中草药 菝葜属
  • 简介:目的:临床治疗不孕症患者期间,予以调气机法应用价值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1月起,拟定临床研究计划,并收集相关分析数据,直至2022年12月截止,共计纳入我院60例不孕症患者,参与分析,将研究数据以治疗方案进行分组,研究组予以调气机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每组30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据研究,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为(100.00%)比较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80.00%)更高。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30.00%)较少,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不孕症患者过程中,予以调气机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全面保障患者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不孕症;疏调气机法;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为提高临床救治率,多种新型治疗方法在临床得到认可。本研究就AOPP的中毒机制,经典药物胆碱酯酶复活药、抗胆碱能药的应用近况,其他类药物的新型应用如脂肪乳及血液净化治疗、中西医联合疗法作一综述,全面阐述这些药物及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取得的疗效。

  • 标签: 中毒 有机磷化合物 胆碱酯酶再激活剂 脂肪乳剂,静脉注射用 血液灌注 血浆置换
  • 简介:摘要虚、瘀、毒是晚期肿瘤患者的主要病机,且常伴随出现。益气活血解毒法为针对上述病机进行治疗的基本大法。不同的晚期肿瘤患者或同一晚期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其病机侧重不尽相同,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益气活血解毒法进行个体化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 标签: 益气活血解毒 晚期肿瘤 个体化治疗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1例32岁男性乳腺增生患者自行口服乳癖舒片(5片、3次/d)约2年,因治疗效果不佳,医嘱加用小金胶囊7粒口服、2次/d。单用乳癖舒片期间患者肝功能正常。2药并用50 d后,患者出现尿黄、皮肤黄染伴瘙痒。12 d后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 068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62 U/L,总胆红素(TBil)106.9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84.6 μmol/L及碱性磷酸酶(ALP)175 U/L。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重度),考虑与小金胶囊有关。停用上述两种药物,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和注射用腺苷蛋氨酸保肝治疗。12 d后实验室检查示ALT 163 U/L,AST 52 U/L,ALP 142 U/L,TBil 36.1 μmol/L,DBil 21.7 μmol/L。此后患者再次自行服用上述药物,20 d后上述症状与肝功能异常复现。停用小金胶囊,予抗炎保肝治疗,23 d后,肝功能检测结果示ALT 25 U/L,AST 19 U/L,ALP 76 U/L,TBil 14.3 μmol/L,DBil 3.6 μmol/L。

  • 标签: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小金胶囊
  • 简介:摘要1例63岁男性患者因尿急、尿痛,自行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1次/d)和前列欣胶囊(2 g、3次/d)。服药25 d后,出现皮肤瘙痒、深茶色尿、恶心、乏力、食欲下降,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26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63 U/L,总胆红素(TBil)155.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4.7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80.4 μmol/L,碱性磷酸酶(ALP)261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84 U/L。肝穿刺结果提示胆汁淤积型肝损伤。诊断: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可能与上述2药有关。停用上述2药,口服熊去氧胆酸250 mg、3次/d。停药42 d复查结果示ALT 368 U/L,AST 179 U/L,TBil 504.9 μmol/L,DBil 382.8 μmol/L,IBil 122.1 μmol/L,ALP 201 U/L,γ-GT 58 U/L。停药91d:ALT 78 U/L,AST 62 U/L,TBil 138.1 μmol/L,DBil 118.2 μmol/L,IBil 20.2 μmol/L,ALP 140 U/L,γ-GT 31 U/L。停药135 d肝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坦索罗辛 前列欣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毒理脉汤治疗热毒炽盛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松江分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符合热毒炽盛型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解毒理脉汤组。两组患者均按照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解毒理脉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解毒理脉汤口服治疗,每日1剂,治疗14 d。记录两组患者入组28 d存活情况,治疗前及治疗7 d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凝血功能指标、感染指标、炎性因子以及器官功能指标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预后。结果观察期间共收治259例感染或临床诊断感染患者,排除不符合Sepsis-3诊断标准、年龄>80岁或<18岁、恶性肿瘤多处转移、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24 h、急性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及资料不全者,最终共纳入100例患者,常规治疗组和解毒理脉汤组各50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感染指标、炎性因子、器官功能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解毒理脉汤组患者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炎性因子均明显改善〔D-二聚体(mg/L):2.2(1.8,8.5)比4.0(1.5,8.7),纤维蛋白原(Fib,g/L):3.7(3.4,4.3)比4.2(3.7,4.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mg/L):7.2(5.4,10.2)比13.2(9.2,15.2),降钙素原(PCT,μg/L):0.4(0.2,2.9)比0.5(0.2,0.9),C-反应蛋白(CRP,mg/L):50.1(9.5,116.0)比75.1(23.5,115.2),白细胞介素-6(IL-6,ng/L):31.6(21.6,81.0)比44.1(14.0,71.3),均P<0.05〕,且B型脑钠肽(BNP)和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明显降低〔BNP(ng/L):261.1(87.5,360.3)比347.3(128.8,439.4),KIM-1(μg/L):0.86(0.01,1.40)比1.24(1.05,1.57),均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解毒理脉汤组治疗后出现新的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比例更低(30.0%比50.0%,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解毒理脉汤组28 d病死率较常规治疗组更低(18.0%比24.0%)。结论在指南方案的指导下联合中药解毒理脉汤治疗热毒炽盛型脓毒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减轻心脏和肾脏损伤,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治疗后出现新的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

  • 标签: 脓毒症 热毒炽盛型 解毒理脉汤 炎性因子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1例41岁女性患者因乳腺增生口服乳癖消胶囊1.6 g(5粒)、3次/d。约30 d后,患者出现恶心、尿黄和皮肤、巩膜黄染。继续服药约20 d,症状加重,自行停用乳癖消胶囊。停药10 d后,症状无改善。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1 23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78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74 U/L,碱性磷酸酶(ALP)156 U/L,总胆红素(TBil)78.7 μmol/L,总胆汁酸(TBA)45.4 μmol/L。经实验室与辅助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肝损伤,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考虑与乳癖消胶囊有关。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苷、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及双环醇等治疗。患者恶心、尿黄、黄疸症状逐渐消退。治疗35 d后复查:ALT 39 U/L,AST 43 U/L,γ-GT 57 U/L,ALP 85 U/L,TBil 17.3 μmol/L,TBA 14.3 μmol/L。

  • 标签: 中草药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乳癖消胶囊
  • 简介:摘要1例31岁女性患者因月经期双侧腰部持续性钝痛,自行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0.3 g,3 h后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纳差等,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酐173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33.0 ml/(min·1.73 m2),血尿素10.7 mmol/L,血尿酸428 μmol/L。考虑为布洛芬相关急性肾损伤。予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1次/d和对症治疗。14 d后复查,血清肌酐89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84.1ml/(min·1.73 m2),血尿素8.0 mmol/L;21 d后,血清肌酐78 μmol/L,血尿素3.9 mmol/L,血尿酸313 μmol/L。

  • 标签: 消炎药,非甾体 布洛芬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1例48岁女性患者因记忆力下降口服复方苁蓉益智胶囊1.2 g(4粒),3次/d。约20 d后,患者出现恶心,纳差,尿黄和皮肤、巩膜黄染。停用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停药7 d后,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1 349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27 U/L,碱性磷酸酶(ALP)156 U/L,总胆红素(TBil)213.7 μmol/L,考虑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致肝损伤。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患者食欲逐渐改善,黄疸逐渐消退。治疗36 d后复查:ALT 26 U/L,AST 30U/L,ALP 86U/L,TBil 27.2 μmol/L。考虑患者的肝损伤与复方苁蓉益智胶囊中的制何首乌有关。

  • 标签: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何首乌属 植物,药用
  • 简介:摘要1例56岁男性患者因皮肤瘙痒、皮疹,自购湿毒清胶囊1.5 g、3次/d口服。7 d后患者出现尿黄、腹胀及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1 871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 502 U/L,碱性磷酸酶(ALP)222 U/L,总胆红素(TBil)260.6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87.7 μmol/L。经肝炎病毒学检测、自身抗体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肝内外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湿毒清胶囊导致的肝损伤。停用该药,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和舒肝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8 d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ALT 56 U/L,AST 65 U/L,TBil 68.9 μmol/L,DBil 51.5 μmol/L。考虑肝损伤的发生与湿毒清胶囊中的白鲜皮成分有关。

  • 标签: 化学性和药物性肝损伤 中草药 白鲜属 湿毒清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芪莲花解毒丸联合中药膏敷贴治疗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佳木斯市中医院收治的126例肺炎患者为治疗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作为分组依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男31例、女32例,年龄(48.39±10.18)岁,以中药膏敷贴治疗;观察组男36例、女27例,年龄(46.96±10.22)岁,以芪莲花解毒丸联合中药膏敷贴治疗。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治疗安全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6%(58/63),高于对照组77.78%(4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0,P=0.025)。治疗后观察组发热、咳嗽、酸痛、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分别为(2.09±0.56)d、(3.27±0.90)d、(4.18±0.90)d、(5.38±1.16)d,均短于对照组的(2.86±0.79)d、(4.15±0.94)d、(5.47±0.98)d、(6.29±1.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别为(12.41±3.02)mg/L、(39.32±4.94)ng/L、(53.99±5.87)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5.42±4.10)mg/L、(43.76±5.31)ng/L、(58.45±6.8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分别为(53.98±5.83)%、(54.87±5.61)%、(1.94±0.35),均高于对照组的(48.76±5.47)%、(50.19±5.35)%、(1.67±0.32),而CD8+为(28.15±3.04)%,低于对照组(30.87±3.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肺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1,P=0.571)。结论芪莲花解毒丸联合中药膏敷贴治疗肺炎的疗效显著,抑制机体炎症因子表达,改善患者免疫力,不良反应较轻。

  • 标签: 肺炎 中药膏敷贴 芪莲花解毒丸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78例18岁以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抽签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男12例,女27例,年龄(35.02±4.42)岁;观察组男10例,女29例,年龄(34.53±4.89)岁。常规治疗时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观察组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取得的治疗效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糖皮质激素日用量、免疫指标水平、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颗粒蛋白前体(PGRN)、生长停滞基因6(Gas6)水平,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7%(37/39)比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3,P=0.012);观察组治疗后SLEDAI评分及糖皮质激素日用量分别为(3.14±1.62)分、(18.02±2.35)m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1±2.32)分、(25.25±2.59)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68、12.911,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水平分别为(2.10±0.41)g/L、(14.26±2.08)g/L、(1.41±0.22)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8±0.58)g/L、(17.18±2.10)g/L、(1.93±0.31)g/L,C3、C4水平分别为(0.69±0.18)g/L、(0.28±0.10)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0±0.17)g/L、(0.19±0.0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37、6.169、8.543、2.270、4.60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β2-MG、PGRN水平分别为(3.15±0.48)mg/L、(23.05±5.18)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2±1.25)mg/L、(30.02±7.18)ng/L,观察组Gas6水平为(43.25±5.2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15±4.6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21、4.916、8.115,均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3/39)、10.26%(4/3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P=0.692);两组复发率分别为5.13%(2/39)、25.64%(10/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3,P=0.012)。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能改善其免疫功能,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降低血清β2-MG、PGRN水平,提升Gas6水平,使得疾病活动度得以下降,复发率下降,且不良反应未见增加,证实了以上药物联合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芍总苷胶囊 他克莫司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