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学校家校合作现状及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2

特教学校家校合作现状及策略探究

黄秀梅

重庆市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  404000

摘要:教育作为一个改造人类灵魂的重要工程,涉及到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多种教育力量。而培智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更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与良好合作,以此来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培智学校的教育中,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教师应通过家校合作策略的实施,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互动,在拉近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同时,获得学生家长更加有效的理解与支持。这样培智教育的效果与质量就会在学生家长的参与中获得提升,以此促进特殊儿童更为良好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特教;培智学校;家校合作

一、特教学校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

培智学校是对智力障碍儿童实施特殊教育的机构,其教育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最终使其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做到自食其力。但是由于智障儿童特殊的身心成长特征,使学校与家庭成为了其进行生活、学习的最重要场合,班主任教师与家长也成为了对其成长、发展具有最大影响的教育主体。因此,在培智学校中,班主任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教育具有着非常关键的教育意义。首先,合作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家校关系的优化。合作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家长参与到了培智教育的过程中,在对培智教育意义及教育策略的深度理解中,感受到教师的艰辛,以此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拉近了家校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家校教育合力。其次,合作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培智教育效果的提升。通过合作教育的开展,教师会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互动中,对学生家长进行教育理念的引导,这样就会在教育力量向着一个方向努力的情况下实现教育效果的优化。

二、特教学校家校合作现状

(一)合作意识有待加强

培智学生家长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执着于“教养分离”,导致家校合作主导单一,合作意识缺乏。受专业知识所限,即使对教育与康复的效果不满意也难以提出有效性的建议,导致家校合作无力。受学校与家庭的职责分工不清所限,家校合作低效,学校教育越界,家庭教育沦为学校教育的工具。

(二)合作方式有待优化

受时空限制,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虽有利于情感的建立,但难以实现全面、及时以及动态的家校合作。新技术支持下的家校合作方式虽不受时空的限制,但存在着合作平台过多过杂以及更新换代快的问题。

(三)合作内容有待完善

培智学校的家校合作主要围绕学生展开,合作内容聚焦于学生的学校生活以及教育康复表现的反馈,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合作。

三、特教学校家校合作的策略

(一)积极树立双方的合作教育意识,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

首先,班主任教师作为家校合作教育策略的重要实施者,自身应具备正确、浓厚的合作教育意识。因此,班主任教师就应积极的参与相关的专业培训活动,正确认识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意义,这样就有效的奠定了培智学校教育中家校合作教育的理论基础,获得了班主任教师良好家校合作教育意识的树立,使家校合作教育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展。其次,学生家长应转变自身的思想认知,积极树立正确的合作教育意识。在培智学校教育中,学生家长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班主任教师对智障儿童具体情况的了解、对教育策略的落实都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对学生家长给予良好的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与班主任教师一致的教育立场和教育目标,而不是站在教师的对立面,指责其不当的教育行为。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家长合作教育意识的树立与形成,奠定了合作双方的意识基础。

(二)积极建立、健全培智学校中家校合作教育的制度与机制

首先,应建立专门的家校合作教育组织机构。这就需要学校应构建专门的组织机构,由它来进行家校合作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实现家校合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如,培智学校可以构建校级、年级以及班级的家校合作教育组织机构,从多个层级进行家校合作策略的实施以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可以开展校级的亲子运动会、也可以构建班级内的学生家长QQ群、微信群等,以此来拉近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心理距离,方便家校合作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家校合作教育制度。在培智学校实施家校合作教育的过程中,相应教育制度的制定能更好的保障合作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培智学校就应积极的进行家校合作教育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如,班主任教师应按照学校制定的家访制度,定期的到智障儿童家中进行家访,这样不仅能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来迅速拉近学生家长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同时还能更加详细的进行智障儿童成长环境、接受家庭教育情况等的了解,以此增强家校合作教育有效性的增强。

(三)积极拓展学生家长的培训途径,强化学生家长参与意识

在培智学校的家校合作教育过程中,学生家长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在合作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促进作用。因此,在提升培智学校家校合作教育效果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注重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入手,通过对学生家长进行相关教育理念的培训以及家庭教育的指导,来实现学生家长对合作教育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以此发挥出自身良好的教育助力作用,实现培智教育质量的提升。如,在培智学校的家校合作教育中,班主任教师可以开展家长学校的培训教育活动,并在活动中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对学生家长进行合作教育理念的引导,帮助学生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这样就实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指导,使学生家长能在正确认知下积极的参与到培智教育过程中,促进培智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智学校的教育中,班主任教师就应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注重家校合作教育策略的实施,通过双方合作教育意识的树立、合作教育制度的健全、教师合作教育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家长培训途径的拓展,来更加有效的拉近家校双方心理距离,形成良好的家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智障儿童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颖,王熙.家校共同体建设中的问题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21,(12):54-66.

[2]王翠艳,李可如,徐林康.“互联网+”背景下特殊教育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04):130-132.

[3]吴旭亚,向志杰.提高特殊教育家校合育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3):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