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研究

王旭辉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五十六中学  467091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他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个阶段,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学业的压力。这些因素使得初中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疏导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逆反心理;疏导策略

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逆反心理最为突出的阶段。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如何有效地疏导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帮助学生平稳度过这一阶段,是当前教育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1. 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然而,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有限,对于复杂的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和解决能力,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和行为。

2. 外在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过大,学校和家长常常以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这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逃避这种压力,有些学生可能会故意违背父母和老师的意愿,不愿意好好学习。此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会对初中生产生影响,例如网络游戏、暴力文化等,这些都会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3. 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式

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式也会对初中生产生影响。如果家长和教师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或者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如果家长和教师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不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想法,也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加剧。

二、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特征

1. 抵触性:初中生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建议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感到反感。

2. 挑战性:初中生开始挑战权威,对传统观念和社会规范产生质疑,试图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独立性。

3. 自我中心:初中生开始强调自我价值和自我意识,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4. 情绪波动:初中生的情绪容易波动,对挫折和失败的反应强烈,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情而大发脾气。

5. 偏激性:初中生对事物的看法容易受到个人情绪和偏见的影响,容易产生偏激的看法和行为。

三、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

1.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不说侮辱学生的话。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对老师不满,在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出现抵触情绪甚至过激行为。此时,班主任要学会制怒,切不可采用硬碰硬的方式。

2.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有些事情学生不愿当面说出来,这时班主任可以通过周记的形式与学生交流。例如,让学生把平时不敢说出来的话写到周记里,并向学生保证做好保密工作,同时认真写好批语,有时根据需要还可找学生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个别谈话,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枷锁,从而获得学生的信赖。

3.借助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自我调控逆反心理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主持者,是开展班级活动、营造班级氛围的策划者、组织者。可以利用每周班会课时间,开展“青春期教育”“面对挫折”“尊敬教师、感恩父母”“如何看待他人的批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等主题班会。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努力控制自己的逆反心理;引导学生感恩父母和老师,明确自己的责任,不断地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坦然面对青春期的烦恼,自我调控逆反心理,健康成长。

4.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引导学生

我教过的班上有一名男生,数学成绩优秀,但是他脾气倔强,性格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经常顶撞父母和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他在数学方面的优势,在班上成立一个数学小组,让他担任组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帮助同学学习数学的事情上来。同时对他的点点滴滴进步及时表扬,让他体会到被肯定和欣赏的快乐,以此来消除他的逆反心理。

5.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

出现逆反心理的学生,不喜欢受人管束,不喜欢受学校制度的约束。这时,营造一种融洽、互爱的班级人际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班主任可以通过与班干部或全班同学商量,举行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如篮球赛、辩论赛、才艺表演,以及学习方面的互助活动等,来增进师生、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营造融洽的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谐、团结、上进的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总结

总之,对于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疏导,班主任需要采取综合的策略。他们需要理解并尊重初中生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同时也要提供有效的沟通和专业的支持。通过这些措施,班主任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蒙严莲.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及疏导策略探究[J]. 读写算, 2018, (20): 49.

[2]余耀清.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特征、成因及疏导策略[J]. 贵州教育, 2014, (16):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