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宪政主义与自由主义是两个不同的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本文将探讨两者与立宪政治的关系。据此论证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因其内在逻辑缺陷而无法在立宪政治进程中发挥人们所期望的作用,相反,宪政主义思想和实践更为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宪政秩序之形成。

  • 标签: 自由主义 宪政主义 立宪政治
  • 简介:本文述介梁漱溟先生关于宪法与宪政的基本看法,特别是他从不同人文类型的观照中对于中国模仿、移植西方宪政的困境的分析,有关中国走向宪政之路的思虑,同时并述及各种政治力量对此所作的反应,指出在中国近代百年宪政思潮中,梁漱溟宪政思想的特立卓越处。

  • 标签: 宪政思想 中国 梁漱溟 民主法治 国家权力机构 宪法精神
  • 简介:<正>1987年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在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计划组织全球性比较宪政研究。这个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宪政及其社会结构、动力资源和文化场进行跨学科、跨文化、跨政体,跨时代、多边性考察和分析,激励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公民对宪政这个到目前为止仍然相当薄弱

  • 标签: 宪政 福特基金会 政制 跨文化 社会结构 跨学科
  • 简介:学界对李大钊的完政思想不乏关注,而对其完政思想中的调和观念却从未有人论述。李大钊认为制宪时必须遵循“调和”与“抵抗”二律,这样才能形成保障国民的人权与自由、具有民主精神、具有包容性、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宪法。李大钊的宪政调和思想充满智慧,具有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对和谐社会的宪法修正、宪法实施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和方法上的指导。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李大钊 宪政调和观 和谐社会 宪政建设
  • 简介:瑞士是世界上第二个联邦制国家,自1848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对宪法进行了多次修改,1999年4月瑞士通过了新宪法.经过长期宪政实践,瑞士的联邦制度、直接民权制度、委员会制的联邦委员会制度等日趋完善.这些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得益于瑞士公民较好的公民权意识,反过来也较好的保护了公民的权力.近年瑞士宪政制度的发展有了一些新趋势,如公民要求强化直接民权、改义务兵役制为自愿兵役制和加入联合国等就是其体现.

  • 标签: 瑞士 宪政制度 宪法 联邦制度 直接民权制度 公民权意识
  • 简介:宪政缘于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利益纷争,而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利益冲突集中表现在财政上。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宪政产生、发展围绕着财政,财政是宪政体制运行的重要保障,宪政赋予财政以全新的内涵,宪政国家的财政是民主财政、公平财政和法治财政。在财政体制中,预算和税收的正当性意味着纳税人的同意和授权,议会审查和监督是保障纳税人权利的宪政机制,重塑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权威是确立中国财政秩序的根本。

  • 标签: 宪政 财政 预算 税收
  • 简介:对法院所扮演的角色的充分认同是实现宪政秩序和法治的基本条件,而对于司法权的的认识将影响到对法院的预期和定位。只有在对法院的角色进行全面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可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在这个意义上,司法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 标签: 法院 角色 宪政 秩序
  • 简介:宪政是按宪法运作的政治和政治体制,是颁布宪法的必然目标和实践归属。我国一些学者却明确提出了“不能把‘宪政’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概念”的主张,这种“宪政否定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新中国对宪政建设的贡献,也削弱我国公民本来就很淡薄的宪法意识,应予纠正。宪政是一个比民主、法治和人权抽象程度更高的概念,可以涵括我国现行政治理念,客观地对待现代政治文明,确立宪政的目标,加强宪法实施,把宪法规定的东西切实落实下去.是一种积极、稳妥、务实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 标签: 宪政 民主政治 大国崛起 宪法实施 宪法秩序
  • 简介: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一位伟大的变法者,他试图通过变法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梁启超早年倡导兴民权、开议院、立宪政,维新变法失败后,虽流亡海外,但他通过报刊传媒向国内宣传宪政思想。梁启超的宪政观发生多次变易,梁启超从最初主张君主立宪制,最终转变为坚定地捍卫民主共和制度。这是与当时中国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相连的,反映了梁启超的思想不固步自封,不僵化保守,而是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梁启超毕其一生坚定地追求宪政理想,撰写了大量宪政方面的论著,是我国法律文化的宝贵资源。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宪政文化卓越的开拓者和传播者。

  • 标签: 梁启超 宪政 法律文化
  • 简介:社会管理创新是在法治社会的视野内的社会创新。用宪政思维、创新精神去建设法治体制、更新法治观念、完善法律制度、确立法律规则,才能实现法治建设的历史使命。思考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思维与路径,提出公信力在公权机关解决纠纷机制中的价值问题,权威性在当前调解机制中的定位与价值问题。旨在指出社会管理活动的管与理之分离的现象,提出理是管之本、管是理之术,以理为重的服务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追求和目的;应当厘清社会管理创新中“管”和“理”的价值位阶。

  • 标签: 社会管理 法治创新 公信力 价值位阶
  • 简介:邓小平的民主宪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民主考政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方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邓小平的民主宪政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邓小平 民主宪政思想 宪政建设
  • 简介:汤寿潜(1856—1917),原名震,字蛰仙(一字蛰先),浙江山阴人(今杭州萧山区),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思想家和立宪派。其一生最大的政治诉求乃是君主立宪政体。1890年他在《危言》中就明确提出设议院的主张,是中国近代较早主张移植西方民主政体的思想家之一。

  • 标签: 君主立宪政体 汤寿潜 思想论 古义 宪法 西方民主政体
  • 简介:中国现有的宪政实现理论有局限性。中国实现宪政最根本和最直接的阻碍是大一统的权力,诱致性变迁存在的“搭便车”问题,内生型模式存在“制度悖论”的难题。中国宪政的实现应该另辟蹊径,发挥英明睿智的权力的理性和统领作用。

  • 标签: 宪政实现 多元权力 大一统权力 制度悖论 理性权力
  • 简介:五四前后的思想文化运动为什么没有产生有效的现代宪政制度,因为我们缺乏形成和革新制度的能力。制度经常是利益斗争和调和的产物;制度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本共识基础上;制度的构建还需要法治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以及制度本身的作用。

  • 标签: 制度建构 最高权力 利益妥协 民主参与
  • 简介:美国宪政理念深受欧洲影响,但美国自由成长的市民社会是宪政的结构基础,为美国宪政成长提供了社会支持。独立战争前,初步形成市民社会,进行立宪。经过南北战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等一系列措施,使市民社会得到空前发展,宪政基础基本奠定。通过对美国宪政成长之路的反思,得出决定美国宪政的关键因素是市民社会这一历史结论。

  • 标签: 宪政基础 市民社会 立宪 宪政理念 美国 自由
  • 简介:现代宪政主义愈来愈注重通过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以及对个体权利的尊重来保护弱势。宪政精神的充分实现是所有法治国家的理想,而宪政状况的变化在刑事司法领域中反应最为直观和敏锐。因此,以现代宪政价值的诉求考察刑事司法的理念成了研究的新视角。在这一视角下,刑事司法理念的发展趋势必然呈现出限权、追求程序独立价值、彰显人权等态势。

  • 标签: 宪政 刑事司法 人权
  • 简介:法律职业化理论和司法能动理论是对中国司法发展道路的不同探索理论。中国能动司法理论的可能宪政逻辑是:民族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司法社会主义特色的塑造、司法服务于政治、转型时期需要司法快速做出回应等。能动司法理论宪政逻辑的合理之处在于它是从中国国情、中国民众的社会需求出发而不是西方的现行司法理论出发去论证自己的合理性。但中国能动司法理论始终面临着司法规律的普适性、政治统摄司法抑或司法控制政治、法律是统治工具抑或法律具有自身价值等理论追问。中国能动司法宪政逻辑面临的困境是政治系统和法律系统相对分立而引发的社会结构性危机。通过论争来寻求更多的政治共识,对中国司法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能动司法 宪政 政治 民族国家
  • 简介:西方民主发展可以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英美模式,第二种是法国模式。英美模式是先致力于宪政和法治建设,即如何用法律限制、规范政府权力并保障基本人权,等宪政和法治确立之后,再逐渐推行民主。法国模式则相反,即先民主,后宪政和法治,法国为此走了许多弯路。没有宪政和法治的民主同样是人治的。中国坚定不移地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西方成功的经验,但必须注意其成功的法宝是先铺设民主的基础设施——宪政和法治,然后再逐渐建设完全的民主,最终实现民主与宪政、法治的结合。对于今日中国,我们所处的内外环境不允许我们像英美那样花很长时间先建设宪政和法治,然后再慢慢发展民主。我们必须把发展民主与宪政法治建设同时进行。中国的宪政民主之路注定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

  • 标签: 宪政 法治 民主 宪法学使命 政治体制改革
  • 简介:应明确"法不禁止皆自由"的构成要素,包括禁止"什么"、"谁"自由、"何种"自由,理论前提;其局限性包括"禁止"的验证标准模糊和不确定性,"禁止"应具有程序性或形式性,自由存在内在权利界限,外在环境限制等。借助利益、价值分析的价值衡量工具,探讨"法不禁止皆自由"的宪法地位,建议以其弥补宪法监督原则不足,建议在司法审查中明确"法不禁止皆自由"的原则地位、冲突条款的裁量规则和方法。建议行政许可设置的必要性标准要素与司法审查的合理性标准要素,分析行政许可决定与法律、行政合同的效力冲突问题,讨论行政许可类硬法与软法之法理配置和理性选择规则。

  • 标签: “法不禁止皆自由” 合理性标准 审批制 软法 宪政
  • 简介:孙中山与张君劢的宪政思想在中国近代都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宪政理想的共同追求者,两人的目标和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在另外的问题上又有很大不同,本文就是对此的比较.

  • 标签: 宪政思想 孙中山 一致 张君劢 中国近代 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