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在妇产科疾病的影响,研究现在临床中米非司的应用情况,观察该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所收治的86例患有妇产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为43人,实验组给予米非司药物治疗,回顾分析效果,结果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及病情,适量服用米非司,在必要情况下配合相关的治疗手段,检查各项身体指标,评价该种药物的疗效.结论:米非司在多种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现在已经广泛应用,该药物副作用小,安全有效,随着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米非司将会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 影响
  • 简介:目的:探究普罗帕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女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72例女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36例观察组和36例参照组,予以观察组患者普罗帕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室上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8.89%)、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97.22%)、临床症状缓解率(86.11%)均高于参照组(69.44%)、(83.33%)、(63.89%),不良反应率(8.33%)明显比参照组(27.78%)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女性心律失常应用普罗帕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率低,患者耐受性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女性 心律失常 普罗帕酮 稳心颗粒
  • 简介:目的:丹参Ⅱ-A是丹参的一种重要成分。研究丹参Ⅱ-A的抗炎症机制。方法: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系RAW264.7作为药物刺激靶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分析纯丹参Ⅱ-A对RAW264.7细胞系进行刺激,在细胞被刺激24、48h后,使用MTT比色法和半定量RT-PCR法对刺激后的细胞进行检测。结果: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发现丹参Ⅱ-A抑制炎症细胞的增殖,初步计算出丹参Ⅱ-A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43.2μmol/L;在半定量RT-PCR实验中发现,在发生炎症后,丹参Ⅱ-A通过抑制磷脂酶A2来减轻炎症。结论:在炎症发生后,丹参Ⅱ-A通过抑制磷脂酶A2来达到其抗炎症的作用。

  • 标签: 丹参酮Ⅱ-A MTT比色法 半定量RT-PCR 磷脂酶A2
  • 简介:目的:研究柔红霉素产生菌天蓝淡红链霉菌SIPI-1482中还原酶基因dnrU阻断后的产物(13s)-13-二柔红霉素及其他发酵产物的变化。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以大肠杆菌质粒pUC18为基础构建了dnrU基因交换质粒,通过在SIPI-1482染色体上的dnrU基因中插入安普霉素抗性基因来筛选dnrU的阻断突变株。结果和结论:PCR验证表明成功地阻断了dnrU基因。dnrU基因敲除后,重组菌发酵产物中(13s)-13-二柔红霉素消失,而其他发酵中间产物也有一定变化。

  • 标签: 天蓝淡红链霉菌 DnrU酮还原酶 同源重组 (13s)-13-二氢柔红霉素
  • 简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工程是近年来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成基因,已经合成了100多种"非天然”的天然化合物,为筛选新抗生素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研究以糖多孢红霉菌A226基因组DNA为模板,先用PCR扩增出红霉素合成基因eryKR6两侧片段,再用重叠PCR将其拼接成去除KR6的约3.2kbDNA片段,并克隆于pWHM3载体,构建了同源重组质粒pWHM2201.用PEG介导将pWHM2201转入糖多孢红霉菌A226原生质体.PCR鉴定和生物活性检测均显示pWHM2201已重组到红霉素合成基因位点.在无抗性R3M斜面上生长两代后,制备重组体原生质体,并涂R3M平皿.利用PCR筛选出KR6敲除的突变体糖多孢红霉菌M.

  • 标签: 酮内酯类化合物 3-去氧-3-羰基-红霉内酯B 基因工程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