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甲醚通过调节miR-380-3p表达影响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和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0 μg/mL的大黄甲醚处理前列腺癌DU145细胞,将其作为大黄甲醚组;以不做任何处理的正常培养的DU145细胞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DU145细胞的周期变化,MTT法检测DU145细胞的增殖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DU145细胞中miR-380-3p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软件RNAhybrid预测miR-380-3p的靶基因。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380-3p靶基因的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甲醚组DU145细胞在G0/G1期出现阻滞(P<0.01),DU145细胞增殖能力被明显抑制(P<0.05)。对照组和大黄甲醚组DU145细胞中的miR-380-3p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36±1.42和1.08±0.39,大黄甲醚可促进miR-380-3p的表达(t=4.96,P<0.01)。miR-380-3p的功能性靶基因可能是UHRF1。大黄甲醚组和对照组DU145细胞UHR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3±0.06和1.04±0.15,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甲醚组DU145细胞中UHRF1基因表达降低(t=4.55,P<0.01)。结论大黄甲醚能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效应,诱导DU145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这可能与其对miR-380-3p的调控密切相关。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大黄素甲醚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消炎颗粒中大黄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岛津ODS-3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 ℃。结果大黄在0.034 6~0.432 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制剂中大黄的平均回收率为94.02%,RSD为1.29%(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消炎颗粒中大黄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大黄素 消炎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中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黄对糖尿病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导致肾积水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C57BL/6J小鼠15只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小鼠+假手术(A组),糖尿病小鼠+UUO(B组),糖尿病小鼠+UUO+大黄(C组),每组5只。各组予以干预后,血清检测肌酐(Cr)、尿素氮(BUN)、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肾脏中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A组和C组Cr及BUN指标低于B组(10.811±2.136、8.506±1.424、16.902±0.575、14.834±0.912比19.366±1.614、17.762±1.290,t=7.146、10.770、3.216、4.145,P<0.05)。A组和C组SOD指标高于B组(185.322±5.128、158.130±7.963比128.696±9.610,t=11.624、5.274,P<0.05)。A组和C组MDA指标低于B组(10.388±0.713、15.676±1.408比22.648±1.538,t=16.254、7.502,P<0.05)。HE染色显示A组肾脏结构基本正常,B组肾脏结构明显损害,C组肾脏损伤程度减轻。A、B、C组凋亡指数分别为(9.220±0.829)%、(19.600±1.819)%、(15.520±0.973)%,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Caspase-3及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C组相比于B组Caspase-3及bax表达下降、bcl-2表达增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组和C组Caspase-3及bax指标低于B组(0.734±0.091、0.736±0.069、1.154±0.093、1.323±0.079比1.647±0.123、1.986±0.202,t=13.345、13.075、7.138、6.824,P<0.05),A组和C组bcl-2指标高于B组(1.766±0.234、1.282±0.138比0.736±0.097,t=9.086、7.234,P<0.05)。结论大黄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抗凋亡作用,改善糖尿病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导致的肾损伤。

  • 标签: 大黄素 糖尿病 单侧输尿管梗阻 氧化应激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在D-氨基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N)/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n=8),对照组、大黄组、D-GalN/LPS组、大黄+ D-GalN/LPS组和自噬抑制剂3-MA+大黄+ D-GalN/LPS组。经小鼠腹腔注射D-GalN (700 mg/kg)/LPS (10 μg/kg)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3-MA(15 mg/kg)和(或)大黄(20 mg/kg)腹腔注射于模型建立前30 min,6 h后在麻醉下处死小鼠并采集血、肝组织标本。采用比色定量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自噬蛋白LC3-Ⅱ、Beclin1的表达量,并分析实验动物生存率。定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NK-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方差不齐时采用Games-Howell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GalN/LPS组AST、ALT、TNF-α、IL-6水平和MPO活性[(2 476.80±263.14)U/L、(271.71±47.15)U/L、(537.92±89.35)pg/mL、(169.74±25.52)pg/mL、(1.37±0.22)U/mg]显著升高(P<0.05)。与D-GalN/LPS组相比,大黄+D-GalN/LPS组AST、ALT、TNF-α、IL-6水平和MPO活性[(1 248.01±380.70)U/L、(142.59±34.63)U/L、(288.91±67.21)pg/mL、(61.83±13.64)pg/mL、(0.80±0.21)U/mg]显著降低(P<0.05)。与D-GalN/LPS组相比,大黄+D-GalN/LPS组可明显减轻肝组织肝细胞的病理损伤,提高小鼠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D-GalN/LPS组肝组织LC3-Ⅱ、Beclin1表达下降;而与D-GalN/LPS组相比,大黄+ D-GalN/LPS组肝组织LC3-Ⅱ、Beclin1表达升高。联合自噬抑制剂3-MA后大黄的肝保护效应被逆转,AST、ALT、TNF-α、IL-6水平和MPO活性[(2 398.78±233.57)U/L、(242.79±43.46)U/L、(505.07±67.89)pg/mL、(151.46±14.11)pg/mL、(1.27±0.15)U/mg]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加重。结论大黄减轻D-GalN/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这可能与激活LC3-Ⅱ、Beclin1蛋白恢复自噬有关。

  • 标签: 大黄素 脂多糖 急性肝损伤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黄对精索静脉曲张缺氧模型精原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小鼠GC-1精原细胞,设置对照组(A组)、对照+大黄组(B组)、模型组(C组)、模型+大黄组(D组)。C组和D组加入氯化钴(CoCl2)至终质量浓度为100 μmol/L,然后培养细胞24 h构建精索静脉曲张缺氧模型。B组和C组加入大黄至终质量浓度为40 μmol/L。采用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细胞Caspace-3和bax的基因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结果CCK-8实验示C组和D组细胞存活率低于A组[(51.70±3.52)%、(77.84±5.18)%比(100.00±0.00)%,t=23.767、7.410,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D组细胞存活率高于C组[(77.84±5.18)%比(51.70±3.52)%,t=7.2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实验示D组凋亡细胞比例低于C组[(10.54±0.68)%比(21.23±1.01)%,t=15.2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示D组Caspac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组(0.713±0.020、0.819±0.022比1.134±0.025、1.271±0.019,t=22.722、26.813,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qPCR结果示D组Caspace-3和bax表达水平低于C组(1.52±0.18、1.80±0.21比3.53±0.23、4.27±0.31,t=11.920、11.426,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精索静脉曲张缺氧模型的精原细胞起保护作用。

  • 标签: 大黄素 精索静脉曲张 精原细胞 缺氧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30只。对照组大鼠实验过程中采用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30只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的方法,制备DN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DN组和大黄治疗组(DN+大黄组)。造模成功后,DN组继续高糖、高脂饮食;DN+大黄组给予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大黄(20 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8周。各组大鼠在实验14周末观测以下指标:(1)收集24 h尿液,测定24 h尿蛋白量;(2)完成尿液收集后称体质量并记录;(3)处死后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肾肌酐、尿素氮、血糖;(4)取左侧肾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PAS)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ephrin、Desmin蛋白的表达情况;(5)取右侧肾脏肾皮质部位组织,电镜下观察足细胞及基底膜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大鼠30只,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24只,实验过程中DN组及DN+大黄组大鼠各死亡2只。(1)14周末对照组、DN组、DN+大黄组大鼠体质量分别为(350.1±14.16)、(265.2±7.62)、(312.1±11.7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50,P<0.001)。(2)对照组肾肌酐、尿素氮、血糖、24 h尿蛋白分别为(28.88±4.36)μmol/L、(8.76±0.50)mmol/L、(9.81±0.86)mmol/L、(3.60±0.79)mg;DN组分别为(92.30±7.30)μmol/L、(29.41±6.67)mmol/L、(25.10±4.10)mmol/L、(35.23±4.07)mg;DN+大黄组分别为(52.10±5.80)μmol/L、(14.93±1.03)mmol/L、(16.51±1.14)mmol/L、(13.35±1.89)mg。与对照组比较,DN组、DN+大黄组肾肌酐、尿素氮、血糖、24 h尿蛋白量均升高;与DN组比较,DN+大黄组各项指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对照组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未见异常;DN组肾小球硬化,肾小囊狭窄,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DN+大黄组肾小球硬化及肾小囊狭窄均有改善。(4)PAS染色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系膜基质变化情况:对照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结构清晰可见,系膜基质无异常;DN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结构模糊,系膜基质增多;DN+大黄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结构较模糊,系膜基质较多。(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ephrin及Desmin蛋白表达情况:与对照组比较,DN组、DN+大黄组Nephrin蛋白光密度值均降低,Desmin蛋白光密度值均增加;与DN组比较,DN+大黄组Nephrin蛋白光密度值增加,Desmin蛋白光密度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6)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和基底膜变化情况:对照组足细胞轻度水肿,足突均匀、等宽排列,未见融合,基底膜完整,厚薄均一,3层结构明显;DN组足细胞呈中度水肿,足突明显融合、变宽,基底膜厚薄均一,3层结构明显;DN+大黄组足细胞呈轻度水肿,足突融合、变宽情况减轻,基底膜厚薄均一。结论大黄能显著改善早期DN大鼠的体质量、肾脏病理结构及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足细胞发生EMT、促进肾病蛋白Nephrin的表达和减少足细胞EMT骨架蛋白Desmin表达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大黄素 足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疾病模型,动物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支架负载大黄(EMO)对成骨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制备骨水泥支架,将EMO粉末与CPC粉末(1∶9)均匀混合,加入柠檬酸搅拌后,注入聚四氟乙烯模具(EMO-CPC组);将0.36 g CPC粉末加入柠檬酸搅拌后,注入聚四氟乙烯模具(CPC组)。比较两组大体形貌、凝结时间(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可注射率及压缩强度。提取原代成骨细胞,并与两组支架共培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两组共培养3 d后的表征;通过细胞活性与毒性检测试剂盒行活/死细胞染色和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MTT)比色法检测两组细胞存活率、毒性及增殖活力,并对两组支架行骨桥蛋白(OPN)免疫荧光染色,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OPN蛋白荧光表达情况;共培养7 d后,通过四唑硝基蓝/5-溴-4-氯-3-吲哚基-磷酸盐(NBT/BCIP)染色法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观察两组成骨活性;共培养14 d后,采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两组成骨活性。结果两组支架扫描电镜下均呈现相对光滑平整的形貌结构。EMO-CPC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可注射率及压缩强度与CP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扫描电镜显示,共培养3 d后成骨细胞集簇黏附于EMO-CPC支架表面,形态良好;EMO-CPC组细胞存活率达(98.2 ± 0.1)%,CPC组为(90.2 ± 0.1)%(P < 0.05);EMO-CPC组细胞增殖活力较CPC组更强(P < 0.05)。OPN特异性染色显示,EMO-CPC组OPN蛋白荧光表达更强;共培养7 d后,EMO-CPC组ALP表达高于CPC组。共培养14 d后,EMO-CPC组茜素红染色强度更为显著,成骨活性更强。结论EMO-CPC支架较CPC支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增殖能力及成骨活性,为成骨细胞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 标签: 大黄素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成骨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早期形成及后期成熟的影响。方法以ATCC6538及编号为16-22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大黄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构建体外生物膜模型,用银染法观察载体表面的生物膜形态,结晶紫染色法和连续稀释法进行膜内活菌计数。结果大黄对ATCC6538和16-22的MIC分别为32、16 μg/ml。形态学观察发现≥4 μg/ml的大黄能有效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和破坏已成熟的生物膜。结晶紫染色法和连续稀释法的结果表明当大黄的浓度达到8 μg/ml后,75%的ATCC6538和70%的16-22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生成被抑制;56%的已成熟生物膜被破坏。结论大黄在体外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并破坏成熟的生物膜。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膜 大黄素 亚抑菌浓度
  • 简介:摘要通过实时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4 mRNA及蛋白质表达,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研究大黄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大黄处理各组肝组织中TLR4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黄能减轻脂多糖诱导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提示大黄可能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而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起保护作用。

  • 标签: 大黄素 脂多糖 急性肝损伤 Toll样受体
  • 作者: 刘欣 魏炜 樊钦 高利萍 陈冬冬 刘楚眸 董小平 王永萍 石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550025 刘欣现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头颈外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04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550025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黄抑制半乳糖凝集素-3(Gal-3)影响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及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印迹检测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及其癌旁组织中Gal-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量的差异;应用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Gal-3干扰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系(TPC-1)24 h后,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及Gal-3、PCNA、ERS相关蛋白的变化;同时应用低(20 μmol/L)、中(40 μmol/L)、高(60 μmol/L)浓度大黄处理TPC-1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Gal-3、PCNA、ERS相关蛋白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PTC组织中的Gal-3、PCNA高于癌旁组织[Gal-3:(0.728±0.288) U/L比(0.197±0.158) U/L,t=2.805,P<0.05;PCNA:(0.854±0.127) U/L比(0.235±0.147) U/L,t=5.532,P<0.01];应用Gal-3 siRNA干扰TPC-1细胞24 h后,干扰组中的Gal-3及PCNA表达水平均低于非特异性对照组[Gal-3:(0.265±0.229) U/L比(1.315±0.268) U/L,t=5.153,P<0.01;PCNA:(0.318±0.095) U/L比(1.069±0.357) U/L,t=3.519,P<0.05],同时诱导ERS相关的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HOP)增加[Grp-78:(1.210±0.110) U/L比(0.857±0.081) U/L,t=4.464,P<0.05;PERK:(0.957±0.114) U/L比(0.634±0.083) U/L,t=3.964,P<0.05;CHOP:(1.151±0.088) U/L比(0.431±0.057) U/L,t=11.958,P<0.01];在应用不同浓度的大黄作用TPC-1细胞后出现与Gal-3 siRNA干扰后相似的结果,中、高剂量组中的Gal-3、PCNA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al-3:(1.061±0.087) U/L比(0.545±0.770) U/L比(0.433±0.836) U/L,t=7.686、9.001,P<0.01;PCNA:(0.879±0.052) U/L比(0.561±0.036) U/L比(0.567±0.043) U/L,t=8.703、7.962,P<0.01],ERS相关的Grp-78、PERK、CHOP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Grp-78:(0.597±0.035) U/L比(0.958±0.019) U/L比(1.002±0.020) U/L,t=15.970、17.654,P<0.01;PERK:(0.162±0.024) U/L比(0.990±0.036) U/L比(0.888±0.116) U/L,t=32.948、10.614,P<0.01;CHOP:(0.165±0.038) U/L比(0.954±0.065) U/L比(0.874±0.110) U/L,t=18.290、10.521,P<0.01]。结论大黄可以通过抑制Gal-3蛋白表达减弱TPC-1细胞的增殖能力,诱导细胞的内质网应激。

  • 标签: 大黄素 乳头状甲状腺癌 半乳糖凝集素-3 内质网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黄联合泼尼松干预下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尿蛋白定量变化、肾组织病理改变及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改变,探讨大黄联合泼尼松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TR组)、阿霉素肾病组(ADR组)、激素治疗组[GC组、泼尼松12 mg/(kg·d)]、大黄联合泼尼松治疗组[EMD组、大黄100 mg/(kg·d)+泼尼松12 mg/(kg·d)]。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 mg/kg)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观察大鼠造模前1 d,造模后第7、14、21、28天时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造模后28 d处死大鼠,测血生化指标,取肾组织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方差齐时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法。方差不齐时采用Welch法和Brown-forsythe法。结果造模前1 d,4组大鼠之间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差异(F=0.016,P>0.05);14 d时24 h尿蛋白定量:ADR组[(87.82±20.83) mg]、GC组[(88.05±22.41) mg]和EMD组[(84.67±31.35) mg]均高于CTR组[(9.34±2.92)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200,P<0.05);造模后28 d时24 h尿蛋白定量:ADR组[(281.38±36.14) mg]、GC组[(182.39±45.85) mg]和EMD组[(141.26±35.72) mg]均高于14 d时,但GC组和EMD组均低于ADR组(F=108.699,P<0.05),EMD组又低于GC组(F=98.312,P<0.05)。造模后28 d血清白蛋白:GC组[(21.02±2.08) g/L]和EMD组[(20.46±2.24) g/L]均高于ADR组[(15.22±2.91) g/L,F=17.907,P<0.05];血总胆固醇:GC组[(3.57±0.31) mmol/L]和EMD组[(3.72±0.16) mmol/L]均低于ADR组[(5.07±0.19) mmol/L,F=4.124,P<0.05];EMD组与GC组血清白蛋白、血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9.166,P>0.05);4组间血尿素氮、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8,P>0.05)。大鼠肾脏病理改变:4组大鼠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ADR组可见肾组织系膜细胞增多,系膜基质扩张,部分球囊粘连;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可见空泡变性,管腔闭塞,管腔内可见蛋白管型,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GC、EMD组大鼠系膜基质扩张,球囊粘连等肾组织病变较ADR组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大鼠肾组织TGF-β1的表达GC组(54.69±5.54)、EMD组(48.55±6.10)和ADR组(80.38±8.04)均较CTR组(23.23±7.03)增强,而GC、EMD组均低于A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066,P<0.05);EMD组又低于G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066,P<0.05)。结论大黄和泼尼松联合应用能显著减少ADR诱导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泄量,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损伤程度亦较单用泼尼松明显改善。大黄联合泼尼松对ADR诱导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有关。

  • 标签: 阿霉素肾病 大黄素 泼尼松 转化生长因子-β1
  • 作者: 蒋宸 韩琪 杨靖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4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病科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病理科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都610041
  • 简介:摘要姜黄素是一种从姜黄根茎中提取的天然植物类多酚。由于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生成、免疫调节、抑菌和促进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作用,且安全无毒,不良反应小,使其在牙周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姜黄素在牙周炎防治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姜黄素 牙周炎 抑菌作用 抗炎作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抗胶质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一)细胞实验:(1)取对数生长期的U251MG、SHG-44细胞,分别分为姜黄素组与对照组、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RNA)组与H19 siRNA组、阴性对照siRNA+姜黄素组与H19 siRNA+姜黄素组、H19 siRNA+阴性对照抑制物组与H19 siRNA+miR-491-5p抑制物组、H19 siRNA+阴性对照抑制物+姜黄素组与H19 siRNA+miR-491-5p抑制物+姜黄素组、miR-491-5p模拟物+空白质粒+姜黄素组与miR-491-5p模拟物+同源盒基因A9(HOXA9)过表达质粒+姜黄素组,各组细胞分别予10 μmol/L姜黄素或阴性对照siRNA、H19 siRNA转染或miRNA抑制物、miR-491-5p抑制物共转染或miR-491-5p模拟物+空白质粒、miR-491-5p模拟物+HOXA9过表达质粒共转染等不同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H19、miR-491-5p、HOXA9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平板克隆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数,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HOXA9蛋白的表达水平。(2)取对数生长期的293T细胞,分别分为阴性对照模拟物+野生型H19组与miR-491-5p模拟物+野生型H19组、阴性对照模拟物+野生型HOXA9 3'-UTR组与miR-491-5p模拟物+野生型HOXA9 3'-UTR组,各组细胞分别予阴性对照miRNA模拟物、miR-491-5p模拟物与野生型H19、野生型HOXA9 3'-UTR质粒载体共转染等不同处理。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二)病例标本实验: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手术切除且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胶质瘤的30例组织标本(胶质瘤组)及同期行内减压术获得的3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正常组),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标本中H19、miR-491-5p、HOXA9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标本中HOXA9蛋白的表达水平。(三)裸鼠实验:将24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shRNA组、H19 shRNA组、阴性对照shRNA+姜黄素、H19 shRNA+姜黄素组,每组6只,分别腹腔注射稳定转染阴性对照shRNA、H19 shRNA的U251MG细胞以及次日注射60 mg/kg剂量姜黄素。分别于饲养第7、11、15、19、23、27天时测量各组大鼠的肿瘤体积,并采用q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19、miR-491-5p、HOXA9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OXA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一)细胞实验:(1)姜黄素组与对照组相比、H19 siRNA组与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前者U251MG、SHG-44细胞中H19、HOXA9 mRNA和HOXA9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miR-491-5p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19 siRNA+miR-491-5p抑制物组与H19 siRNA+阴性对照抑制物组相比,前者U251MG、SHG-44细胞中HOXA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组与对照组相比、H19 siRNA组与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H19 siRNA+姜黄素组与阴性对照siRNA+姜黄素组相比,前者U251MG、SHG-44细胞培养72 h时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细胞克隆形成数明显降低,细胞迁移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19 siRNA+miR-491-5p抑制物+姜黄素组与H19 siRNA+阴性对照抑制物+姜黄素组相比、miR-491-5p模拟物+HOXA9过表达质粒+姜黄素组与miR-491-5p模拟物+空白质粒+姜黄素组相比,前者U251MG、SHG-44细胞培养72 h时的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明显升高,细胞迁移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miR-491-5p模拟物+野生型H19组与阴性对照模拟物+野生型H19组相比、miR-491-5p模拟物+野生型HOXA9 3'-UTR组与阴性对照模拟物+野生型HOXA9 3'-UTR组相比,前者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病例标本实验:胶质瘤组与正常组相比,前者标本中H19、HOXA9 mRNA和HOXA9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491-5p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裸鼠实验:饲养第27天时,H19 shRNA组与阴性对照shRNA组相比、H19 shRNA+姜黄素组与阴性对照shRNA+姜黄素组相比,前者肿瘤体积明显降低,肿瘤组织中miR-491-5p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H19 mRNA、HOXA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通过长链非编码RNA H19/miR-491-5p/HOXA9轴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促进细胞凋亡。

  • 标签: 姜黄素 神经胶质瘤 长链非编码RNA H19 miR-491-5p 同源盒基因A9 细胞特性
  • 简介:摘要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可以减缓骨关节炎的病理进展,其作用机制包括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和软骨细胞凋亡,发挥软骨保护作用;通过阻断炎症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减少炎性因子生成并降低活性,减轻炎症反应;通过与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功能等。姜黄素可减轻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潜在的抗骨关节炎药物之一。

  • 标签: 骨关节炎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姜黄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微视野检查在巨大黄斑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巨大黄斑孔33例(33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内界膜剥离填塞及空气填充术。术前及术后行微视野检查、验光及OCT检查,观察中心凹视敏度、黄斑区视敏度、2°及4°注视稳定性。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前视力与中心凹及黄斑区视敏度均呈负相关(r=-0.78,-0.71;均P<0.001),与2°及4°注视稳定性不相关(r=-0.30,-0.16;P=0.130,0.520)。术前黄斑孔直径与中心凹及黄斑区视敏度均呈负相关(r=-0.79,-0.81;均P<0.001),与2°及4°注视稳定性不相关(r=-0.30,-0.26;P=0.190,0.270)。术后3个月的视力(BCVA,logMAR)、中心凹及黄斑区视敏度、2°及4°注视稳定性分别为0.74±0.17、(6.13±4.27)dB、(15.78±4.91)dB、(74.19±15.95)%、(89.95±2.09)%,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t=7.05,-4.01,-3.80,-3.21,-3.39;P=0.001,0.001,0.001,0.011,0.008)。结论微视野检查可评估治疗巨大黄斑孔的效果,术前视力和黄斑孔直径均与中心区及黄斑区敏感度呈负相关。

  • 标签: 视网膜穿孔 微视野检查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玻璃体切除术 视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电纺丝脂质体姜黄素对大鼠跟腱愈合的影响,并初步探索静电纺丝法创新给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取5~6月龄大鼠60只,采用随机表法分为静电纺丝组(A组)、脂质体姜黄素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20只。建立所有大鼠的跟腱损伤模型。A组跟腱缝合口包裹静电纺丝脂质体姜黄素后缝合皮肤切口,B组术后每3 d切口内注射1 ml脂质体姜黄素,对照组术后每3 d切口内注射1 ml生理盐水。术后3 d所有大鼠肌肉注射青霉素6万U/d。维持石膏外固定4周。术后1、2、4、8周进行大体肌腱粘连评分、炎性分级、组织化学染色、镜下粘连分级、生物力学测定并进行资料统计,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A组和B组在大体肌腱粘连评分、组织化学染色、镜下粘连分级、炎性分级及生物力学测定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这些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质体姜黄素能有效减轻大鼠跟腱断裂术后粘连,但会降低肌腱愈合后的强度。静电纺丝脂质体姜黄素能够在大鼠体内达到缓慢释放药物的效果,静电纺丝法可作为新的给药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动物实验 大鼠 静电纺丝 脂质体 姜黄素 肌腱粘连
  • 简介:摘要角膜胶原交联术(CXL)可以用于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感染性角膜炎、角膜融解和角膜基质水肿等病变。临床上常用的CXL方案为核黄素-紫外光交联,角膜中的核黄素浓度和分布是影响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角膜中核黄素浓度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荧光显微镜成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无创实时检测、眼前节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法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技术(MALDI-IMS)等,不同方法之间结果可能存在差异。现对目前研究中的核黄素浓度及其检测方法做一概述。

  • 标签: 核黄素 浓度 角膜胶原交联术 共聚焦显微镜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脏脂质堆积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升高,NAFLD已成为慢性肝脏疾病的首位病因。姜黄素是从姜黄根中提取的天然多酚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并已在多种疾病中得到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姜黄素在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可抑制脂质生成,促进分解氧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肝脏糖、脂代谢。同时,姜黄素可改善肝脏线粒体功能,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细胞凋亡等。此外,姜黄素通过调控循环及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改善肝脏脂质水平及损伤。因此,姜黄素可能成为NAFLD的潜在治疗药物。

  • 标签: 姜黄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糖脂代谢 线粒体 炎症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120只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8组,即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姜黄素对照组、姜黄素干预组、阴性病毒-脓毒症组、阴性病毒-姜黄素干预组、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干扰-脓毒症组、Mfn2干扰-姜黄素干预组,每组15只。脓毒症组及姜黄素干预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造模,姜黄素干预组及姜黄素对照组予姜黄素200 mg/(kg·d)灌胃1周,阴性病毒-脓毒症组及阴性病毒-姜黄素干预组通过尾静脉注射阴性腺相关病毒来建立,Mfn2干扰-脓毒症组及Mfn2干扰-姜黄素干预组通过尾静脉注射携带Mfn2干扰序列的腺相关病毒建立模型,各组均于24 h后处死小鼠。通过肺湿干比和病理学检查反映肺损伤程度,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的炎症因子TNF-α和IL-6,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的关键分子caspase-3的活化,并通过TUNEL检测细胞凋亡。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小鼠肺组织湿干重比显著增加(71.11±3.78 vs 31.11±5.61, P=0.002);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增加(P=0.006),炎症因子TNF-α(P=0.001)和IL-6(P=0.012)显著增高,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 cleaved表达同样明显增加(P=0.001)。与脓毒症组比较,姜黄素干预组小鼠肺组织湿干重比明显降低(32.84±6.15 vs 71.11±3.78, P=0.004),组织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04),炎症因子TNF-α(P=0.013)和IL-6(P=0.003)均明显降低,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 cleaved表达同样显著减少(P=0.012)。在下调Mfn2后,Mfn2干扰-姜黄素干预组与Mfn2干扰-脓毒症组相比,小鼠肺组织干湿重比无明显降低,组织病理评分也无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和IL-6均无明显降低,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 cleaved表达无显著减少。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上调线粒体融合蛋白2的表达减轻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 标签: 脓毒症 姜黄素 急性肺损伤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凋亡
  • 简介:摘要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提取自姜科等植物根茎的二酮类天然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抑癌、镇痛等药理活性,在生物学领域及临床应用上具备极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在心肌、脑、神经、肾脏、肝脏等多器官的功能失调保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机制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亮点及热点,然而其潜在机制仍需进一步总结及探索。本文将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系统综述姜黄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调控机制。

  • 标签: 姜黄素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