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的依据有两类:一类是理念依据,包括平等,自由,社会合作诸项理念,另一类是现实依据,包括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这两类依据规定了现代公正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则,忽略其中的任何一类或一项依据,对于现代公正的理解都会流于偏颇,完整地理解与把握现代公正的各项依据,是确立现代公正基本内容与基本规则的必要条件。

  • 标签: 公正 现代社会 现代化 市场经济 社会合作理念 平等理念
  • 简介:自由的本义是不受限制和阻碍,政治哲学中的自由概念具有明确的含义,它并不离开常识很远,主要指社会制度所加于个人的限制的范围应尽可能小,并且以合理性为条件并向选择性开放.罗尔斯等政治哲学家对自由都作过详细的论述,包括自由与平等、自由与法律的关系,以及只能以更大的自由为理由来限制当下的自由.一方面,服从良法可以捍卫公民的自由,但另一方面,正如洛克所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否弃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并扩大自由.法律与自由在此原则基础上一致了起来,不应片面地只强调一个方面.自由与社会整合关系密切,不尊重公民个人自由选择权的整合是表面的、难以持久的,真正的社会团结是以负责任的个人的充分自由选择为基础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扩大公民自由选择权、加强社会整合的一个实例.自由与公正关系密切,公正分为实质公正程序公正,实质公正强调的是分配结果的平等,而程序公正则要求分配标准的普适性,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程序公正看起来比实质公正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强调的是竞争起点的平等.就可行性而言,以程序公正为主、实质公正为辅,看起来是更现实合理的分配方式.

  • 标签: 社会公正 自由主义 自由选择权 公民权利 程序公正 社会整合力
  • 简介:针对我国侦查强职权主义的特点,学界提出了侦查程序诉讼化理论,期望运用现代诉讼的基本原理改造现有的侦查程序,引进司法权的介入与控制,增强犯罪嫌疑人与侦查机关平等对抗的能力。侦查程序诉讼化理论契合了现代诉讼程序保障权利、限制侦查权滥用的价值追求,但由于对侦查程序的内涵把握不准,在司法介入的性质和犯罪嫌疑人地位的定位上难以做到理论白洽和符合侦查实践。不同于审判程序,侦查的过程既存在侦查机关单方面调查活动,又包含了控辩双方及其他程序参与人的参与。因此,我国侦查程序改造的路径选择应当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而展开。

  • 标签: 侦查程序 诉讼化 路径选择 程序改造
  • 简介:6月28日至7月1日在福建厦门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研究杂志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会议主要围绕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的公正观及其内涵展开讨论。学者们认为,虽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当中没有对公正问题作出系统、正面的阐述,但他的学说中是包含着公正思想的,至少我们可以从他的哲学中开引出有价值的思想资源来回应现实的正义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资源 社会公正 学术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