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刑法的道德合法性问题是法律的道德合法性问题的具体和延续.刑法的道德合法性应立于人性高度予以诠释.刑法的道德合法性赋予刑法以良法的品性、真正的威信和彻底的有效性.刑法的道德合法性应在刑法立法、刑法司法和刑罚执行的过程中得到动态性的贯彻和体现.刑法的道德合法性在风险多元的高科技时代仍然应该得到维系.

  • 标签: 刑法 道德合法性 人性 刑法立法 刑法司法 刑罚执行
  • 简介:新闻道德失范是当前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十年来国内6次媒介调查结果显示,新闻道德失范的危害性极大,经由自律路径根治新闻道德失范几乎不可能.从道德分层理论、道德与法律关系、道德的现实境遇以及新闻道德本身的特性分析,新闻底线道德的法律运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道德的法律运作的主要方面并不是在何种程度下触犯道德规范该受何等惩罚的量化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应该对某些新闻职业道德概念作一个明确而具体的定义.同时,我们也必须仔细考虑违犯新闻道德规范后进行救济的多种可能性.

  • 标签: 新闻道德 法律化 新闻媒体 法律保护 新闻底线道德
  • 简介:在维护道德权利上,司法克制主义与司法能动主义立场各有其理,但分歧并非不可调和,司法哲学上的主流与非主流之分以及两者互补关系的定位不容忽视。从司法主体、司法正义、守法道德义务和道德约束机制四个角度比较分析,两种立场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也自不同,道德风险也有共性风险与个性风险之分。

  • 标签: 道德权利 道德风险 司法克制主义 司法能动主义
  • 简介:虽然保险合同的双方都可能面临利益失衡的风险,但相形之下,投保人一方因利益失衡而导致心态失衡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加之巨额保险金的强烈诱惑,投保人和保险关系人就可能抛开道义和良知的约束,在主观上产生一种故意或恶意,最终铤而走险,不择手段地促就保险事故的发生,这样就引发了道德风险.

  • 标签: 利益失衡 道德风险 保险关系 投保人 人身保险 保险事故
  • 简介:检察官的职业道德教育解伟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以下简称《检察官法》已经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并于今年7月1日实施。根据《检察官法》的规定,对检察官应当有计划地进行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

  • 标签: 大检察官 检察官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品质 道德情感 道德认识
  • 简介:知识产权犯罪控制与社会道德存在着一定联系。我国控制知识产权犯罪的刑法规定融入了道德内容,控制知识产权犯罪的法律实施也需要社会道德的支撑。积极守法观是知识产权犯罪控制与预防的高级境界。

  • 标签: 知识产权犯罪控制 道德要素 悖德性 积极守法
  • 简介:中国法律传统上法律与道德的互动彭灵勇所谓互动,是指同一系统中的若干子系统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以达到系统的整体平衡。互动是一个系统上的概念,在此,我将其借来,以描述中国古代法律与道德关系理论的着眼点,即是中国古代的法...

  • 标签: 法律与道德 法律传统 道德教化 法律和道德 社会和谐 统治者
  • 简介:本文认为,根据环境法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和完善期四个时期。工业革命前为环境法的萌芽期,环境法规只是零星地附在有关的立法当中;工业革命后到本世纪50年代为环境法的形成期,环境立法比较分散,处于初创阶段;本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为环境法的发展期,环境立法发展迅猛,已成为自拥法理基础和调整对象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本世纪80年代后为环境法的完善期,环境立法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从而日趋完善和成熟。

  • 标签: 环境法 萌芽 形成 发展 完善
  • 简介:随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在全球范围的日趋严重,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寻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各国政府的执政要务。重视法治对生态建设的保护作用,是国外建设生态社会的基本经验,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建设循环经济,实现社会生态化方面都选择了法治的途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态法律保障体系。我国生态建设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更需要法律的调整和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应伴随着法治建设,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即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律监督活动都要渗透生态的内容,体现生态的要求。

  • 标签: 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 生态法治
  • 简介:<正>目次第一节英国竞争法的早期发展一、英国竞争法的起源(一)英国竞争法的普通法渊源19世纪之前,英国并无专门的法律制度处理竞争政策,但是,在几个世纪的历程中,英国普通法逐渐发展出一套控制反竞争行为的制度。到了19世纪的最后二十多年当中,普通法法官开始使用两项规则:贸易限制规则和共谋侵权规则。贸易限制规则规定,法院对于不正当限制他人贸易的协议将不

  • 标签: 竞争法 竞争政策 反竞争行为 行为法 转售价格法 《企业法》
  • 简介:犯罪体系具有指导功能、限制功能、检验功能、展示功能等四方面的功能。以功能的标准衡量,可以发现我国四要件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基本功能,因而有必要进行改造。目前的改造方案,大致有坚持平面思维的改造、进行阶层式改造、移植说三种。随着各种改造方案的提出,四要件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犯罪体系在中国的发展,呈现两个基本趋势:一是进行阶层化改造的努力得到更多人赞同;二是在满足控辩对抗方面迈出关键步伐。

  • 标签: 犯罪论体系 四要件说 阶层理论
  • 简介:概念在方法的研究中必不可少,但概念具有不确定性,这源于其和前理解的相互作用。尽管如此,方法的研究仍具意义。教义学者既区分法教义学和实用教义学,又致力于将基本原则和具体个案进行体系建构。法学方法应归入基础科学,亦受辅助科学的影响,但不应将个别基础科学命题片面化和绝对化。由于历史原因,相比英美法系,德国方法的特点在于精细体系。该体系构成了个案和基本规则、基本原则之间的中间层,发挥着稳定、控制和创新等功能,但对其过度依赖造成了对基本原则的忽视。同时,当今德国方法也面临着欧盟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尽管德国方法对日本法影响深远,但因历史和文化因素,中国法的继受路径和日本法不同。德国的精细体系对中国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中国法更需走出自己的道路。

  • 标签: 法学方法论 法教义学 基础科学 精细体系 东亚法
  • 简介:发展规划是我国宏观调控的核心制度。一直以来,发展规划主要依靠政策与政治惯例进行运转。发展规划虽然庞杂丰富,但实际上往往难以被有效地落实。在推进发展规划立法的当下,我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实施困境的存在。造成此困境的成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而刚性的、能够保障和促进实施的制度安排和措施,因此需要确立发展规划法中的实施机制。基于此,有必要引入机制设计理论,主要通过激励相容机制的复合路径,基于本土资源,构建我国发展规划法中实施机制的基本制度框架和规范构造,进而促进和保障发展规划的实施。

  • 标签: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法 实施机制 激励相容
  • 简介:<正>刑事政策概念的提出及其系统思想体系的形成,乃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刑法学、刑事社会学、刑事人类学、监狱学和其他相关学科发展的产物。客观地说,刑事政策成为预防与惩罚犯罪的思想体系,反映了人类对犯罪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因此,研究资产阶级刑事政策的历史发展,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益的。

  • 标签: 刑事政策 犯罪率 刑罚 保安处分 刑法典 资产阶级
  • 简介:日本、韩国的检察制度基本是以法、德等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检察制度为蓝本构建的。但是,法、德等欧陆国家与地处于儒家文化圈的日本、韩国,在经济、社会尤其是文化传统上毕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这种国情或区情上的差异,使得日本、韩国检察制度的发展逐渐呈现出自身的某些特色,形成了检察制度发展的"东亚模式",并具体体现为:强化检察官的侦查权;发展"多检种联合作战"模式;塑造检察官独任制官厅地位。我国与日本地理上相邻、文化上相近。虽然两国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有重大差别,但并不影响我们在具体司法制度的设计上向日本学习、借鉴。我国当前正在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检察体制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国情,又契合检察制度发展规律、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检察制度,是司法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这一大背景下,以日本检察制度为代表的东亚模式,从其产生、发展的经验过程到具体的制度设计,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检察制度改革,都极具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 标签: 东亚检察模式 检察改革 法律监督 独任制 检察官助理
  • 简介:法律之特质,为社会之规则。拟俟区别法律与类似法律诸现象时,加以说明。而社会规则之法律观念,与人格价值,即个人价值之道德,尤不可不完全区别。或谓“法律非别乎道德,乃实现道德之手段而附于道德者”,此说对于承认道德与法律区别之问题,了不相涉。吾人贝Ⅱ谓,两者之区别,为法律之外部性,道德之内部性。此言固亦有关联之意,然有不同之意四,不可不察也。

  • 标签: 法律与道德 社会规则 法律观念 人格价值 个人价值 内部性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科学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上述五大发展理念,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意义重大。新形势下,公证行业要深入学习、领会、理解与掌握这一理念,贯彻落实于公证事业创新发展之中。

  • 标签: 公证行业 经济发展 公证机构 公证服务 公证人员 公证业务
  • 简介:1897年,美国大法官O·W·Holmes在波士顿大学法学院发表了对美国20世纪法理学影响深远的著名演讲:《法律的道路》。一百年后,R·波斯纳法官在哈佛大学Holmes讲座上作了题为《道德和法律理论的难题》的演讲,波斯纳的演讲主要涉及霍姆斯提出的支配美国法理学的其中主题之一:法律和道德。众所周知,围绕这一主题,二战后,新分析法学派的哈特和新自然法学派的富勒展开过一场著名的争论。时隔几十年后,法律和道德这一西方法理学上永恒话题再次引人注目。不过,这次争辩是在当今美国法理学中经济分析法学(或新实用主义法学)代表人物波斯纳和权利与原則学派代表人物德沃金之间展开,限于篇

  • 标签: 法律 道德 波斯纳 道德相对论 道德主观论 德沃金
  • 简介:软法乃公共治理在全球范围勃兴之产物。软法亦"法",软法乃非典型意义之"法";软法与硬法相对而生,而"法"之共性则彰显软法与道德质的区别。道德不是软法,但理论与实证均表征道德可以软法化。道德软法化是"以德入法"于公共治理领域的又一次渗透,是道德思维在软法秩序中的延伸;且此种延伸在"依法治国"、"法治立国"的当下必须遵循一定的界限与尺度,以发挥其的良好独特调整功效。

  • 标签: 软法 道德 道德软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