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新加坡教育模式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中国与新加坡教育模式对比分析

庞梓翔

(河北外国语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摘要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同时坐拥14亿4千余万人口排名世界第一,其青少年约占总人口的10.6%,众多的人口基数使得中国必须拥有其独特的教育架构与体系来满足庞大人口基数背景下的良性竞争。而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教育方面更是在世界名列前茅,新加坡学生的数学、阅读和科学学科在PISA中的排名首屈一指,在TIMSS中新加坡学生的成绩也非常优异,而在2022年的全球QS大学排名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分别位于11名和12名的超高名次,基于两国的实际国情,本文就中国的教育制度体系特点与新加坡进行对比。

关键词中国;新加坡;教育;对比

教育在每个国家都是引起过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教育作为为本国培养储备人才最直接的方式,但由于不同的基本国情、学生素质和人口基数等问题的不同从而衍生出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方法。新加坡教育体系中较为显著的特点是他们的分流式教育体系,而国内则是运用更符合我国国情的硬式教育来达到层层筛选、优中选优的目的。

一、初等教育阶段的比较

   初等教育阶段也是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是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正规,系统化的教育,所以这个阶段恰恰是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

在初等教育阶段,我国基于大人口基数、省际经济水平分布不均等情况所以采用义务教育的模式,从而使大部分的小、初中生都可以接受到相对平均的基本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使得我国在初等教育时期的教育资源和受教育程度得到更佳平均和合理的分配。

而新加坡在初等教育阶段就采用了分流式教育的方法,新加坡学生的第一次分流是在小学三年级每个学校的学生都会参加统一的智商测试,在车市中取得优异成绩孩子们会被分到名校的GEP班级就是俗称的天才班。在天才班的孩子也会相对应的接受更难的课程,课程也会更多,坐拥更好的资源和老师。他们的第二次分流也在初等教育阶段。第二次的分流是小学六年级时的离校考试简称PSLE。与此同时,直通车学校是作为新加坡最好的学校才可以提供的课程,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一次分流后的名校的GEP班级才可以提供的课程,作为学习此课程的学生,他们可以跳过中考直接参加高考,这也是名校和普通学校之间差距所在。

二、中等教育阶段的比较

升入初等中学阶段时学生们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从而导致学生所掌握知识的程度也有所区别。但是初中依旧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以我国初中的基本教学理念同样是面向全体学生,除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外也同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在一些学校中初中教学也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分层教学,这样的方式也使得老师所授课程可以更贴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不会让基础好的同学觉得课程的内容过于简单,也不会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出现上课听不懂的情况,而经过初中三年的教育在初三的时候学生们要经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选拔性考试——中考。

在中考结束也就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的结束,学生们会自己的中考成绩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高中或者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教育,本文就高中教育来做对比分析。高中是结束义务教育之后第一个学校阶段,教育模式与义务教育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调整。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他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实施科技教育的有效载体,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开展科技教育,既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在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中也有类似与国内中考形式的考试,我们通常称之为第三次分流。第三次分流的时间在学生们中学毕业时通过剑桥0水准考试,形成第三次分流,排名前30%的学生进入初级学院和大学预科,这些学校的学生也是高等院校人才的主要来源,加下来的50%进入当地的理工学院,这里的理工学院就相当于国内的大中专院校,剩下的20%的学生则会进入相当于我国职业高中的工艺教育学院。我认为新加坡的教育理念也恰好符合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成绩也直接决定了人生职业发展的方向。

三、教育理念的比较

在我国现代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充分肯定并尊重人的主体价值,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并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使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转换成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主体性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为此,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

而新加坡精英主义与竞争意识;众所周知新加坡的法律及治安极其严谨,也因为他们是由小部分精英人才领导的国家,要成成为金字塔上层的人或者服务于国家则是必须收到优秀教育的精英人才。其精英主义还能从小就改变新加坡国民的态度,尤其是相对贫困的人群,因为他们能看到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就可以成为精英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又或者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这其中也不得不提到新加坡学校独特的竞争模式,他们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单向选择,而是双向奔赴。在小学毕业后的阶段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选择学校的权利,相反学校也可以选择学生,这样的方式即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竞争,也会促进学校间的良性竞争,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学生的个人能力和表现。

四、总结

中国与新加坡都是6年制的小学教育,大体上区分不大。新加坡的小学是半天上课,作业比中国孩子的少,压力也少一些,孩子的个性教育得到尊重。除了学习知识外,还接收一些实用教育、道德教育和公共知识教育,也特殊重视双语教育,中国在中学阶段更加重视数理化的教育。在新加坡没有政治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新加坡的考试的频繁程度同中国类似,在这一点上,中国与新加坡比较相似。但给孩子提供的机会更多。 新加坡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素来办学认真,学术成就卓越,每年均以高达国民生产总值之3-4%的经费发展教育事业,其教育体系及设施可以和世界各发达国家比媲美。新加坡的教育目标是为国人及海外学生提供均衡的教育,通过培养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培育好公民。新加坡人必须接受至少十年以上的常规教育,其中包括六年的小学和四至五年的中学教育,新加坡能通过不断分流,打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界限,使学生能得到不断选择的机会,这也是给我们如何进行因材施教的启迪。

参考文献:[1]凌健• 新加坡的大学国际化改革特点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7(7):82-85.

[2]王学风.新加坡基础教育I].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3][4马红艳.分流教育制度在新加坡叮基础教育参考,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