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古代典籍之一《礼记》,相传是孔子的弟子们所记录的孔子关于"礼"的论述。但《礼记》并不是仅仅记录有关礼仪、仪式的一部书,它所重点记载的,倒是"礼"的意义,包括祭祀活动的意义。"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孔子对"礼"的解释,开宗明义便是"不忘其本"。孔子所举的例子是颇为怵目惊心的:小狐死在他乡异地,濒临死亡之前总要把自己的头摆得正对着所归不去的"家"。身死不得归回,心却始终眷恋着故土。由此,孔子认为,"礼"的根本意义就是人的"不忘其本":

  • 标签: 孔子 上帝 中国古代典籍 祭祀活动 献祭 礼记
  • 简介:《易经》《坤彖》曰:"至哉坤元(无与伦比的大地之施予生命之恩啊),万物资生(万物都是倚靠她而生而长),乃顺成天(她的柔顺,成全了天的生生之德)。坤厚载物(大地温厚,载负着万物),德合无疆(她的大德与天相配合,永无止境,永无已时)。"这里所描述、所歌颂的,是"地"之大德、厚德,不仅生长万物,而又载荷万物,养育万物,却不论被载荷,被养育者本身如何或属于何类。墨子的"兼爱"主张,与《坤彖》的精神一脉相承。他认为,上天对众生的爱是普遍的爱,无亲疏贵贱之别。墨子在这一问题上的论证是:

  • 标签: 上帝 兼爱 基督教 国教会 生生之德 基督徒
  • 简介:中国的"士"(知识分子阶层)是一批独立于威武权势,超脱于富贵贫贱,自由于得失生死;毕生坚持真理、严守道义、执着事业的人。其精神,与希伯来先知传统相似。中国最早全面提出这一"人格理想"追求的,首推孔子。在《礼记》的《儒行》一中,孔子从许多方面陈述了"儒"的"特立独行"。例如:见利不亏其义(看到财利却不肯以义为代价),劫之以众(哪怕藉人多势众对他加以威胁),沮以之兵(或用武力恐吓他),见死不更其守(面对死亡,他也

  • 标签: 崇高人格 基督教 理想人格 新儒家 人格理想 上帝
  • 简介: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实践、注重行为或实际行动的民族。一部《论语》第一句孔子的话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的"习"主要不是指"复习"或"温习",而是指"实践"和"实习"。中国人很少搞"纯知识的知识"(Knowledgeforknowledge’ssake),而是注重"为人"与"做人",一切学问都必须落实于"笃行"。中国文化的这一特征,反映于神学,便是实践神学、力行神学或笃行神学。"太初有道"的"道",与其说是"言"(Word),无宁说是"路"(Way),是"行"在其上的道路。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行"字,是东西之通衡、南北之大道。更为神奇的是,竟呈一"十字架"形,预示"十字架"即为中国基督徒的"行之道路"。谢扶雅认为:希伯来是一个"信"的民族,希腊和西方是"知"的民族,中国则是"行"的民

  • 标签: 中国文化 神学家 利玛窦 十字架 基督徒 上帝
  • 简介:大凡学习各种语言、知识、学术、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学问,都有他专有的名词或术语。宗教也不例外,尤其是佛教,经典浩瀚,佛学名相繁琐,佛门用语特殊,使得许多有心涉猎佛教的人士视入佛门为畏途,即使是一般信徒,也多不知其义,因而阻碍佛教的发展。为了让有心亲炙佛法者易于扎稳基础,建立信心,因此,本篇特别将佛门一般用语列出,并略做介绍。

  • 标签: 佛教 宗教文化 宗教思想 木鱼 引磬
  • 简介:我们尊敬的赵朴初会长,爱党爱国爱教爱家的佛教界优秀领导人,跨世纪卓越的政治活动家,于2000年5月21日17时0分在京圆寂,遗嘱火化不留骨灰,器官交医院处理,言:“生固然欣,死亦无憾。花落花开,水流不断。我今何有?谁与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全国人民评论:“追求进取,探索真理。风雨同舟,亲密合作。”

  • 标签: 永恩赋 赵朴初 佛教研究 宗教领袖
  • 简介:大凡学习各种语言、知识、学术、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学问,都有他专有的名词或术语。宗教也不例外,尤其是佛教,经典浩瀚,佛学名相繁琐,佛门用语特殊,使得许多有心涉猎佛教的人士视入佛门为畏途,即使是一般信徒。也多不知其义,因而阻碍佛教的发展。为了让有心亲炙佛法者易于扎稳基础,建立信心,因此,本篇特别将佛门一般用语列出,并略做介绍。

  • 标签: 佛教 宗教文化 宗教思想 方丈 比丘 行堂
  • 简介:打斋于寺院举行法会时,信徒出资斋请与会大众。广结众缘,称为打斋。

  • 标签: 语篇
  • 简介:头陀苦行之一。谓去除尘垢烦恼。意即弃除对衣、食、住等贪着,以修炼身心。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

  • 标签: 禅宗寺院 佛教 头陀 禅堂 应供
  • 简介:卷中之一校者附言:本书上卷律诗十二首,为丹功之总论,以七言之律句,概括内金丹之全程。虽限于诗的体裁及篇幅,奥义较深,但已将小成中成至大成功法,作了系统的启示,读者若加以细心钻研,自可撮其大要。中卷共收绝句六十四首,探讨作者之意,系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所以在每一首里都有作者意图的重点,所以言关窍,言运神,言物质基础,言药物根源,言火候,言阴阳配合等,均较

  • 标签: 悟真篇 真铅 阴阳派 丹法 道藏辑要 丹经
  • 简介:《悟真》作者及其时代《悟真》是道教内丹丹法主要经典,著录于《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及《四库全书》之中,著者为北宋张伯端,是继《周易参同契》之后的丹经。书中以诗词形式总结了宋代以前内丹的正

  • 标签: 悟真篇 丹法 参同契 内丹派 张伯端 阴符经
  • 简介:其四十八休施巧伪为功力,认取他家不死方,壶内旋添延命酒,鼎中收取返魂浆。校:(一)延命酒《十书》《注解》《注疏》《讲义》均作“留命酒”。(二)收取《三注》作采取。(三)次序排列《注解》《注疏》均在诗后补充五首之内,《阐幽》排列在五十五首。注:(一)巧伪巧、偷巧而不实际;伪、旁门而图异端,此皆针对“须向家园下种栽”而加以告诫,恐读者误会为阴阳一派。

  • 标签: 悟真篇 阴符经 阴阳派 炼气化神 药自外来 金丹四百字
  • 简介:来到高雄作学术交流快一月了,在朋友的陪同下、我去高雄历史博物馆走了一遭。经过浏览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与图片,观看相关影片.我基本上弄清了高雄这海港性大都会的历史概貌。

  • 标签: 高雄 朋友 历史博物馆 影片 观看 馆藏文物
  • 简介:伯沙撒自以为聪明无比,他坐享祖宗的基业,位居巴比伦君王,权力使他无往不胜,万人称臣。伯沙撒俨然扮演着至高无上的上帝,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一切的谬误都成了真理,他成了真理的标准,在他至高的权力面前,没有什么对错是非,他就是一切的准则,他不以权力为责任,只把权力当作满足私欲的工具。

  • 标签: 以史为鉴 权力 巴比伦 真理 祖宗 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