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污染成因及治理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大气环境污染成因及治理技术探究

张寒

石家庄峰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邮编:050000

摘要: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如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空气质量下降、汽车尾气增加了雾霾天气等已严重影响到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研究出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型技术十分必要。在这种情况下,大气环境质量却逐渐恶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持续升高,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国内外都开始重视起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问题,而其中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大气环境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此,对大气环境污染成因及治理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气环境;污染成因;治理技术

引言

城市大气环境直接关系到空气质量的好坏,在当前城市化进程日益推进的过程中,为保障城市环境得到良好维护,应当重视对大气污染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结合未来可持续发展要求,日照市需结合自身情况,针对各种污染类型实施相应的防治技术,并从宣传教育、污染监测、污染源控制、优化工业布局、强化绿化建设等方面,尽可能保持和提升空气环境质量,促使大气污染得到有效管控,营造宜居环境和健康发展条件。

1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必要性

工业生产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蔓延,水体富营养化,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等,其中以大气污染最为突出。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臭氧等。由于这些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和刺激作用,并能通过呼吸道侵害人类健康,所以被称之为“空气杀手”。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高达500~1000万人;另外,还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再者,我国历史悠久,早期农耕文明留下的废弃物十分庞大,至今仍未得到妥善处置。据估算,目前堆放在广阔乡村田野中的秸秆数量巨大,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如果任凭这么多的秸秆焚烧掉,将直接威胁到粮食安全。此外,近几年由于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大批农民涌向城市务工,给本应繁荣的城市管理与服务部门带来沉重负担,既破坏了环境卫生,又影响了水源水质,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危及人身健康。

2大气环境污染成因

2.1城市生活垃圾的影响

随着城市的医疗、教育、经济、生活水平带来的优势和便利条件,导致大量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聚集,城市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同时,人口的聚集还导致出现很多相应的问题,比如说房价大幅度上涨,水、电等生活必需品缺乏,尤其是大量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给城市周边的环境造成的很大影响。虽然国家已经开始推行垃圾分类的管理模式。垃圾的分类还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改进。

2.2外部污染因素

(1)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形地貌属于盆地或者四周环山的区域,扩散条件不佳,若大气污染一直处于高浓度状态,则会导致污染物起点高难下降。(2)气候的影响,气候影响也是多元的,有时是气温急剧升高或气温骤降的气候,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扩散,污染物持续传输受阻,造成集聚和叠加,污染气团叠加本地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有时是出现沙尘暴等极端气候,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急剧升高,超出大气承载,难以短时间内下降。(3)风速风向的影响,在低风速天气,上风向的污染物流动到下风向等不到有利扩散。(4)跨区域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区域污染气团进入无污染的区域,区域传输与本地源叠加,形成跨区域的大气污染。

3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3.1植物修复技术

为了减少对大气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措施治理大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以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来净化空气,还可以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一些有害气体转换为无害物质释放到空气中去。植物修复技术就是指利用植物代替某些原材料制备成新型固体材料,然后再将所得的固体材料应用于各类污染控制场所(如烟尘、粉尘、酸雨等),达到消除污染源及净化环境目的的综合性科学与技术手段。具体地说,植物修复技术包括三个基本步骤:一是筛选优良品种;二是培育优良菌株;三是研究最佳栽培条件。因此,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致力于探索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在“基因水平上”构建了一套能适宜不同植物特征的高效微生物发酵系统,使植物细胞壁破碎率降低至50%左右,让微生物充分接触植物细胞膜,促进植物细胞的酶解反应,提高植物细胞液浓度,强化植物细胞渗透压,使之更容易被微生物吞噬和裂解,并形成高含量的小分子有机物,供给微生物繁殖需求。

3.2颗粒物污染控制方法

对于城市颗粒物的污染控制,应当对采取有效的交通抑尘技术,如做好道路冲刷和清扫,并配合使用真空吸尘器,提升道路路面尘土削减率。并能够对建筑及道路施工等采取分段封闭施工方式,督促施工方落实绿色文明施工措施,及时清运多余土方。同时在施工现场应指导采用围挡、覆盖、洗车等措施,控制尘土逸散情况。对重点路段、时段以及危险点面等开展条块结合、层级管理防治措施,加强巡查监测,纠正和制止扬尘行为。由于日照港作业量大,其产生的粉尘量相对较大。

3.3新能源的研发

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环保、和谐的文明城市的构建理念,减少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可以考虑从现有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出发,对新形势下最新发现的能量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进行调查、研究、勘探、设计、开采、施工建设。新能源开发技术主要包括:(1)太阳能。可以实现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光化学能转换等,设计成太阳能系统,固定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太阳能电池等等;(2)风能。在某些风力较强区域通过风能发电,风能动力实现机械的运转等;(3)潮汐能,针对地球70%的海洋覆盖面积,利用海水的潮汐,温差,盐度,波浪等转化成电能、动能等满足当地工业的能源使用;(4)地热能。主要是通过地热发电或者提供热源满足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等。

3.4绿色化学技术

第一,在工业上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料:比如电力、天然气等,煤炭作为传统的燃料,它本身含有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颗粒,长期接触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矽肺、心肌损伤等职业病。目前各种石油产品已被证实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特别是汽车尾气排放中的铅、苯、碳氢化合物等均具有强烈毒性,将加剧酸雨形成,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因此,应尽快研制推广节能与新能源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包括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风能开发利用技术、沼气技术等。第二,开发新型有机合成催化剂,降低废气处理费用,当今社会,很多化工企业仍沿袭落后的生产工艺,不仅浪费原材料,而且耗能较大,生产效率却普遍偏低。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政策层面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倡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向集约型、集群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对环保领域的投入持续扩张。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但相应配套制度、设施并不完善,城市工业发展普遍存在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地方政府需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和区位特点,抓住主要矛盾,针对性创新大气环境治理方法,革新大气环境治理理念、技术和管理手段,加速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1]于家峰.大气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核心探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6):38-39.

[2]郭晨琛,赵聪.大气环境污染因素与治理措施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03):35+38.

[3]张华峰.大气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核心探究[J].清洗世界,2020,36(01):31-32.

[4]吴蕊含.我国大气环境监测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科技风,2019(34):130.

[5]陈为裕,张建勇.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