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技改项目优选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5
/ 2

电力营销技改项目优选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赵飞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供电分公司 内蒙乌兰察布012000

摘要:基于批量质量评价模型的电力营销技改项目优选库能有效完成模型构建、权重设计、结果评价等任务,弥补了以往电力营销的不足。为更好地利用基于批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的电力营销技改项目优选库的相关优势,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该体系建设和研究力度,确保质量评价结果的准确科学性,为下一年度的投资计划提供相应数据保障,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营销;技改项目;优选库

当前,大量需轮换电能计量装置与有限年度投资预算间存在突出矛盾,需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为年度投资计划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批次质量评价模型,建立了电力营销技改项目优选库,通过模型构建、指标数据获取、权重设计、模型计算,获得了大量供货批次的质量评价结果。质量评价结果与年度投资预算相结合,能为下一年投资计划与长期投资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一、电力营销概述

我国的电力营销行业仍存在问题,对电力营销的服务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可通过对供电企业与电力营销服务进行宏观的调控、管理,实现对电力营销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在电力营销中,供电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客户,它对提高智能化、精细化服务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电力营销服务过程中,在了解客户的实际用电及需求情况下,可通过对电力营销的精细化管理,以保证电力营销的终端管理机制有效安全运行,可通过改善电力在各项服务中的使用效率,合理配置资源,从而达到改善我国供电企业的服务环境。由于在电力营销服务中,通常以客户用电需求为准,保证客户用电在终端服务的基础上,制定精细化服务管理措施,能实现电力企业向服务企业的转变,还能提升服务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实现高质、高能的用电服务管理模式,进而实现企业的安全稳定化运行,推动我国电力营销服务行业的进程。企业需加强供电公司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电力营销服务的智能化及精细化管理;还可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营销工作及营销服务流程进行进一步完善,为客户提供全面、合理科学性服务,从而改善企业电力营销服务工作,还能提升企业竞争力与社会效益,推动电力企业长久性生存与发展。

二、电力营销现状

1、观念落后、服务意识不强。供电企业对客户服务的“电衙门”作风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不良的作风在工作中未完全消失。拉闸限电的阴影很难在客户心理上消除,计划检修时间未真正从服务客户角度出发。生产与服务关系未理顺,在停电预告通知上,未按法定规定时间和程序,影响了客户正常生产。业扩过程手续繁琐,过于复杂,营业人员的服务态度给客户心理造成压力。供电企业在客户工程设计、安装及材料购置上垄断服务,未让客户真正受益,服务内容未真正落到实处,未落实到每个岗位与员工。

2、电力营销体系不健全,部门设置不合理。电力营销是为企业带来利润、满足用户需求和实现生产价值的关键途径。电力营销由市场调研、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制定营销战略与策略、确定销售与服务方案并加以实施等环节协调配合实现的过程。而在大多数供电公司内部,并未建立起完备的电力营销体系,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冗员与人员配额不足现象并存,未能从组织设置上给予电力营销保障,市场调研、营销战略与策略选择,以及售后服务成为营销体系的短板。

3、分销渠道不畅通,电网设备不健全。分销渠道直接影响到电力营销的效果,科学适当的分销渠道能提高销售效率,而且是了解掌握市场用电需求的重要来源,能节约销售成本、提升供电公司经济效益。目前,多数供电公司分销渠道不畅通,体现在各环节联接不到位、对电量供需把握方面,部分地区电量供需矛盾突出。

4、营销策略单一,现代化水平不足。自然垄断所形成的行业惯性束缚了营销策略和手段的多样化发展。电力营销仍依靠传统手段实现。在“大数据”和新媒体时代,电力营销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明显过低。在新能源逐渐普及的压力下,保持并提升电力的市场占有率,必须采取基于战略的营销策略组合,在技术和服务层面上促进营销队伍现代化。

三、营销技改项目管理问题

1、次年投资计划决策缺少理论支撑。当前,营销技改项目涉及全市各区局提报改造需求,市局市场营销部按公司批复的年度投资预算组织专家会审,有效平衡了有限预算及大量改造需求,根据对各区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情况的了解,制定下一年项目投资计划。在项目投资计划决策中,决策依据大多来自于多位专家对各区总体运行情况的了解,缺乏客观、量化理论及数据进行决策支持。

2、下级单位主动性指导力度薄弱。过去,营销技改项目基本上由各区供电局处理,根据实际供电情况或需求提报项目,大多营销中心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处理技改项目。总体而言,缺乏理论支持和项目指导作用,所以下级单位的主动指导力度弱,无法为电力营销技改项目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3、长期投资规划缺乏技术保障。大量的电能计量装置需一个科学合理长期投资规划作为实际实施的基本条件,并统筹安排未来若干年投资计划。但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多数长期投资规划缺乏客观理论数据作为制定条件,导致长期投资规划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

四、项目优选库总体思路

当前,针对电力营销技改项目管理问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方案全面优化,确保电能计量装置和计量自动化系统改造的合理科学性。基于这一思路,可通过构建不同批次的电能计量装置,对其质量进行合理的排序。在此基础上,根据历年批复的项目投资预算规模,筛选出存在质量问题的批次,为下一年度的投资计划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基于批次质量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还可用于预测未来若干年技改项目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为后续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五、基于批次质量评价模型的项目优选库建设方案

1、构建合理的评价模型。批次质量评价模型基本能有效涵盖电能计量装置的采购到货阶段、设备验收阶段、检定检测阶段、设备运行阶段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中。对于每个环节中提供的管理内容,可获得相应指标数据,需注意的是,有些指标缺乏实际可行的数据支持,必须予以排除,以确保最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2、获取精确的指标数据。批次质量评价指标模型覆盖的7个指标数据可通过接口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获取,完成下一步指标结果运算。通过从营销系统中获取相关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每个指标数据转换过程的内容,并获得最终的指标得分。需注意的是,运行年限越短,指标得分越高,运行年限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设置科学的指标权重。批次质量评估模型的七个指标数据将在实际计算中产生权重比。例如,首次检定合格率与运行故障率对模型的影响最大,表明权重比重高。对此,可使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系统内各种指标的权重,确保数据准确性。

4、确定评价模型计算结果。所有供货批次质量评价结果将按系统预定顺序排列,并根据年度预算情况实施筛选功能,以获得相对合理的项目优选库。右项目优选库中存在得分较低的批次,决策者需优先处理和改造,以确保其质量安全。

六、电力营销技改项目优选库的应用

1、为子公司技改计划的决策提供理论数据。项目优选库的出现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专家会审局限性,通过模型计算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客观的理论支持。

2、为地市公司计量装置管理提供理论指导。项目优选库的输出结果能充分显示质量评价较差的产品批次,并确定这些供货批次的来源和编号范围,为计量装置的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曾海峰.基于批次的产品质量信息因果追溯方法研究[C].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2015:291-297.

[2]杨旭东.电力营销技改项目优选库建设与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9(06):233.

[3]孟翔.电力营销技改项目优选库建设与应用研究[J].电气应用,2015,34(s1):17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