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背景下“非遗”融入中职美育教学实践——以李冰文化传承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地域文化背景下“非遗”融入中职美育教学实践——以李冰文化传承为例

林洋刘莎胡文静

四川省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  6184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地域文化背景下将其融入中职美育教学实践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李冰文化传承为例,探讨地域文化背景下非遗融入中职美育教学的策略与实践,以期为中职美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地域文化;非遗;中职美育;教学实践;李冰文化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弘扬非遗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中职美育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途径,将非遗融入其中,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李冰文化传承为例,探讨地域文化背景下非遗融入中职美育教学的实践与策略。

二、内涵

(一)“非遗”中职美育教学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它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其中剪纸、拓印等均为“非遗”的重要代表[1]

(二)李冰文化

李冰,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师,出生于公元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治水的典型象征。李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李冰的主要成就在于设计和建造了成都平原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该工程至今仍然在使用,为成都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使得原本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李冰在水利工程领域的贡献,使他成为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成就和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人们对水利事业的热情和执着,他的名字和都江堰一起,成为了中国水利文化的象征。李冰精神不断传承,呈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在很多“非遗”项目的作品中不断升华,用“非遗”的多种艺术文化形式来承载和传承李冰文化,即拓宽了李冰文化的传承形式,又拓宽了各种“非遗”文化的内涵。

将李冰文化融入中职美育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还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学习李冰文化,学生可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李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传承和发扬,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传递给未来的世代[2]

三、 地域文化背景下非遗融入中职美育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一)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丰富教学内容

中职美育教学应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引入课堂。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传统文化,还能够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在四川省的美育教学中,可以引入四川剪纸、四川戏法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李冰文化为例,教师可以详细介绍李冰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传承内容等,使学生了解李冰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对李冰文化的深入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它所承载的丰富的工匠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工匠精神的传承和热爱。此外,还可以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为学生现场演示非遗技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直接的体验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非遗项目的内涵,激发他们对非遗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非遗传承基地或者博物馆,让他们亲身体验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职美育教学,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教育创新的实践。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法,转而采用更加互动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授李冰文化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剪纸、泥塑等艺术品。这样的项目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操作体验,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非遗项目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非遗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此外,情境式教学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模拟传统艺术的创作环境,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从而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非遗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例如,通过布置一个传统剪纸的工作室,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学习和创作,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文化感知能力。体验式教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投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教学活动,如举办非遗艺术工作坊、展览或比赛,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艺术作品中,比如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让学生尝试将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来传承李冰文化,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作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中职美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非遗的教育价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职美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教师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学校必须重视教师的非遗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以确保教学质量。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非遗相关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涵盖非遗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形式和教学方法等。通过这些培训,教师能全面了解非遗项目,为实际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亲自到校园内,向教师传授非遗技艺。这种直接的传授方式让教师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非遗艺术的魅力,并掌握制作技巧,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深入理解非遗项目的内涵,这不仅包括对艺术形式的理解,还包括对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教师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更有效地将非遗融入教学。同时,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与非遗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和著作,这不仅能提升教师在非遗教育领域的专业素养,也能推动非遗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非遗教育的发展,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非遗教育方面的创新和实践。通过设立专门的奖励和晋升通道,学校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四、结论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职美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以李冰文化传承为例,通过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训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将非遗融入中职美育教学实践,为培养具工匠精神、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完善非遗融入美育教学的路径,拓宽传承路径和载体,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吕晓. 论非遗文化在中职美育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J]. 艺术教育研究,2019(11):179-180.

[2]李钊,彭邦本.20世纪以来李冰研究述论,中华文化论坛 2018(09).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冰研究中心资助”,《地域文化背景下“非遗” 融入美育教学实践—— 以李冰文化传承为例》LBYJ2023- 013”;

“2022-2024 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李冰文化”融入中职“名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以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为例》,ZZJG2022-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