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主题: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时间:2015年11月16日地点:厦门望海宾馆会议室报告人:胡学军南昌大学法学院教授霍海红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特邀嘉宾(以接受邀请次序为准)1.张卫平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傅郁林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3.肖建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4.寇丽《政法论坛》编辑部编审5.姚佳《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副编审

  • 标签: 民事诉讼青年 沙龙实录 紫荆民事诉讼
  • 简介:2015年6月27日,由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烟台大学承办的"紫荆沙龙"顺利召开。来自全国的27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会议开始时,张卫平教授代表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致辞,并指出:"这次研讨会无疑是高层高端的研讨会。此次论坛是实体法与诉讼法学者的一次深入交流,以往的会议很少有这样的一种形式和机会。这种形式可以打破学科界限,进行

  • 标签: 物权变动 民事诉讼法 形成权 形成判决 烟台大学 共有物
  • 简介:会议主题:民事判决既判力理论与制度化研究时间:2015年6月7日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822高铭暄学术报告厅报告人:郭翔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林剑锋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特邀嘉宾:张卫平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浩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荣军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熊跃敏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徐胜萍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马爱萍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冯珏《法学研究》杂志社编辑杨会新国家检察官学院副教授

  • 标签: 既判力 清华大学法学院 《法学研究》 林剑锋 学术报告厅 诉讼标的
  • 简介:当事人对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规定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均可以利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来实现对相关责任人的权利主张。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中,主要是因为"判决理由"与第三人相关,而补充责任诉讼中,主要是因为"判决结果"与第三人相关。两种诉讼当中均存在着"被告型第三人与辅助型第三人相互转化"的问题。同时,由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规定的补充责任诉讼性质实际上为代位诉讼,进而不适用典型补充责任中所具有的"先诉抗辩权"规则。我国司法实践当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诉讼"情形实质上是利用"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制度原理来进行权利救济。

  • 标签: 不真正连带责任 补充责任 先诉抗辩权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共同诉讼
  • 简介:间接反证概念及理论由德国诉讼法学家罗森贝克所创,目的在于维持其所创立的规范说。在此一理论问世之际,在德国便引起了强烈的论争。该理论传到日本之后成为日本关于证明责任理论研讨论战的主战场。在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大陆地区对此问题也进行了相关的研讨。对于间接反证概念以及理论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响,主要在于这一概念不仅引发了民诉理论中的证明责任理论问题的大讨论,同时其也与要件事实理论相关联,而要件事实理论的上位概念便是诉讼标的理论,而诉讼标的的确立根据又与民事诉讼目的论相关联,从横向上看,要件事实理论又与辩论主义、自由心证等民诉法基本原则相关联,可以说,间接反证概念从纵向及横向上将民诉理论几乎串了一遍,因此其理论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引起民诉理论整体变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文拟从罗森贝克"证明责任理论"出发,来对间接反证理论讨论中所提到的"间接反证理论与证明责任理论的关系"及相关理论问题予以阐述,从而达到站在罗森贝克的角度理解间接反证的目的。

  • 标签: 间接反证 证明责任 事实推定 法官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