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冯磊

身份证号码:120223198909265377    天津市   301608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保证国家水资源供应与发电需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建设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最终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该系统要以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为原则,从编制周密的质量管理计划,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教育培训等方面着手,并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加以落实。这一综合性策略意在通过以防为主,检测为辅助的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系统性的管理与控制,从而实现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促进经济效益等目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管理计划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中,构建全面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对工程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原则应该是围绕着保证工程项目能在预算范围内,按期竣工,达到或者超过规定的质量标准。在实施策略上,需考虑建立合理质量管理计划,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从业人员质量意识及技能培训,应用现代化质量管理工具及技术等。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降低工程建设中出现质量问题,还能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并确保社会经济稳步增长。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几大核心原则合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与长远运行。其中包括全面性,也就是质量管理要涵盖工程的各个环节,从早期设计,计划到建设,经营,维修乃至退役等各个环节,以保证各个环节均达到既定质量标准;预防为主的方针强调问题出现之前就行动起来,通过及早发现风险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执行有效预防措施来降低质量事故发生率,其中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与操作方面的防范措施;参与性原则主张,项目中的每一个相关方,无论是设计师、施工团队、监理机构、业主还是使用者,都应当积极参与到质量保障体系之中,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来提升项目的整体质量;持续改进原则促使人们不断地检视与优化已有流程与标准,并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与管理经验来持续地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益;客观性原则要求质量评估与管理决策以客观数据与事实为依据,运用科学方法与手段对质量进行评估以保证决策准确有效;法律与标准遵循原则注重项目建设全过程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以保证项目符合国家及区域安全环保要求。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实施策略

2.1 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是确保工程如期并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关键性策略。该方案涵盖质量目标界定、具体执行程序、监测和评估机制以及在必要情况下采取质量改进措施。在实际运行时,该方案应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及复杂度进行量力而行,既要保证所有风险点都能被合理涵盖,又要保证对工程各个阶段质量控制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在编制质量管理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工程所处的特定环境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其中包括但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复杂性,施工难度,环境影响以及社会因素。在规划中应该详细说明如何有效地监测关键质量控制点,例如通过建立检查列表,实施定期审核以及采用及时召开质量评估会议等。另外,质量管理计划应针对项目在执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与改变,应包括灵活多样的应对策略与预备方案以保证项目组能够快速响应并将问题对整个项目质量造成的冲击降到最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质量管理计划也需要重视团队内部及与外部供应商和分包商的交流和合作,以保证参与各方明确了解质量标准,并且能共同致力于这一目的。

2.2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

对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制定良好的质量管理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标准又一关键战略。应将质量管理涉及到全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但不仅仅局限于质量政策,目标,流程,职责分配,记录保持以及持续改进机制等。以制度化方式,能够保证工程从计划、执行、后期养护等各个环节得到严格质量控制,也能为工程持续改进奠定坚实基础。制度建立首先要有顶层设计,保证质量管理制度能获得高层支持与认同。此外,这一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各个职能部门和个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具体职责和角色。这样既有利于促进个体及团队质量意识的提高,又能保证质量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制度的执行离不开经常性的训练与教育。所有参与该项目的工作人员,无论是管理团队、技术专家还是施工团队,都应当接受有关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操作流程的专业培训,以确保他们拥有满足工程质量标准所需的必要知识和技术能力。与此同时,该体系还应该包括定期审查与评估机制来保证体系的有效性,并且要结合实际运作情况对其做出必要地调整与优化。

2.3 强化质量教育培训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质量教育与培训工作是非常关键的战略,旨在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与培训活动,增强项目团队成员质量意识与专业技能。这类教育培训不只是对新员工而言,而且对涉及到工程的所有人都是如此,其中包括管理层,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等有关方面。通过有针对性的经常性教育与培训活动可保证各学员了解项目质量目标,熟悉质量管理流程与手段,并获得必要操作技能与最佳实践。质量教育培训计划应包括有针对性的系列培训内容,其中包括工程具体质量标准,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质量管理最佳做法,处理质量问题策略与办法等。另外,鉴于水利水电工程特殊性,培训内容应涉及工程安全,环境保护及社会责任。为增强培训效果,可采用多样化培训方式,主要有传统课堂教学,在线学习,工作坊,模拟演练和现场指导。

2.4 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

在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是提升项目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效率与成效的一项重要战略。这些工具与技术可以协助项目管理团队更加高效的监控工程质量、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优化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但不仅限于项目管理软件、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统计过程控制、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以及六西格玛管理法等。这些工具与技术有助于项目团队在数据驱动下做出决策,并通过项目数据采集,分析与解读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偏差与潜在风险以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或整改。以项目管理软件为例,它能够协助项目团队对项目各阶段进行有效的计划,实施,监测与终止,保证项目按照计划实施。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工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全部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提高了数据处理与信息共享效率。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效益等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石。通过全面执行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全方位的质量教育培训以及采用先进质量管理工具与技术等措施,能够有效地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保证项目顺利竣工。该系统的建设与实施不仅对于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提升国家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总体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赵阳. 解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思路[J]. 低碳世界, 2021, 11 (02): 144-145.

[2]任寿所, 马文波, 蒋泰稳, 程令章. 当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建理体系构建研究——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 水利水电技术, 2020, 51 (04): 232.

[3]周美美.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8, (03):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