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校教育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3

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校教育管理措施

杨淑琴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摘要:现行的管理体系、观念和方法暴露出若干挑战,传统的“学校主导”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教育持续革新的期望。因此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贬低师生的角色,未能有效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支持和服务,因此,实施“人本化”的管理理念显得至关重要。高校教育管理要深刻理解“人本化”的管理模式的独特性及其实践价值,以此驱动学校管理机制的创新,从而助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

关键词:人本化理念;高校;教育管理

引言:近年来,高校教育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以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因此,提升教育管理的质量已成为关键议题。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逐渐采纳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教育模式转型。这一变革强调尊重个体的主体性、独特性和个性化,以此驱动专业技能的培养,并探索符合人性化的教育服务方法。同时,高校教育目标是培育出不仅技术应用能力强,而且具备出色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针对高校院校学生群体的活泼特性,学校将育人置于教育的核心位置,积极引入情绪智商教育、社交技巧训练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1.人本化理念的内涵及应用意义

1.1内涵

人本化理念强调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以尊重和激发个体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为起点,旨在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和工作效率的提升。这一观念蕴含四个核心要点:首先,人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占据首要地位,不仅是财富的制造者,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因此在管理中应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本质。其次,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被视为社会进步的终极追求,管理策略应围绕尊重、关怀、培养和释放人的潜能来制定。再者,以人为本的管理涵盖对个体和群体的关注,同时也涵盖管理者自身的角色。此外,管理的对象是具有独特性的具体个人,而非概念化的抽象存在[1]

1.2应用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方式普遍遵循“指令执行”架构,即由上层设定目标,下层负责执行。大部分管理活动由行政管理层设计并推行。在这样的体系中,教师和学生往往被视为被动接受管理的对象,其独特性可能被忽视。因此,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以及在情感层面对师生进行激励和关怀,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关键需求[2]。当前模式忽视以人为本的原则,过度依赖严格的规章制度,限制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力发挥。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领导者应意识到,管理工作应始于激发师生内在潜能,赋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2.高校教育管理的存在问题分析

2.1 人本化理念的缺失

高校教育的发展呼吁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而这一理念正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的全新挑战。教育管理应当体现为师生间的动态交流,学生既是教育管理的目标,又是学校服务的主体。但是,不少高等院校在处理学生事务时,管理定位模糊,倾向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侧重于教导和控制,而非营造人性化管理的环境[3]。此外,部分教师将自身角色局限于教学,学生专注于知识传授和技能指导,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不足,认为培养人的责任超出学生的职责范畴,因此只专注教学,忽视教育的重要性,未能构建起全员参与育人的良好氛围。

2.2 教育管理团队力量不足

按照国家教育行政机构的规定,高等院校应为每200名学生配置一名全职辅导员,但许多院校并未达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对学生的个性化管理。同时,这些院校的教育管理团队在年龄分布、学历和能力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工作人员仅担任临时或兼职角色,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普遍较低,难以胜任专职辅导职责。再者,辅导员的薪酬待遇通常偏低,但工作负荷重,这使得要吸引具有敬业精神和事业追求的教师加入管理团队变得困难,进而导致管理团队的稳定性下降[4]。此外,辅导员往往缺乏进一步进修和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和管理方法可能落后于社会发展,无法有效应对教育管理的挑战。因此,教育管理团队的力量不足,管理理念更新缓慢,将不可避免地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暴露出问题。

2.3学生管理缺陷

各高校的管理方式普遍相似,往往忽视对高校生个性化需求的尊重。在许多情形中,学生被束缚于一种固定的教育框架内,学生对学科的选择余地相当有限,只能遵循预设的课程安排,在指定的地点学习。如果学生在非其所好或不擅长的科目中未能获取必要的学分,或者学习时间不足,学生将面临处罚。尽管严格的管理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术严谨,但同时也牺牲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兴趣探索的空间,限制学生的“精神自主”和兴趣发展[5]

2.4 教师管理缺陷

高校教师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当前,教学管理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行为设定严谨的标准,规定教师需依照教育规则进行教学。尽管这样的规定有助于防止教学失误,但同时也束缚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的创新空间。教师被束缚于既定的教学框架内,可能导致学生的工作热情减退,久而久之产生教学疲劳。这种现象可能破坏积极的教学环境建设,同时阻碍教学质量与全面素质教育的提升。

3.人本化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3.1树立人本化的管理思想

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范畴内,特别强调对个体学生特性、自主性和动态成长的尊重,这要求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原则。无论是高等职业学院的管理层,还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超越等级隔阂,放弃过度管制的策略,转而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模式,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哲学。这种现代化的师生关系构成高校院校进步的基石,因此,高校院校必须革新传统管理模式,打破旧有思维定势,确立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管理思维,从而使教育管理更贴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更具合理性[6]。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学生是其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学院的成长与学生密不可分,学生是校园的主体。管理效能的提升关键在于被管理者自发的接纳和配合,在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而这更需要通过教育指导来激发。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应立足于人性化视角,引导学生正确自我认知,了解自身特质和能力,根据优缺点进行自我调整,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彰显个人特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其核心实质就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追求,唯有如此,教育管理工作方能做得更为出色。

3.2 学生管理

(1)重视学生个体特质与个性化培养

在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框架下,与关注个体的"以人为本"学生观相吻合,其核心在于理解和顺应学生的个体发展规律,适时推进学生管理工作。面对高校学生已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事物有着个人见解,以及学生在性格特点和成长背景上的多样性,教育管理应当采取定制化的策略。因此,高校实施人本化教育管理时,推行分级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路径和个性选择。例如,某些理工科高校在专业教学上,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创造各种实践平台,如实习项目和实验室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自身弱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这样的做法更能彰显教育管理的人本精神,从而推动高校生实现个性化和自主性的全面发展。

(2)坚持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导向,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品德教育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始终是核心部分,尽管不同阶段的内容有所差异,但其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观察教育和培训的结果,高校的师生通常展现出积极的心态,如乐观进取、竞争意识强烈等。然而,社会上存在的复杂现象,如价值观念的多元性,如金钱崇拜与节俭观念的冲突,以及网络文化对高校生的深远影响,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更加多样化。因此,高校在进行高校生德育教育时,首要任务是加强高校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这需要德育教育紧贴社会发展的步伐,利用现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高校在管理教育中应灵活运用人性化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德育的培养,全方位支持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施。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加快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

(3)实现班级的人本化管理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过去的课堂管理多采取“金字塔”式的方式,每一层级都承担着特定的管理职能,尽管课堂秩序比较稳固,但是在管理中却存在着急于求成的现象,一味追求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制约学生的成长。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运用到课堂管理之中,就是要以“循环”的方式来进行,并针对每个人的特点来进行管理,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校的主人。同时,在课堂上设置“意见板”,让师生共同监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

3.3教师管理

(1)高校需实施“宏观指导”,以赋予教师教育管理权限

现阶段,教师的角色超越单纯的授课,在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国家的素质教育标准以及高校的独特性,应当建立并细化学生管理制度,包括对学生遵守校规、专注专业学习等行为的规范。在构建和执行这些制度的过程中,高校应重视教师的见解,积极采纳学生的建议,将教师的教育管理需求合理融入管理框架之中。要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技能。教师应以模范行为影响学生,成为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师。鉴于高等教育管理的复杂性,教育管理者需秉持实事求是和个性化教学的原则,兼顾教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高校对教师教育管理权的尊重,既彰显对教师的重视,也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创造空间,进一步增强教师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认同感。

(2)激发职业潜力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应当尊重并支持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为学生开辟成长的"增值"途径,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专业发展愿望。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养是推动"双师型"教育的关键。因此,需通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作为制度保障,依据教师的个人志向和客观评价来塑造和优化教师管理体制,从而构建一流的教师团队和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这需要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提升教师技能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创造发展条件。对于在特定领域有突出贡献、专长或丰富经验的教师,学校应格外关注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提供职务晋升的机会、外部学习交流的平台等。这样既充分发挥其专业教育管理才能,也让高尚的师德风范和教育理念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标杆,彰显教师的职业价值。

(3)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教师的待遇不仅构成对教师专业能力和贡献的认可尺度,同时也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核心要素。因此,高校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升教师的待遇,既是对教师价值的肯定,也是满足学生生活和职业发展需求的体现。对于学校而言,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师薪酬体系,确保薪资分配与教师的职级、教学负荷、研究成果以及教学质量紧密关联。此外,学校应依据自身特色学科或专业发展的需求,为教师创造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以助教师在专业领域取得进步,激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潜力。这不仅有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竞争优势,也能激励更多的教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追求卓越,做出贡献。

3.4 构建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强化教育服务质量提升

地方高校的转型,本质上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增强高等教育体系竞争力的必然趋势,这一策略与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发展需求相契合。高校转型不仅需要革新教育管理理念,更需在制度层面确保教育服务的质量,以满足教育改革的愿景并提高人才培养的品质。因此,高校在建立教育管理制度时,应融入人性化原则,重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赋予教师和学生代表话语权,依据授权和分权的原则构建“学院-专业系”的管理模式。营造优良的教育管理氛围,既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要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此外,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中,要更加聚焦于“人”,展现出教育管理的亲民性和关怀性,使得服务更为贴近人心,决策更能体现人文关怀。这涉及到对教师主导角色的重视和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学校需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致力于优化工作环境,创造更多学习和提升专业素养的机会。学校应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始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人本化理念融入高等教育管理,是顺应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确保教育管理水平的关键理念。当前,推进“人本化”理念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高校深刻理解问题核心并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因此,高校需从多元化和深度层面推动人文关怀理念的落地生根,以增强教育管理的科学性,进而推动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牧晓阳. 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策略[J]. 吉林广播电视高校学报,2023(1):70-72.

[2]李丽. 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3):18-20.

[3]林斌. 高校教育教学基于人本化理念的管理策略分析[J]. 山西青年,2024(3):168-170.

[4]宋博,宋延军. 人本化理念融入高校教育管理的实现途径[J]. 美眉,2023(11):56-58.

[5]赵彦武. 人本化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1(9):109-110.

[6]孙正伟,于永政. 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探索[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