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行业实践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中职行业实践报告

熊小红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开州  405400

一、专业整体现状

(一)行业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行业是我国一个发展迅速、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行业整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首先,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入,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如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新兴业态兴起。其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迅速发展,许多互联网企业和信息服务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再次,硬件制造也在不断优化升级,芯片和服务器等领域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其次,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也面临一定挑战。如基础研发能力不足,一些关键技术依赖度还高。信息安全面临隐患,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还需加强。此外,地区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

总体来说,我国信息技术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期,但也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信息技术深入各行各业,以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只有这样,信息技术行业才能长期健康发展。

(二)信息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1.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企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主要的发展方向包括:

一是注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向。许多企业将加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开发智能硬件和软件产品,为用户提供更智能化的服务。

二是布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业务。随着5G的推广,移动互联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企业需要开发更多便捷实用的移动应用,同时也要抓住云计算市场的机遇,提供公有云和专有云服务。

三是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随着信息量的增长,安全隐患也在增多,企业需要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开发相关安全产品。

四是注重海外市场拓展。许多企业将选择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或销售机构,以拓宽国际市场。

五是培养更多技术和管理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总体来说,信息技术企业将以用户和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国际视野,不断开拓新业务新模式,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2.中小型信息技术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

企业内计算机人员发展趋势:

面向服务的IT人才需求增长,如网站开发人员、移动开发人员等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人才需求快速增长

安全运维和云计算人才需求不断扩大

企业内计算机行业人才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软件工程师、系统架构师等

产品设计人员:产品经理、UI设计师等

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测试工程师等

运维人员:系统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等

客户服务人员:技术支持工程师、售前咨询等

不同岗位的计算机素质要求:

研发人员: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编程语言,熟悉算法和数据结构等

设计人员:了解用户需求,熟练使用设计软件,有良好的美学素养

项目管理人员:熟悉项目管理流程和方法,有很强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

运维人员:熟练各类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安装和管理维护

计算机行业相关证书要求:

软件开发人员:考取Java、.Net或其他语言的认证

网络工程师:考取CCNA、LPI等网络认证

数据库工程师:考取Oracle或MS SQL的认证

安全工程师:考取CISSP、CASP等安全认证

云计算方面:考取AWS认证或Azure认证等

(三)同类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我国信息技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高校信息技术专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也在加强,实践教学得到重视。但是,部分学校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脱节,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培养质量整体上升,但理论知识培养不够实用,一线开发和运维能力需加强。一些学校实验条件较差,难形成创新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人才结构还不够合理。高级技术人才和中低级应用人才比例失调。不同层级人才配套不足,难满足企业完整人才需求。

未来应重点做到:优化专业设置,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力度,提升实战能力;强化基础理论与新技术研究,培养核心技术人才;完善就业服务,促进校企合作;重视人才流动规律,建立灵活流动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将产生庞大的人才需求。信息技术专业将成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其次,5G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将推动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等相关专业发展。这将为信息技术人才提供广阔就业前景,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信息技术创新研究型专业将获得更多支持,为高端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将为相关专业的就业创造广阔空间。

三、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专业建设改革对策与建议

中职信息技术专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和满足人才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应予以重视和支持。中职信息技术专业重点培养操作维护类人才,他们将成为信息化第一线的骨干力量,是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支撑。中职可以根据区域企业的需求设置相关专业,为本地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最后,中职信息技术专业教育在实践教学等方面具有先导性,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这对于国内整体的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优化专业设置结构

中职信息技术专业设置应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企业需求,重点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可以增加软件开发、网络技术、大数据运维等实用型专业,减少理论型专业。

(二)强化实践教学

中职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携手共建实训基地。增加实践课时,利用企业项目让学生实际操作。还可以推行学生实习制度,在企业完成一定阶段的实习。此外,应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手段,利用MOOC等资源丰富课堂。

(三)优化教师队伍

中职应重视实战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与企业派遣技术骨干兼职授课,另一方面可以推行教师实习制度,让在职教师到企业学习最新技术和项目管理经验。同时也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四)完善就业服务

中职可以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第一手信息。重点与周边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校内招聘和校外实习就业机会。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求职技巧,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