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肺部CT影像病灶区域体积量软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转归及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为COVID-19患者激素的应用提供精准数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1-4月于南京市第二医院住院诊治的102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程中是否应用激素分为两组,激素组39例,非激素组63例。应用基于肺部CT影像病灶区域体积量软件分析病灶体积占全肺百分比(PV),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核酸转阴时间。结果治疗后1 d,激素组PV(7.03±1.20)%,高于非激素组(4.10±0.84)%,治疗后3 d,激素组PV(9.45±1.32)%,高于非激素组(4.15±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0 d显示,治疗28~60 d时,两组肺部病灶减少程度趋向一致。以增加的肺部PV 1.50%为界值,其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9.70%。筛选应用激素患者的敏感度87.18%,特异度95.14%,阳性预测值91.89%,阴性预测值92.31%,基于肺部CT影像病灶区域体积量软件的影像评估与核酸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86,P<0.01)。激素组中位核酸转阴时间为18 d,非激素组患者中位核酸转阴时间为16 d,两组核酸转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以核酸检测为金标准,评价人工智能对COVID-19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其敏感度97.14%,准确度91.18%,阳性预测值90.67%,阴性预测值92.59%。结论基于人工智能的肺部体积量软件对于COVID-19患者的诊断、激素使用的指征及时机、预后的判断均给出了明确的量化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人工智能 羟基皮质甾醇类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胸部CT定量测量探讨正常学龄前儿童肺内血管体积(IPVV)随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数字肺”影像数据库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行胸部CT检查且结果正常的407例正常学龄前儿童的CT资料,男236例、女171例,月龄36(21,50)个月,范围1~72个月。使用“数字肺”肺血管自动检测工具分割肺内血管,并得到全肺、右肺、左肺及各肺叶的IPVV,计算IPVV上/下及IPVV左/右。根据月龄将受试者分为婴儿期(0~12个月)、幼儿期(13~36个月)和学龄前期(37~72个月),分别为30例(男17例、女13例)、175例(男95例、女80例)、202例(男124例、女78例)。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IPVV与月龄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月龄段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性别间IPVV、IPVV上/下及IPVV左/右的差异,并建立各个月龄段正常学龄前儿童IPVV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全肺、右肺、左肺及各个肺叶的IPVV与月龄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男性为0.638~0.820,女性为0.683~0.791(P均<0.001)。0~12个月的男、女童间全肺、右肺、左肺及各肺叶IPV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3~36个月男、女童间全肺、右肺、左肺及各肺叶IPV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7~72个月男、女童间全肺、右肺、左肺、双肺上叶IPV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女童3个月龄段间右肺IPVV上/下(χ2=14.00、12.87,P=0.001、0.002)和左肺IPVV上/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5、22.84,P=0.036、<0.001),且随着月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同月龄段男、女童间IPVV上/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月龄段及各月龄段不同性别间IPVV左/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后计算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不同性别IPVV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正常学龄前儿童肺血管的增长与月龄呈正相关,婴儿期男、女间IPVV无显著差异,而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男童IPVV大于女童;下肺IPVV增长的速度快于上肺,而在左右肺之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儿童,学龄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内血管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预测脑出血(ICH)血肿体积扩大的新方法。方法分析128例自发性脑内血肿的CT扫描图像。使用ABC/2方法和3D Slicer软件测量血肿体积计算差值并与血肿形状分类比较其预测血肿体积扩大的效能(血肿体积扩大≥6.0 cm3;血肿体积扩大≥12.5 cm3)。结果患者首次头颅CT扫描用ABC/2法测量的ICH血肿体积[(21.4±16.4)ml]较3D Slicer法[(17.7±14.0)ml]测量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69,P<0.001);患者第2次头颅CT扫描采用ABC/2方法[(26.3±21.8)ml]测量ICH血肿体积较同一方法首次测量值大[(21.4±1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9,P<0.001)。ABC/2法与3D Slicer法测量的ICH血肿体积差值与规则形(r=0.628,P<0.05)、不规则形(r=0.603,P<0.05)、多叶形血肿体积扩大(r=0.591,P<0.05)均具有相关性。首次头颅CT扫描ABC/2法与3D Slicer法测量血肿体积的差值预测血肿体积扩大≥6.0 cm3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肿形态的曲线下面积(0.866 vs 0.755,Z=2.496,P=0.013);首次头颅CT扫描ABC/2法与3D Slicer法测量血肿体积的差值预测血肿体积扩大≥12.5 cm3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肿形态的曲线下面积(0.911 vs 0.731,Z=2.674,P=0.008)。结论与血肿形状类别相比,ABC/2和3D Slicer测量的体积差异可以更好地预测血肿的扩大。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体积扩大 血肿形状分类 3D Slicer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计算机自动分割方法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分期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和体积的变化。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88眼,其中,男27例32眼,女37例56眼;平均年龄(62.7±7.4)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3.7±7.2)年。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参照早期DR治疗研究组制定的分级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DR(NDR)组28眼、非增生型DR(NPDR)组36眼和增生型DR(PDR)组24眼。同期纳入与患者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19人32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SD-OCT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测量和自动分割方法计算受检眼SFCT和脉络膜体积。结果正常对照组、NDR组、NPDR组和PDR组SFCT分别为(277.8±45.3)、(220.9±38.7)、(231.8±26.7)和(252.0±42.2)μm,脉络膜体积分别为(8.8±1.0)、(7.6±1.3)、(8.2±0.9)和(8.7±1.0)mm3,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615、7.711,均P<0.001);NDR组和NPDR组SFCT和脉络膜体积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DR组SFCT和脉络膜体积较NDR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DR患者SFCT变薄、脉络膜体积减小,而随DR程度的加重,SFCT逐渐增厚,脉络膜体积增加。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相干断层扫描 自动分割方法 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肝脏体积(LV)测量计算腹部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个体化方案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9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腹部三期CT增强扫描,并按体表面积计算对比剂用量的64例患者。测量LV、平扫肝实质密度、增强扫描肝实质密度、肝实质平均碘含量(AII),计算增强密度强化差值(ΔHU)、对比剂注射总碘量(IM),并计算肝实质内碘总量(TI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AII与ΔHU以及IM与TII的相关性,并获取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推导出对比剂注射量预测方程后,将对比剂预测值与实际对比剂注射剂量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AII与ΔHU以及IM与TII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26、0.759 ,P均<0.05,回归方程分别为YAII=0.034XΔHU+0.296、YIM=3.649XTII+16 486.754。参照肝实质增强扫描强化值ΔHU=50 HU为基准,推导基于LV计算个体化对比剂注射剂量总碘量为YIM=7.225XLV+16 486.754,将公式引入全部患者计算对比剂应用预测值,计算所得对比剂注射量为(64.27±4.92 )ml,将对比剂预测注射量与实际注射量进行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9,P<0.05),且对比剂注射量预测量较当前实际注射量减低。结论基于LV测量计算腹部CT增强扫描对比剂个体化用量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可以预测肝实质在增强扫描中的强化水平,并可减低碘对比剂的使用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造影剂
  • 简介:摘要乳房体积作为乳房整形手术的一个重要指标,术前对乳房体积进行准确测量能够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乳房体积测量存在线性测量、二维测量、三维测量等方法,该文回顾总结了乳房体积测量各种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排水法、塑料杯法、胸模法因其操作及准确性的原因,已较少应用。线性测量法因其操作简单且准确性较高,仍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测量方法。而近年新兴的测量方法如三维扫描能够使结果更加精确。综上,非接触式测量、操作简单且准确性高的乳房体积测量方法应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 标签: 乳房 超声检查 X线 磁共振成像 乳房体积 测量方法
  • 简介:摘要继电保护是构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防线之一。继电保护的灵敏性、选择性、速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护定值是否正确、合理,一般根据系统最大运行方式的短路电流值来进行整定计算,根据系统最小运行方式的短路电流值来进行灵敏性校验,必须进行反复而周密的计算

  • 标签: 继电保护 发电机保护配置 整定值配合 整定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评估核电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通过模式动物精细化建模,构建剂量评估模型并确定相关剂量系数。方法针对核电液态流出物辐射危害评估中的重要水生模式生物斑马鱼,建立用以剂量估算的斑马鱼含有内部骨骼和内脏器官的几何模型。使用蒙特卡罗方法,以核电液态流出物及周围环境监测中常见的3H、40K、58Co、60Co、110Ag、134Cs、137Cs 7种核素为源项,计算斑马鱼模型的内外照射剂量系数(DC)。结果核素γ能量的高低决定了外照射剂量系数的大小。对内脏器官、骨骼和全身的外照射剂量系数比较显示,大部分核素内脏器官剂量系数高于全身剂量系数,58Co的内脏器官剂量系数比全身高165%。本研究建立模型内照射剂量系数较大,60Co造成的内照射剂量系数是已有椭球模型剂量系数的2.6倍,说明内部材料的不同和粒子种类不同的选择会影响能量沉积。结论对模式生物进行精细化建模比较重要。精确评估模式生物器官剂量系数,有助于评估非人类物种的辐射效应。

  • 标签: 蒙特卡罗 环境评价 核电 液态流出物 斑马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嗅球的磁共振扫描序列及体积测量方法,初步建立正常儿童嗅球体积的参考范围。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地对120例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及徐州市儿童医院体检儿童病例进行分析,按年龄分为4组,其中男童60例,女童60例,所有儿童均使用GE DISCOVERY MR750 3.0 T磁共振冠状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序列扫描获得嗅球影像,应用人工勾画边界并逐层相加的方法计算双侧嗅球体积。结果正常男童嗅球体积分别为左(21.97±0.50) mm3、右(22.51±0.49) mm3、总(44.78±0.95) mm3,正常女童嗅球体积分别为左(23.08±0.82) mm3、右(22.33±0.76) mm3、总(45.41±1.55) mm3,男童、女童左右侧嗅球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左、右侧嗅球体积及总嗅球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 T磁共振冠状位T2加权FSE序列能清晰地显示嗅球轮廓,可用于嗅球体积的测量研究;男童、女童左右侧嗅球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童女童嗅球体积整体呈减小趋势;正常儿童嗅球体积范围的测定后续或可作为评价儿童嗅球病变的参考之一。

  • 标签: 嗅球 儿童 体积 测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混凝土是每一个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技术程序,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比较常见,浇筑后容易出现裂缝等不良施工现象,因此它是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 标签: 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技术 措施探讨
  • 简介:摘要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已成为我国建设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用量大,经常导致技术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很容易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产生裂缝,而且很难控制施工质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监理和管理人员要求应该严格施工质量,并做好的维护工作,并根据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阐述了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施工技术措施。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施,中国的建筑业一定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大体积 混凝土 浇筑试验工作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计划靶体积(PTV)和内靶体积(ITV)概念计划差异,论述PTV概念不适合于肺癌质子调强治疗(IMPT)计划,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上海质子治疗示范装置固定束模型和商业化治疗计划系统软件,对6例肺癌患者在平均CT图像上分别制作基于PTV的常规IMPT计划(PTV-IMPT)和基于ITV稳健的IMPT计划(ITV-IMPT)。所有计划均设置3个射束,采用蒙特卡罗剂量算法进行最终剂量计算。评估PTV-IMPT和ITV-IMPT计划的计划质量和稳健性能。结果ITV-IMPT、PTV-IMPT计划的ITV适形指数分别为0.58、0.43,均匀指数分别为0.96、0.92,双肺V5Gy(RBE)分别为13.1%、13.5%,脊髓Dmax分别为8.9、9.5 Gy(RBE),机器跳数分别为338、401 MU。在分别轻度扰动和重度扰动场景的7种状态下,ITV-IMPT、PTV-IMPT计划的靶区覆盖稳健性指数λ范围分别为0.003~0.032、0.02~0.28,双肺500 Gy(RBE)剂量体积指标ΔV5Gy范围分别为0.06~0.11、0.07~0.13。结论与PTV-IMPT比较,ITV-IMPT具有计划质量高、稳健性好的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临床推荐使用ITV概念设计肺癌的质子调强计划。

  • 标签: 计划靶体积 内靶体积 质子调强治疗 稳健性
  • 简介: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质量问题,除了常见的裂缝以外,还要注意混凝土强度不足、麻面、蜂窝、孔洞等,要针对这些质量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找出质量控制对策。

  • 标签: 大体积混凝土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资料,描述和评估受检者女性不同年龄段乳腺体积密度(VBD)的分布规律。方法基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1 140人次乳腺X射线摄影图像,使用Volpara 1.5.1评估女性的VBD。根据美国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VBD进行分级,将样本群体年龄根据中位数分成两组,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为进一步分析年龄因素的影响,将年龄细化分为4组(< 40岁、40~49岁、50~59岁、≥60岁),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分别评估不同年龄组受检者的乳房压迫厚度(CBT)、乳房体积(BV)、腺体体积(GV)和VBD。结果年龄中位数为50岁,50岁及以上受检者的CBT和BV明显>50以下受检者(t=-8.99、-7.92,P<0.001),而GV和VBD明显<50以下受检者(t=8.11、18.49,P<0.001)。CBT、BV、GV和VBD各指标在4个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7.10、22.34、25.70、122.03,P<0.001)。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受检者的VBD最低(t=-12.56、-15.27、-4.57,P<0.001),VBD与年龄呈负相关(r=0.47,P<0.001)。结论受检者CBT和BV与年龄呈正相关,GV和VBD与年龄呈负相关。

  • 标签: 乳腺X射线摄影 乳腺体积密度 腺体含量
  • 简介:摘要显微浸润(亚临床病变)的范围是放疗临床靶体积定义的关键因素。本文将分别针对食管癌、肺癌、肝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直肠癌、乳腺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以及转移淋巴结的显微浸润/包膜外侵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这些研究结果为临床靶体积的定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显微浸润,肿瘤 包膜外侵,肿瘤 临床靶体积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随着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施工建设之中,并对工程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体积混凝土已被各种工程普及。要有效的控制它裂缝的产生,不产生深层裂缝和贯通裂缝,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 标签: 大体积混凝土 工程质量 技术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人健康成人颈椎和腰椎体积骨密度值(vBMD)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招募770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329名,女441名,年龄21~59岁。志愿者按年龄分为4组:A组(21~30岁)142人,B组(31~40岁)262人,C组(41~50岁)263人,D组(51~60岁)103人。采用日本TOSHIBA 128排CT机对志愿者行颈椎和腰椎定量CT扫描,并使用Mindways骨密度测量软件测量C2~C7、L2~L4椎体的vBMD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颈、腰椎中vBMD在不同性别、年龄组、节段的分布情况,男性、女性颈腰椎间各椎体vBMD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男性志愿者C2~C7和L2~L4椎体vBMD分别为(288.40±60.63)、(275.71±56.33)、(283.91±59.62)、(278.95±53.76)、(253.38±49.99)、(217.94±44.96)和(151.64±31.74)、(145.22±31.77)、(147.16±35.81)mg/cm3,女性志愿者分别为(329.24±74.34)、(313.88±67.86)、(328.54±73.40)、(323.22±72.53)、(286.44±66.36)、(251.53±58.63)和(168.50±37.10)、(160.78±37.00)、(162.81±37.10)mg/cm3。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颈椎及腰椎的体积骨密度值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志愿者同一年龄组内比较:C2~C7不同椎体的vBM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L2~L4不同椎体的v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志愿者同一年龄组内比较:C2~C7不同椎体的vBM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组L2~L4各椎体的vBM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v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志愿者,在任何年龄组,颈椎vBMD均>200 mg/cm3,腰椎vBMD值均<200 mg/cm3,颈椎vBMD值均高于腰椎(P值均<0.01)。男性、女性颈腰椎不同椎体间vBMD值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男性=0.509~0.968, r女性=0.658~0.976, P值均<0.01);男性中,r颈椎间=0.667~0.928,r腰椎间=0.850~0.968,r颈椎与腰椎间=0.509~0.675;女性中,r颈椎间=0.754~0.933,r腰椎间=0.956~0.973,r颈椎与腰椎间=0.658~0.752;颈椎间或腰椎间vBMD相关系数均高于颈腰椎之间相关系数。结论颈椎和腰椎vBMD在不同性别、年龄、节段分布存在差异,但各椎体vBMD均存在中-强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监测骨质疏松、评估骨折风险提供参考数据。

  • 标签: 骨密度 体积骨密度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定量CT 颈椎 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常胎儿双肾体积随孕周(GA)、双顶径(BPD)、腹围(AC)、股骨长(FL)的变化规律并建立Z-评分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4-1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孕20~38周单胎妊娠孕妇580例,用二维超声对胎儿常规生长参数及肾脏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进行测量,并利用椭圆体体积公式V=6/π×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计算体积,以GA、BPD、AC、FL为自变量,建立双肾体积值及标准差的拟合方程,并根据公式Z值=(实际测得肾体积值-预测肾体积值)/预测标准差,建立Z-评分模型。结果最终纳入543例胎儿,左、右肾体积随GA、BPD、AC、FL增长而增大,呈正相关,二次多项式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775、0.771、0.811、0.738(P<0.001)和0.747、0.735、0.754、0.745(P<0.001),并建立了预测肾脏体积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标准差随GA、BPD、AC、FL增长而增大,呈正相关,直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146、0.225、0.071、0.155(P<0.001)和0.091、0.157、0.091、0.123(P<0.001),经绝对残差加权回归建立了直线回归方程。计算所得Z-评分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性分布(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以GA、BPD、AC、FL预测双肾体积的Z-评分模型,为产前超声检查评估肾脏生长发育及发现肾脏发育异常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胎儿 双肾体积 Z-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治疗前皮质下灰质体积与氯胺酮抗抑郁作用的关系。方法纳入难治性或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45例,进行2周共6次氯胺酮静脉注射(0.5 mg/kg,3次/周)。采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ontgomery-Å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MADRS)及贝克自杀意念量表第一部分(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part one,SSI-Ⅰ)评估抑郁症状及自杀意念。患者治疗前进行3.0T MRI扫描,采集得到的3DT1数据采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自动化处理,计算皮质下灰质结构(海马、杏仁核、丘脑、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体积,并与4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皮质下灰质体积进行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治疗前皮质下灰质体积与氯胺酮治疗后MADRS分数改变值及SSI-Ⅰ改变值的关系(改变值=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双侧海马体积减小[左侧:(2 993±276) mm3比(2 785±263) mm3,F=12.928,P=0.001;右侧:(3 117±254)mm3比(2 949±270)mm3,F=8.217,P=0.005]。难治性患者治疗前右侧丘脑体积与6次氯胺酮治疗后MADRS分数改变值呈正相关(B=0.009,t=3.434, P=0.002)。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右侧丘脑体积越大,氯胺酮抗抑郁效果越好;治疗前丘脑体积可能是氯胺酮抗抑郁作用的预测指标。

  • 标签: 氯胺酮 抑郁症 预测 皮质下灰质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