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孔子曾 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以小学音乐为例,并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际经验,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广大教学同仁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望与各位在小学音乐教育事业上互学互勉。

  • 标签:         小学音乐 激趣教学 学习兴趣 学习热情
  • 简介:摘要:建筑物的建设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不仅能够深化技术创新,还能切实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一条可行性较强的道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符合历史趋势,且契合了国家提倡的节能建设理念,为国家实现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建设良性社会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受到国家政府和建筑行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故此,相关的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合理应用 BIM技术,进而为企业自身的科学发展做好铺垫。

  • 标签: BIM技术 建设工程 应用
  • 简介:摘 要: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当中,由于学习知识难度的不断增长,导致学生们会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这时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转变思维,打开思路,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便于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是一个很好的数学教学方式,利用该思想,可以提升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印象,提升课堂效果,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理解更深,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标签: 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 初中 应用方法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我科室收治的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 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小板水平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 66.67%)( P<0.05) ;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 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 73.33%)( P<0.05)。結论 整体护理血应用于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中的效果明显,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 ]整体护理 血小板减少 输血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疲乏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住院的11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试验组(57例)。排除失访和资料收集不完整的患者后,最后对照组纳入患者48例,试验组纳入患者51例。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试验组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采用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FACIT-F)评估两组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周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干预前、出院后12周两组患者的疲乏情况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5E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但不能改善患者的疲乏症状,将来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长时间研究以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疲乏症状的影响。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5E康复护理模式 肺康复 自我管理 疲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6 月内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 150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气管切开术,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75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剩余 75 例作为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工作实施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不同护理工作实施之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这怒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手酸、起病急并且进展迅速的特点,在进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综合护理干预 神经功能缺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相似序列高分辨熔解曲线(SD-HRM)技术在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和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共采集1 152例进行产前诊断孕妇的羊水细胞,同时采用SD-HRM技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进行平行检测,计算SD-HRM技术的敏感度、特异度,并分析两项技术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计算Kappa值。结果1 152例孕妇经SD-HRM技术检测出21三体161例,18三体60例,13三体5例,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Kappa=1)。结论在常见染色体三体的产前诊断中,SD-HRM技术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准确率相当,作为快速产前诊断的一种新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染色体障碍 三体性 产前诊断 染色体 13对 染色体 18对 染色体 21对 聚合酶链反应 核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