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维空间中发展的山东民间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3

在三维空间中发展的山东民间舞

刘杨  张珂

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摘要山东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感染力,是齐鲁儿女民俗生活及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具有鲜明的齐鲁地域特色。纵观当下山东民间舞创作,在恒定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在广度中求并立、在高度上立新意、在深度上寻根源,既保有原汁原味,又具有时代特征,以舞蹈的形式对齐鲁文化、审美、精神进行全方位的弘扬与发展。

关键词山东民间舞精神传承齐鲁文化;创新发展

本文系2019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民间舞教学剧目创作研究”(项目批准号:ZD201906085)的阶段性成果。

在当下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时期,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与社会认知以及时代精神指向密切相连,艺术作品创作的文化品格、艺术格调与各个地域文化相通相融。齐鲁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构成了“天人合一”“尽善尽美”“中和之美”的儒家艺术观。新时代民间舞创作所表现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均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与坚守,所呈现出的审美流变过程,也是山东民间舞蹈编创紧随时代变迁的历史过程。

一、在广度中求并立——齐鲁文化精神的体现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提出:“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1]为此我们要励志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大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与熏陶。思想的继承,文化的坚守,铸就了齐鲁儿女继往开来的传承精神,自强不息的发奋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山东民间舞在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下产生了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秧歌,胶州秧歌脚下的碾拧,身体的扭转形成了身体曲线三道弯的动势,体现出“碾、拧、抻、韧、扭”的特点,呈现出了山东女性妩媚的美感。海阳秧歌“欲动先提”“一惊一乍”的动律特征,跑扭结合的“流动性”,以及“强发力,慢延伸”的用力方式,展现出海阳秧歌中大气又不失妩媚的女性特征,以及粗犷豪放、古朴厚重的风格特点。鼓子秧歌风格热烈、耿直豪爽、诙谐粗犷,表现“稳、沉、抻、韧、拧”的动律特征。山东三大秧歌在精神彰显和风格特征中感受到浓浓的齐鲁文化底蕴,艺术创作则以守正创新为基点,在凸显风格性的同时进行文化、审美、精神中的互鉴互通,打破以往创作的直线性思维。

(一)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

当下,在山东民间舞编创要始终坚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山东地区的“胶东革命精神”“沂蒙精神”为文化主导,采用现当代紧随时代发展的题材与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与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如:《苦菜花》《乳娘》《风筝》《地雷战》《又见沂蒙》等。作品《一抹红》塑造了沂蒙地区伟大的女性形象,传达出保家卫国甘于奉献的大爱精神。舞蹈的第一段,准确的呈现出胶州秧歌的舞蹈风格特点,呈现出一位待嫁的少女对心爱之人的思念与期盼。第二段以抛开“红盖头”为节点,不仅音乐变成强劲的鼓点,舞蹈也由胶州秧歌转为鼓子秧歌。虽然使用了鼓子秧歌的素材,却没有使用道具“鼓”,保留了“鼓”的经典动作与运动的路线,体现出鼓子秧歌的粗狂、豪放。第三段,舞蹈将少许当代元素与胶州秧歌融合,体现出编导首尾呼应的创作手法。

爱国主义是当代文艺创作的主旋律,也是文艺创作的指南针,为艺术创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照亮了艺术家创作前行的路。通过山东民间舞蹈素材歌颂弘扬革命历史英迹是齐鲁儿女的责任与担当,同样也是对齐鲁文化“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的红色传承。

(二)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一直充盈齐鲁文化之中,它强调的是一种不惧艰难辛苦坚持不懈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勃勃生机坚韧有力的风格姿态,而以儒家文化思想创作底蕴的齐鲁大地也带有这股自强不息、坚毅不拔奋发精神。如:《移山》《闯海人》《鼓子少年》《磨》等舞蹈作品《移山》塑造了一群艰辛又坚韧的“移山者”形象;通过塑造移山“愚公”之群像来表达其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发图强精神的讴歌与颂扬。《闯海人》塑造出一群“闯海者”形象,体现出世代渔民勇敢、果断、豪放的性格,《脊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现实生活中的劳动人民“泰山挑夫”,动作素材也是来源于山东传统舞蹈素材鼓子秧歌,构画出一群坚韧不拔、勤劳质朴的中国男儿形象。这些作品都鲜明的呈现出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

兼容并包、多元并存是齐鲁文化精神内涵的显著特质,更是体现出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山东民间舞蹈作品所彰显出的文化品格,正是体现了齐鲁大地的文化价值、文化立意、文化态度。

二、在高度上立新意——5G赋能下的民间舞发展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民间舞的创作形式与传播方式层出不穷。数字艺术创作工具、数字化场景模拟、线上展览、博物馆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020年11月27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艺术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山东艺术学院联合发起的“首届中国舞蹈发展论坛——后疫情与5G时代的民族舞蹈”在山东艺术学院顺利召开,为期三天。在论坛中提到,海阳大秧歌展现了山东胶东一带尤其是海阳农村的生活特征和精神风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山东省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张荫松在回忆海阳大秧歌参加“56个民族56种舞”直播时的场景时,感慨地说:“比过年的时候还热闹,海阳大秧歌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都来助阵,他们除单独表演外还带着徒弟一起演出,觉得能在全国观众面前进行展示特别荣幸。”

[2]张荫松老师说,通过这次直播,也让人们深刻的感受到了海阳人的直率质朴和海阳民间舞蹈较强的礼仪性、社会功能性。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大展共完成直播36场,有39家单位参与直播,288名学者参与其中,涉及多达102个舞种、18个民族。该活动是以媒体平台和新技术为手段,探寻舞蹈服务于社会的新方法、新途径,展示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舞蹈故事,弘扬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积极成效。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样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在新媒体语境下,民族舞蹈作品的创作速度与新媒体数字化传播更新时效不对等、民族舞蹈创作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既需要政府引导与协调,又需完善在新媒体传播状况下的民族舞蹈传播的运行体制,对网络上一些偏激的传播严格把控,从而保证传播的科学、健康、有序推进。

数字化对山东民间舞蹈作品的传播及储存形式甚至是表现形式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资源的开放拉进了山东民间舞以及山东传统文化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扩展了受众范围、提高了受众人数;在观看作品时突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弥补了线下展演的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模式,有利于将山东民间舞产业化发展,展现出气势磅礴的齐鲁文化。

三、在深度上寻根源——“非遗”民间舞的传承

在当代民间舞创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初心,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将山东民间舞的创作重点将落脚于山东本土的传统文化。为更好了解舞蹈形象的本源,自2015年以来,编导先后对山东20多个地区的非遗舞蹈进行有计划的调研采风,形成由“身入”向“心入”“情入”的思考与摸索,在创作过程中扎根人民,汲取创作元素,激发创作的灵感,提升山东民间舞蹈的创新思路和创造活力。

山东“非遗”舞蹈主要包含山东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加古通、鲁南花鼓、逛荡灯、独杆跷、八卦鼓舞、商羊舞等传统舞蹈。在国家与政府的支持下,在非遗传承人的守护中,以院校为单位创作出了许多十分优秀的舞蹈作品:《脊梁》《一抹红》《王大娘与锢漏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加古通》《春知沂蒙》《海阳有个王大娘》《田埂地垄一片云》《拧巴·拧吧》《闯海人》《喜饽饽》《扶犁晚歌》等。第十三届桃李杯作品《乐大夫·祈》是对海阳秧歌中的乐大夫进行刻画。“乐大夫”其身份是秧歌队的指挥,是山东海阳秧歌中的主要角色,更是祭祀仪式中的灵魂人物。作品中的乐大夫威风八面、龙腾虎跃,在铿锵有力的鼓点和动态中,营造出了庄严的仪式感。根据今年已将58岁,有近三十年经验的乐大夫表演者,也是海阳秧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修建国讲述,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乐大夫?不仅要指挥得当,通晓走阵,还要懂规矩、知礼数、通风俗。9岁开始学习秧歌,二十多岁当上了秧歌队的“乐大夫”,几十年的演出经历让修建国的表演为许多人所称道。自己的技艺为大家所接受和称赞固然让修建国高兴,但更让他高兴的是这些年政府部门对海阳大秧歌的重视和扶持,他不无感慨地说,“爱好秧歌的人不太在乎经济利益,但前些年,没有资金的支持,秧歌的发展的确是遇到了困难,现在好了,政府加大了投入,海阳大秧歌发展得是越来越好了。”正是因为这些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国家政府的支持,我们才有“根”才能回归本源,正是因为我们有了“根”才能更好的再创造,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原汁原味的民间舞。

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教师将对齐鲁大地的深深情愫倾注到带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山东民间舞蹈作品中,寻根溯源。他们根据采风调研的山东民间舞蹈录制内容及素材,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域的山东民间舞所传达出“本源一致”却又“形态各异”的地域性特点。经过多次的研讨论证,最终呈现出《根·源》,这样一部追寻山东民间舞蹈本源,表现山东传统风土人情文化的民间舞蹈作品。通过对山东非遗民间舞蹈素材的凝炼与运用,作品《根·源》表现出对天地的敬畏,在物产富饶的黄土地上,描绘出人情百态的鲜活人生。

根据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斌先生所提出的观点我们可知,艺术教育在社会与人类未来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发展非遗舞蹈的道路上,我们要进行自发的集体性保护,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深挖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山东“非遗”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中,舞蹈名家刘志军,著名舞蹈编导孙玉照,舞蹈专家庞宝龙,舞蹈专家张荫松等诸多优秀的老艺术家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对“非遗”舞蹈的传播、推广、普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山东民间舞蹈的作品编创终究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寻根方针的指引下寻其归路,在多元文化元素并存的前提下守正创新,兼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当代思路”的创新

山东民间舞的形成与发展必定受到齐鲁文化的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儒家思想在齐鲁大地上生根发芽,日益壮大,展现出气势磅礴的齐风鲁韵。在民间舞的创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使我们的文艺作品可亲可信。同时也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在广度、高度、深度三维立体空间中寻求突破口,致力于呈现出百花齐放、兼容并蓄的齐鲁文化精神,5G赋能下绚烂多姿的民间舞风采。回归本源,扎根群众的“非遗”舞蹈文化,展现鲜明的时代印记和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李丽娜:《踏“舞”寻“痕”:山东民间舞蹈编创中的文脉精神传承》,山东艺术,2021年。

2.邱愫雯:《对舞蹈剧目《一抹红》的舞蹈与音乐分析》,《精品》,2020年04期。

3.潘晶:《有一种精神叫“愚公移山”——舞蹈作品《移山》观后感》,中国民族报,2022年。

4.刘昉昉:《舞蹈《红珊瑚》创作手法分析》,黄河之声,2020年15期。

5.易方星:《齐鲁文化影响下的山东民间舞》,山东艺术,2022年。

作者简介:

刘杨: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讲师

张珂: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在读研究生

 


[1]《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2015年,第3条。

[2] 张荫松:首届中国舞蹈发展论坛——后疫情与5G时代的民族舞蹈,济南,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