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公正的天平》()是安萨里的名著,该书通过与内学派(伊斯玛仪派)某个信徒对话的形式而展开。安萨里指出,“公正的天平”作为正确的逻辑准则,就包含在《古兰经》的启示当中,通过经文所述先知们的言论而体现出来。这些天启的理智原理是判定真理的准则和天平,是获取确定性知识的手段。在书中,安萨里为逻辑学规则提供了启示的依据,可谓伊斯兰思想史上的一个创举。在此意义上,正确的逻辑规则不仅仅被视为由哲学家所建立的“他者”,相反,这些“公正的天平”是启示的内容,它们通过历代使者的经典而被传授于人类,是真主赐予全人类衡量认识的准则,只不过以前不同的民族可能对这些逻辑规则的称呼不同而已。这一创举为后期教义学家将逻辑学科纳入教义学之中铺平了道路,使得教义学的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真主本体和属性的讨论。正如我国近代著名大阿訇马良骏所指出的那样:“我们选择后期教义学家的道路,以便尊贵的伊斯兰学科(教义学)不再需求‘他者’。”从这一点来看,安萨里在伊斯兰教义学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

  • 标签: 安萨里 伊斯兰教义 伊斯兰思想 内学派 《古兰经》 伊斯玛仪派
  • 简介:《道门十规》的第六条,张宇初天师讲“住持领袖”。所谓“住持领袖”,顾名思义,讲的就是宫观的领袖,因为,“住持”是道教正一派宫观的领袖的专门名称,相当于全真派道观的方丈。中国道教协会编的《道教大词典》中有“住持”条,里面说到住持是道观的执事名称,仅次于方丈,但是又称他是“道观的实际主持人,管理全观的大小事务,地位稍低于方丈,但实权过之”。这一解释,看来只能适用于全真派道观。就正一派的道观而言,一向没有“方丈”之职。

  • 标签: 方丈 住持 道观 全真派 宫观 张宇初
  • 简介:《道门十规》的第七条是“云水参访”。“云水参访”,这一条规戒是对于出家道士说的。说到正一派的道士,大家就认为是有室有家的道士。其实,历史上的正一派也分为在家和出家两种。出家道士,以四海的道观为家,因此,出家道士都要云水参访。所谓“云水”,就是云和水,云会浮动,水要流动。云水就是行云流水。出家的人,浪游四方,因此,出家道士也称为“云水之士”。所谓“参访”,在古汉语里面,参访就是访问的意思。现在说参访又有参拜和访问的意思。云游到一个道观里,一个云游的道士首先要拜本庙各殿的神灵,叫“参”。同时,又要访问各地高道和同道,寻师访友。张宇初这里就是讲一个道士在寻师访友中应该遵守的规戒。

  • 标签: 道士 道观 应该 张宇初 正一派 《道门十规》
  • 简介:第七章魔鬼的天平及内学派对它的使用我说:可怜的人啊!你听听对你朋友的天平的说明!你太顽固了!须知,我所提到的《古兰经》中的每一个天平,在魔鬼那里都有一个与之接近的天平,他以之混淆真理的天平,以便使人用它们来衡量而出错。然而,魔鬼只能从一些漏洞进入,故谁堵住了漏洞并加固之,他便是安全的。

  • 标签: 天平 公正 对称 《古兰经》 魔鬼 真理
  • 简介:新兴宗教巴哈伊信仰的经典翻译活动正在世界各地大规模地进行,因此,对此研究值得深入探讨。同时,巴哈伊权威文献中含有大量关于翻译的论述,值得挖掘梳理。有鉴于此,本文回顾了新兴宗教巴哈伊信仰的经典翻译史——特别是英译史与中译史,梳理了有关翻译标准和翻译程序的论述。

  • 标签: 巴哈伊信仰 经典翻译 翻译历史 翻译标准 翻译程序
  • 简介:当地时间2005年4月2日21时57分,天主教罗马教皇若望保禄二世(又译作约翰·保罗二世)因病在梵蒂冈去世,终年84岁。有读者来信询问新教宗如何产生,本刊特请教会专家作如下解答。

  • 标签: 天主教 新教 程序 选举 2005年 读者来信
  • 简介:“圣人”在天主教而言是指死后灵魂升天、可作教徒表率、应受教徒礼敬的人。教会对“封圣”即册封“圣人”,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及程序,要有当地教会提出并考察论证。此次梵蒂冈的“封圣”完全无视中国教会主权,而由所谓“台湾地区主教团”越俎代庖,违背了教会的规定和程序。罗马教廷册封“圣人”的程序和规定,其主要内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 标签: 罗马教廷 “圣人” 天主教 宗教信仰 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