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O)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CRO感染并接受CZA治疗的6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分离培养的细菌学种类将其分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组(40例)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感染组(23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将CRKP感染患者分为CRKP血培养阳性组(16例)和CRKP血培养阴性组(24例)。主要研究终点为14 d和28 d病死率,次要研究终点为病原体清除率。组间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CRKP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接受CZA治疗后28 d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RKP感染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08±28)和(56±12) mmHg,CRPA感染组分别为(122±20)和(64±14)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和-2.51,P均<0.05)。CRKP感染组血液、痰液和腹水阳性标本分别有16、20和4例,CRPA感染组分别为3、19和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P<0.05)。CRKP感染组患者接受CZA治疗第1天收缩压、舒张压、最高体温、CRP、血乳酸及CRKP阳性比例分别为(108±28) mmHg、(56±12) mmHg、(38.1±0.8) ℃、98(48,162) mg/L、(3.5±2.5) mmol/L和100%,治疗后第7天分别为(122±19) mmHg、(63±12) mmHg、(37.0±0.6) ℃、48(24,86) mg/L、(2.1±1.5) mmol/L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2.65、6.09和2.97,Z=-3.20,χ2=80.00,P均<0.05)。CRPA感染组患者接受CZA治疗第1天最高体温、CRP、降钙素原和CRPA阳性比例分别为(38.3±0.7) ℃、106(56,196) mg/L、1.39(0.67,3.37) ng/mL和100%,治疗后第7天分别为(36.9±0.6) ℃、31(9,80) mg/L、0.42(0.19,2.01) ng/mL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6,Z=-3.07和-2.31,χ2=46.00,P均<0.05)。随访截至2021年2月28日,CRKP感染组接受CZA治疗后14 d和28 d病死率分别为42.5%和67.5%,CRPA感染组分别为30.4%和6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0和0.03,P均>0.05)。CRKP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收缩压分别为(97±31)和(116±23)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P<0.05)。CRKP血培养阳性组患者接受CZA治疗后14 d和28 d病死率分别为62.5%和87.5%,阴性组分别为29.1%和5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7和6.51,P均<0.05)。结论CRO重症感染患者病死率高,CRKP血培养阳性患者14 d和28 d病死率均高于阴性患者,CZA可改善CRO重症感染患者炎症指标,促进病原学转阴。

  • 标签: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碳青霉烯类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摘要:我国现有一些早期修建的道路桥梁存在病害问题较多的情况。受当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桥梁的整体质量并不高,只能勉强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桥梁问题逐渐显露,其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对桥梁进行加固,在消除病害的基础上,增强桥梁的承载力,延长使用寿命。

  • 标签: 道路桥梁工程 常见病害 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我国现有一些早期修建的道路桥梁存在病害问题较多的情况。受当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桥梁的整体质量并不高,只能勉强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桥梁问题逐渐显露,其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对桥梁进行加固,在消除病害的基础上,增强桥梁的承载力,延长使用寿命。

  • 标签: 道路桥梁工程 常见病害 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我国现有一些早期修建的道路桥梁存在病害问题较多的情况。受当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桥梁的整体质量并不高,只能勉强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桥梁问题逐渐显露,其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对桥梁进行加固,在消除病害的基础上,增强桥梁的承载力,延长使用寿命。

  • 标签: 道路桥梁工程 常见病害 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O)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CRO感染并接受CZA治疗的6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分离培养的细菌学种类将其分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组(40例)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感染组(23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将CRKP感染患者分为CRKP血培养阳性组(16例)和CRKP血培养阴性组(24例)。主要研究终点为14 d和28 d病死率,次要研究终点为病原体清除率。组间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CRKP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接受CZA治疗后28 d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RKP感染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08±28)和(56±12) mmHg,CRPA感染组分别为(122±20)和(64±14)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和-2.51,P均<0.05)。CRKP感染组血液、痰液和腹水阳性标本分别有16、20和4例,CRPA感染组分别为3、19和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P<0.05)。CRKP感染组患者接受CZA治疗第1天收缩压、舒张压、最高体温、CRP、血乳酸及CRKP阳性比例分别为(108±28) mmHg、(56±12) mmHg、(38.1±0.8) ℃、98(48,162) mg/L、(3.5±2.5) mmol/L和100%,治疗后第7天分别为(122±19) mmHg、(63±12) mmHg、(37.0±0.6) ℃、48(24,86) mg/L、(2.1±1.5) mmol/L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2.65、6.09和2.97,Z=-3.20,χ2=80.00,P均<0.05)。CRPA感染组患者接受CZA治疗第1天最高体温、CRP、降钙素原和CRPA阳性比例分别为(38.3±0.7) ℃、106(56,196) mg/L、1.39(0.67,3.37) ng/mL和100%,治疗后第7天分别为(36.9±0.6) ℃、31(9,80) mg/L、0.42(0.19,2.01) ng/mL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6,Z=-3.07和-2.31,χ2=46.00,P均<0.05)。随访截至2021年2月28日,CRKP感染组接受CZA治疗后14 d和28 d病死率分别为42.5%和67.5%,CRPA感染组分别为30.4%和6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0和0.03,P均>0.05)。CRKP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收缩压分别为(97±31)和(116±23)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P<0.05)。CRKP血培养阳性组患者接受CZA治疗后14 d和28 d病死率分别为62.5%和87.5%,阴性组分别为29.1%和5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7和6.51,P均<0.05)。结论CRO重症感染患者病死率高,CRKP血培养阳性患者14 d和28 d病死率均高于阴性患者,CZA可改善CRO重症感染患者炎症指标,促进病原学转阴。

  • 标签: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碳青霉烯类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ncRNA-TUG1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使用LPS处理HIEC-6人类小肠黏膜上皮细胞24 h构建脓毒症损伤模型。全转录组RNA测序分析LPS处理后HIEC-6细胞中的mRNA、microRNA及lncRNA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LncRNA-TUG1、microRNA-132-3p(miR-132-3p)、SIRT1 mRNA及SIRT1蛋白的表达在LPS处理后HIEC-6细胞中的表达变化。体外转染技术改变LncRNA-TUG1、microRNA-132-3p及SIRT1的表达水平。q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LncRNA-TUG1对miR-132-3p及SIRT1的表达调控。CCK-8及流式细胞术分析LncRNA-TUG1、miR-132-3p及SIRT1对HIEC-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验证LncRNA-TUG1、miR-132-3p及SIRT1之间的靶向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进行,两组间的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RNA测序结果显示LPS处理后的HIEC-6细胞中出现LncRNA-TUG1及SIRT1表达降低(t=3.26,P<0.05以及t=2.55,P<0.05),但是miR-132-3p表达升高(t=4.12,P<0.05)。在体外细胞实验中,LPS处理后HIEC-6细胞后,LncRNA-TUG1及SIRT1表达降低(t=5.69,P<0.05以及t=5.712,P<0.05),而miR-132-3p表达升高(t=3.88,P<0.05)。LncRNA-TUG1过表达能够增加LPS处理后细胞的增殖率(t=6.55,P<0.05)同时降低其凋亡率(t=3.94,P<0.05)。上调LncRNA-TUG1可以降低miR-132-3p的表达(t=4.66,P<0.05),同时增加SIRT1 mRNA(t=3.91,P<0.05)及蛋白的水平。转染miR-132-3p mimic可以抑制SIRT1 mRNA(t=4.08,P<0.05)及蛋白的水平。在LPS处理的细胞中,与仅转染pcDNA3.1-LncRNA-TUG的细胞相比,共转染miR-132-3pmimic和siRNA-SIRT1的细胞增殖率较低(t=4.55,P<0.05以及t=5.67,P<0.05),凋亡率较高t=3.90,P<0.05以及t=4.22,P<0.05)。结论lncRNA-TUG1可能作为ceRNA调控miR-132-3p /SIRT1从而减轻LPS造成的HIEC-6细胞损伤。干预lncRNA-TUG1/microRNA-132-3p/SIRT1调控通路可能成为防治脓毒症引起小肠损伤的潜在策略。

  • 标签: 脓毒症 lncRNA microRNA 小肠上皮细胞 脂多糖 竞争性内源RNA SIRT1 增殖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