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提升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提升的研究

李盈,孙海波,张红丽,刘晓艳,毛文颖

哈尔滨技师学院   150001

摘要:深入探讨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提升的影响,并通过对其特点、存在问题以及优化对策的研究,为中职院校的教育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分析竞技性的展示、多样性的技能涵盖以及团队协作与领导力等方面,揭示了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学术平台的复杂性,同时深入研究了学科知识与实际技能的脱节、参与门槛的不均衡以及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为职业技能大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刻思考。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学习兴趣;综合能力提升;团队协作

引言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职业技能大赛作为一种独特的学术平台,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在探讨这一竞技环境如何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将聚焦于竞技性展示、多样性的技能涵盖以及团队协作与领导力等特点,深入分析其对学术发展的潜在影响。与此同时还将审视学科知识与实际技能之间的关系,探究参与门槛的公平性以及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从而为职业技能大赛的未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一、职业技能大赛对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提升的特点

(一)竞技性的展示

在职业技能大赛中竞技性的展示成为学生才华和技能的鲜明窗口,这一特点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展示,更是一场对学术深度和专业水平的挑战。学生们通过参与这种竞技性的展示,不仅能够在技能上进行较量,更是在学术风格上展现个性与创新。比赛场上需巧妙运用学科知识,以专业的视角呈现出独特的解决问题方式,这种竞技性的展示不仅对学生学术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激发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能力。因此职业技能大赛所体现的竞技性展示,既是学术水平的较量,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

(二)多样性的技能涵盖

职业技能大赛以其多样性的技能涵盖,为中职院校学生提供了广泛而深刻的学术体验,参与者不仅仅在特定领域展示自身专业技能,更要在多样性的技能要求下展现其全面素养。这种多样性不仅包括技术类、实践技能等方面,更扩展至创新、团队协作和领导力等层面,比如一位参赛学生在技术领域崭露头角,而在另一瞬间需要迅速适应团队环境展现卓越的领导力。这样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因此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多样性的技能涵盖,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综合和立体的学术锻炼平台。

(三)团队协作与领导力

职业技能大赛强调团队协作与领导力的培养,为中职院校学生提供了更为深刻的学术体验,比赛中不仅仅是个体技能的较量,更需要学生在团队合作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协作精神。这种强调团队协作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更好地融入团队,同时也锻炼了沟通和协调能力,与此同时大赛中注重培养领导力,要求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担任领导角色,这种经历不仅对学术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更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因此团队协作与领导力在职业技能大赛中的突显,不仅加强了学生在学科技能上的发展,也为其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学术平台。

二、职业技能大赛对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提升的问题

(一)学科知识与实际技能脱节

在职业技能大赛的参与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学科知识与实际技能之间的脱节,这种脱节现象导致学生在赛场上表现出色,但在真实工作场景中难以有效应用所学知识。比赛注重的技能展示往往侧重于实用性和直观性,而在这种情境下学科知识被边缘化,造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不协调,这一问题的存在既凸显了目前职业技能大赛的某些局限性,也引发了对于教育体系中学科知识与实际技能融合的深刻思考。

(二)参与门槛的不均衡

在职业技能大赛中一个突显问题是参与门槛存在明显的不均衡,不同中职院校学生参与大赛的条件和机会差异显著,这不仅关系到个体学生的平等参与,也影响了竞争的公正性。一些学校因为资源不足或其他原因,难以提供学生参与大赛所需的支持和培训,导致其在竞技过程中相对劣势,这种不均衡的参与门槛问题,不仅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和动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技能大赛的公信力和可持续发展。

(三)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当前的评价机制存在一些局限,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竞技中的真实水平,这种不完善涉及到评价标准的主观性,评委团队的专业性和评分体系的权威性等方面。由于职业技能大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或者在关键领域出现偏颇。这种情况影响到大赛的公正性和学术价值,需要深入研究和改进以确保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和客观。

三、职业技能大赛对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提升的对策

(一)整合学科知识与实际技能

为了更好地应对职业技能大赛中学科知识与实际技能之间的脱节问题,需要着重思考如何在学术体验中实现这两者的有机整合,当前大赛往往侧重于技能的实际展示,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这并不总能确保学科知识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需要设计更为综合的评估标准,要求参赛学生不仅在技能演练中展示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也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出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这种整合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学科素养,更能使在日后的职业实践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挑战,因此如何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实现学科知识与实际技能的紧密整合,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和改进的重要议题。

(二)平衡参与门槛

面对职业技能大赛中存在的参与门槛不均衡的问题,迫切需要探讨如何在竞赛环境中实现参与门槛的平衡,当前一些中职院校由于资源或其他方面的不足,难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支持与培训,导致其在职业技能大赛中面临较大的困难。因此,需要考虑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缩小不同学校之间的参与门槛差距,这包括建立更为平等的培训机会,提供更广泛的资源支持,以及制定公正的选拔标准。通过平衡参与门槛,有望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包容的竞技环境,使更多中职院校的学生能够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利,从而充分展现其技能和潜力。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提高大赛的公信力,也能够推动职业技能培养在更广泛范围内的有效实施。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为了解决职业技能大赛中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需要着手思考如何建立更为完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目前的评价机制存在一些主观性和不足,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竞技中的真实水平。因此考虑引入更多客观的评估标准,确保评价过程更为全面、公正,这包括制定更明确的评分体系、确立专业评委的培训标准以提高评估的客观性,以及建立更全面的评价指标以涵盖多个层面。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保障大赛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这一改进努力的核心在于确保评价体系的公正客观性,从而推动职业技能大赛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的竞技体验。

结论

综合考虑职业技能大赛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包括整合学科知识与实际技能、平衡参与门槛以及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对竞技性展示、多样性技能涵盖和团队协作与领导力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得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平台的复杂性。最终在为中职院校的教育体系提供实质性的参考,促进学生在职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艳妮.职业院校机电类技能大赛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为例[J].南方农机, 2020, 51(24):3.

[2] 张婷婷.中职技能大赛对中等职业教学作用的研究[J].新校园(学习), 2018, 000(001):85.

[3] 潘丽.中职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积极促进作用[J].求知导刊, 2016(2):2.

[4] 王军.技能大赛对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力研究[C]//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2016.

[5] 唐静.技能大赛对中职教育的促进作用[J].科学咨询, 2016(29):2
作者简介: 李盈1986.6- 女,汉 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学历:研究生 职务:教师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中职教育  邮编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