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阿替普酶初始溶栓治疗老年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ASPE)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Medline、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收集阿替普酶溶栓对比单纯治疗ASPE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2月,2名评价者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21个,总样本量1 60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相比,溶栓有更好的治疗效果(OR=5.87,95%CI:3.82~9.01,P<0.000 01),患者肺栓塞复发率(OR=0.36,95%CI:0.16~0.80,P=0.01)和死亡率(OR=0.46,95%CI:0.24~0.86,P=0.02)更低,但会增加出血概率(OR=1.65,95%CI:1.21~2.24,P=0.001),颅内出血发生率2种疗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7,95%CI:0.21~2.77,P=0.69)。亚组分析还显示欧美人群接受阿替普酶治疗后复发率更低(OR=0.34,95%CI:0.14~0.83,P=0.02),亚裔患者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亚欧患者在死亡率、致命性出血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替普酶初始溶栓治疗可降低老年ASPE患者死亡率和复发率,尽管溶栓治疗会增加出血风险,但中远期的疗效仍优于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 溶栓治疗 抗凝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免疫接种是在当前COVID-19疫情严重时期,解决疫苗短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提高疫苗效力的特殊手段之一。本文以世界卫生组织授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为主,就目前采用灭活疫苗初次免疫+重组蛋白疫苗/载体疫苗/mRNA疫苗加强免疫、载体疫苗初次免疫+mRNA疫苗加强免疫,以及不同剂型的mRNA疫苗互为初次和加强免疫的5种新冠疫苗免疫接种方式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进行综述。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异源接种策略安全有效,接种者获得的免疫原性和有效性超出其中任何一种疫苗的同源接种,且在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方面也有一定的效力。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序贯免疫 免疫原性 效力 突变株
  • 作者: 许伟伟 李明 崔广清 王瑞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第05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上海 201620 现在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东台 22420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上海 201620,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东台 224200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引起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危及生命,而凝血功能紊乱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脓毒症时机体的凝血系统被激活,血液高,而机制又受到明显抑制,引起大量微血栓形成,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尽管国内外对脓毒症的治疗存在明显争议,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治疗在脓毒症中的意义,只有恰当的才会有效降低脓毒症DIC、脓毒性休克及高风险人群的病死率,最终有效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而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SIC)评分是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用于指导抗的评分系统,该评分是在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显性DIC评分系统及脓毒症3.0的基础上优化而来,包括血小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器官衰竭评分(SOFA)3项。SIC评分可以灵敏地监测到脓毒症相关的凝血功能障碍,建议SIC评分≥4分是启动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国际上推荐的药物有抗凝血酶(AT)、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肝素等,而国内推荐的药物只有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两种。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详细评估患者出血和血栓发生的可能性,同时需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在无明显禁忌证的情况下尽量采取从普通肝素过渡到低分子肝素的治疗策略。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 抗凝治疗 肝素
  • 简介:摘要肺栓塞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肺栓塞的治疗至关重要。传统的药在肺栓塞的治疗中起着很大作用,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直接口服药物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本文对肺栓塞直接口服药物做一系统综述,对新型药物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肺栓塞 抗凝 直接口服抗凝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局部枸橼酸与全身肝素在重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优劣和安全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12月发表的,有关CRRT中局部枸橼酸与全身肝素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语种为英文或中文。主要研究结果为病死率和滤器寿命;次要结果为出血、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HIT)、代谢性碱中毒和低钙血症等并发症。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用漏斗图分析各研究间病死率和并发症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1 22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CRRT时局部枸橼酸与全身肝素对重症患者病死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0.95,95%可信区间(95%CI)为0.83~1.09,P=0.47〕,但局部枸橼酸组滤器寿命较全身肝素组延长了15.37 h(95%CI为10.09~20.65,P<0.000 01)。局部枸橼酸组出血风险和HIT发生率均低于全身肝素组(出血:RR=0.29,95%CI为0.19~0.44,P<0.000 01;HIT:RR=0.35,95%CI为0.16~0.74,P=0.006),但局部枸橼酸可引起低钙血症(RR=4.67,95%CI为1.88~11.60,P=0.000 9)。两组代谢性碱中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6,95%CI为0.42~1.37,P=0.36)。漏斗图显示,纳入研究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局部枸橼酸可有效延长滤器寿命,减少出血风险,可作为重症患者CRRT治疗的优先选择。

  • 标签: 枸橼酸 肝素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抗凝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造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人类本世纪来面临的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全球范围内有4类疫苗已经获批上市或授权紧急使用—灭活疫苗、mRNA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随着COVID-19大流行的持续,已进行全程免疫人群的抗体水平逐渐降低,加强免疫是必要的措施,而免疫策略似乎是一种更好的疫苗接种策略。本文将对四类不同技术路线疫苗在免疫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序贯免疫 疫苗
  • 简介:摘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危重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血液透析治疗时,血液与体外循环管路、透析滤器接触后引发凝血系统的激活,常造成提前终止治疗和体外循环回路中血液的流失,所以选择适宜的方法是实现CRRT理想疗效的关键。然而,危重患者中,也是一种挑战,因为很大一部分患者由于创伤、感染、休克,已经存在严重的出血风险。但如果不,CRRT过滤器的性能会下降且管路的寿命将明显缩短。方法有许多,每一种都是一把双刃剑,选择时应评估患者的凝血情况、熟悉各种抗凝剂的特点和禁忌证,从而选择合理的抗凝剂,实施个体化策略。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抗凝治疗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冻周期移植、单纯卵裂期及单纯囊胚期胚胎移植对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及移植胚胎数与多胎妊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RIF患者共317例,分为四组:A组为卵裂期+囊胚期共2枚胚胎移植组,共50例;B组为卵裂期+囊胚期共3枚胚胎移植组,共61例;C组为卵裂期胚胎移植组,共124例;D组为囊胚期胚胎移植组,共82例。分析比较四组患者一般资料、促排卵结果和妊娠及分娩结局等。结果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原因、基础激素水平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的胚胎种植率(36.0%、31.1%、31.3%)显著高于C组(17.0%,P<0.001、P<0.001、P=0.026)。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及活产率在A组(62.0%、56.0%、52.0%)、B组(60.7%、49.2%、47.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明显高于C组(28.2%、20.2%、17.7%,P均<0.001)、D组(40.2%、31.7%、30.5%,A组与D组比,P=0.015、P=0.006、P=0.014;B组与D组比,P=0.016、P=0.034、P=0.037)。A组早期流产率(3.2%)较C组(25.7%,P=0.028)明显降低。B组多胎妊娠率(32.4%)比A组(16.1%)、C组(14.3%)、D组(21.2%)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早产率(34.5%)比A组(25.9%)、C组(13.0%)、D组(8.0%)高,但仅B组和D组间早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解冻周期移植法能够显著提高RIF患者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及活产率,尤其是移植2枚胚胎在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同时不增加多胎妊娠率。移植可成为RIF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生殖技术,辅助 胚胎移植 解冻周期 反复种植失败 序贯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评估不同孕期胎盘绒毛血流的价值。方法2019年1-6月于北京妇产医院早孕期建档的单胎妊娠孕妇中随机抽取50例,分别于早、中、晚孕期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时应用SMI技术监测胎盘终末绒毛血流,记录是否可显示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的胎盘绒毛血流,采集相应的动脉血流频谱并记录舒张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所处孕期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孕期间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血流频谱的测量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最终完成检查的孕妇为30例。SMI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为98.9%(89/90)。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无相关性(P>0.05),与所处孕期有相关性(rs=0.478,P<0.05)。各个孕期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绒毛血流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频谱的测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孕期测量率(33.3%/3.3%)低于中孕期测量率(70.0%/50.0%)和晚孕期测量率(56.6%/60.0%)。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55~0.92,P<0.05)。结论SMI技术可以显示各孕期胎盘绒毛动脉血流,并可进行血流频谱测量。孕期对于测量结果有影响,中-晚孕期的绒毛动脉血流频谱较早孕期更易测量。胎儿体位、胎盘位置均不影响绒毛血流测量。

  • 标签: 超微血流成像 胎盘绒毛血流 多普勒
  • 简介:摘要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高,老年人群血栓风险及出血风险均增加。本文结合2020年改善肾脏病预后全球组织(KDIGO)肾小球肾炎指南就老年NS人群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评估、治疗和预防的时机以及药物选择等方面进行讨论。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抗凝药
  • 简介:摘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一项持续的血液净化技术,血液经过体外循环时可导致血小板活化并激活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途径导致体外循环凝血发生,不仅导致CRRT治疗中断、治疗效率下降、血细胞消耗,而且导致血管通路并发症增加、医疗费用增加及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增加。因此,安全有效的策略在CRRT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故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成立了CRRT管理指南工作组。指南工作组通过对此领域文献的系统全面检索、数据分析及专业讨论,从CRRT评估与监测、局部枸橼酸CRRT、系统性CRRT及无抗凝剂CRRT 4个方面构建了CRRT的管理指南。该指南基于CRRT的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经验,有利于规范CRRT技术,减少CRRT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延长体外循环寿命。

  • 标签: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 血液凝固 抗凝药 指南 局部枸橼酸抗凝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心肺衰竭的支持技术,在儿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出血及血栓仍是目前ECMO运行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肝素是目前儿童ECMO运行中最主要的药物。临床常监测激活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Ⅹa活性来指导肝素用量,但肝素最佳用量和最合适的监测方法仍不明确。本文就儿童ECMO运行过程中及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抗凝 儿童 普通肝素 抗Ⅹa活性
  • 简介:摘要肺栓塞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第三致死原因。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亚段肺栓塞的检出率逐渐增加。但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潜在相关并发症和长期随访数据,亚段肺栓塞在临床意义和治疗益处方面仍有争议。本文就亚段肺栓塞的评估、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旨在为亚段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与指导,拓宽临床和影像科医师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知范围。

  • 标签: 肺栓塞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对于孤立性亚段肺栓塞存在2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这些是否为血栓,其次即使真实存在血栓,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是否需要治疗?文献报道,急诊约11%的SSPE为假阳性。最近对SSPE的诊断和治疗的文献综述结果显示,未进行治疗的SSPE患者复发率很低,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临床出现重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7%。

  • 标签: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心肺衰竭的支持技术,在儿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出血及血栓仍是目前ECMO运行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肝素是目前儿童ECMO运行中最主要的药物。临床常监测激活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Ⅹa活性来指导肝素用量,但肝素最佳用量和最合适的监测方法仍不明确。本文就儿童ECMO运行过程中及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抗凝 儿童 普通肝素 抗Ⅹa活性
  • 简介:摘要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心房颤动(房颤)治疗领域主要的进展之一是建立了对房颤患者脑卒中/栓塞与出血风险的评估体系。从筛选出高危人群转为找出不需要治疗的低危人群并根据患者脑卒中/栓塞与出血风险进行针对性地防治。预防房颤相关脑卒中的药物经历了阿司匹林、华法林,目前进入了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药时代。然而,对于高危人群治疗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期一组文章探讨了治疗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扰、医生做出决策的临床困境及解决办法,供临床医生借鉴参考。

  • 标签: 心房颤动 脑卒中 抗凝治疗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