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系统是针对于气象预警和气象产品对外发布的平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系统主要对现有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以下简称国突)信息数据处理中心进行业务对接,实现了收音机手段信息发布的全程监控,可一键在多平台发布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和气象服务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系统除涉及与终端通信外,还可实现国家级,省、市、县等各级通信,同步预警相关信息及设备信息.

  • 标签: 气象 预警信息 对接
  • 简介:针对灾情直报2.3系统功能不完善的情况,实现发布“高温蓝色预警”功能。①添加预警图标。进入已安装的灾情上报系统2.3文件包。寻找“.\nmc\灾情直报\img”,在该目录中添加文件名为“p0003004”的高温蓝色预警图标(文件类型为JPEG图像)。②添加预警指南。

  • 标签: 预警 灾情 蓝色 高温 系统 JPEG图像
  • 简介:目前,传统的气象预警信息传递方式通常包括广播、电视、报纸、121语音电话以及网络等,但这些传播手段都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往往达不到及时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效果,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而现在我们有了手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这种形式具有传播迅速快捷、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尤其是在发布短时突发气象灾害以及在夜间或者偏远山区发布气象灾害预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解决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预警信息 气象预警 手机 “最后一公里”问题 信息传递方式 气象灾害
  • 简介:2007年11月30日,第4届地球观测峰会在南非开普割顷利召开,地球观测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会后发布了《开普敦宣言》、地球观测组织(GEO)进展报告及GEO近期成果。科技部长万钢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此次峰会,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再次当选为GEO的联合主席。中国作为GEO的创始国之一,两年来积极推进GEOSS10年执行计划,在GEO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地球观测系统 中国代表团 国际 设计 规划 中国气象局
  • 简介:为了确定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PIXE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北京师范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美国元素分析公司3个PIXE实验室开展了30个单元素样品,1个多元素样品的横向比对。对于绝大多数样品,3个实验室的一致性好于10%,3次测量的重复性好于6%。

  • 标签: 横向 日本京都大学 分析技术 单元 元素分析 重复性
  • 简介: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气象灾害特点,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需求,利用手机作为气象灾害发布重要手段,依托于中国移动短信点对点互连协议及现有的气象局网络资源,提出并设计了基于气象实时数据库应用的手机短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的设想,形成内蒙古自治区级和各盟市、旗县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体系,为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手机发布能力、发布时效提供基础平台支撑.

  • 标签: 手机短信 气象灾害 预警信息 发布平台
  • 简介:以“山西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为例总结了中心建设中的一些做法经验,从加强应急管理的角度对今后中心运行提出若干条对策建议,切实发挥“预警信息发布”在防灾减灾、事故救援、应急抢险中的先导和基础作用。

  • 标签: 信息发布 突发事件 预警 应急管理 防灾减灾 事故救援
  • 简介:目前世界上除新西兰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外,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政府气象部门,全权负责国家气象事业的基础建设、国际合作和气象服务。在中国等一些国家还颁布了国家气象法律法规,以保障气象部门履行其职能。

  • 标签: 国家 中国 信息 气象部门 基础建设 政府
  • 简介:西安艾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发布气象预报一案,是陕西省第一起非法发布和传播气象预报信息案件,此案案情复杂,违法主体背景深厚,涉案金额巨大,为陕西省气象执法史上罕见。本文详细分析了此案的处理过程,总结了其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将对此类气象事务社会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气象预报 案例分析 信息发布 执法 传播 合理化建议
  • 简介:通过分析陕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手机短信息发布"绿色通道"的现状,发现短信下发速率有限、预警信号内容较长、内部制作审核流程冗长、发布规则不完善等是影响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时效性、实用性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业务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短信 绿色通道
  • 简介: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和科技发展司于2004年3月5日在中国气象局联合举办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GRAPES)阶段成果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会上称赞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令人振奋,这不仅仅是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创新基地的光荣和骄傲,也是中国气象工作者的骄傲。有关业务和研究单位的代表对GRAPES模式的引进与试用表示了极大兴趣,表示要在本单位业务和研究中试用GRAPES模式。从成果发布至今,全国近50家单位与我中心签定GRAPES业务化试验合同。

  • 标签: 气象数值预报 中国气象局 创新研究 预报技术 开发 项目
  • 简介:利用北京房山地区9个全球定位系统观测站组成的实验站网,研究GPS水汽层析网格的划分方法,采用垂直均匀和垂直非均匀两种分层方法,分析GPS层析网格垂直分层对水汽层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和非均匀垂直分层方法得到的GPS水汽层析结果均是可靠的,均可以与探空水汽结果进行比较。但垂直非均匀分层更符合大气水汽的实际分布特征,层析解算精度更高,尤其对测站高度差较小的GPS站网,尽量选择垂直非均匀分层方法。垂直均匀和垂直非均匀分层方法均可以为北京地区GPS层析网格垂直划分提供参考。

  • 标签: GPS气象学 层析 大气水汽 垂直分层
  • 简介:前言海陆风是一种因海陆热力性质不均而产生于大气低层的中尺度热力环流。由于水体的导热率和比热都比陆地高,因此,水域温度变化比较缓慢,水温的日变化也比陆面小。白天,在太阳辐射作用下,陆地增温性强,陆上气温比海面高,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在下层,海上空气流向陆地补充,形成海风;在海面,

  • 标签: 风观测 沿海 宁德 福建 空气流向 热力环流
  • 简介: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系统(ARPS),对1998年7月20日至22日期间长江流域的低涡切变线及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探讨了对"98@7"突发暴雨的影响因子及改进预报的可能途径.初值的不完全是影响成功预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利用尽可能收集到的资料,对初值进行了合理的处理之后,模式能较好地复制出7月20~22日24h降水及环流形势.利用模式结果,讨论了凝结潜热释放和行星边界层过程在低涡切变线维持中的作用以及云贵高原在低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此外,还对低涡及切变线的演变过程做了初步的分析,初步探讨了低涡切变线形势维持的可能机制.

  • 标签: 暴雨预报 物理过程 地形 降水 1998年7月 切变线
  • 简介:2004年起,中国气象局在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区域本底站先后开展了包括大气气溶胶、反应性气体等在内的业务观测。2006年初中国气象局充分利用已有站网,结合国家大气成分本底台站的建设以及大气成分预报业务的发展急需,在全国14个关键区域布设了包括7个大气本底台站在内的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形成了全国大气成分观测网(图1)。

  • 标签: 大气成分 观测站 网络化 中国气象局 服务 评估
  • 简介:1引言GFE(L)1型雷达与701C雷达同属二次测风雷达,与相应探空仪配合用于测量高空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两者的测量机理相同,探测的空中目标一致,因此,两者在同一站点、同一时刻的测风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可比较性。本文从二次雷达的测风机理人手,对比两类雷达的测风结果。通过两者探测精度的比较,有效地反映GFE(L)1型雷达与701C雷达对高空气象基本要素的探测效果.进而反映出L波段系统本身的探空高度数据的稳定性和精度高于59—701系统。

  • 标签: 雷达测风 L波段雷达 701C雷达 二次测风雷达 测量机理 探测精度
  • 简介:从1995年开始,我省气象信息化的数据正式列入气象科技档案工作的管理范畴。档案部门把记载信息的磁盘、磁带、胶片等载体统称为机读载体,与传统的气象记录报表等文本载体不同,机读载体上所记载的信息必须依靠微机、磁带机、阅读复印机等专用设备,在显示屏、打印机或复印机上输出之后,才能为肉眼识别。针对机读载体这一特点,我们对我省1991~1994年的气表—1原始信息AO、A1模式数据文件仔细地进行了验讫,并按照对文本载体检查验收的类似步骤,确定检查内容有(1)磁盘文件是否齐全?(2)每一个磁盘文件是否都符合国家要求的格式标准?

  • 标签: 数据文件 地面气象 检查结果 数据采集 1994年 格式问题
  • 简介:冰冻圈是指地球陆地和海洋表面以及表面以下水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区域的总称,包括海冰、湖冰、河冰、积雪、冰川、冰盖以及冻土(图1)。作为地球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冰冻圈以其自身独有特点越来越受到科学界重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展现了近10年来冰冻圈变化的最新研究结果

  • 标签: 评估报告 IPCC 冰冻圈 地球气候系统 海洋表面 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