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指导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新课标背景下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指导意义

卢磊

鲁东大学      264000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尚未形成蓬勃之势。我们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深化学习,验证它科学性的同时,形成更加系统的认识,并结合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去吸收借鉴,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学法。

关键字: 达尔克罗兹  音乐教学法  新课标 

瑞士音乐家、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于上世纪初,创立了以体态律动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经历漫长岁月的考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已成为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学法之一,受到许多国家推崇。2022年我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发布,同年首部被引入中国的达尔克罗兹著作《达尔克罗兹著作——体态律动》正式出版,这不禁再度引起我们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改革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联系与思考。

一、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

被誉为“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在改革开放伊始同时传入中国,相较于奥尔夫、柯达伊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稍显力薄。学界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大师课与英文文献。2022年12月,达尔克罗兹著作《达尔克罗兹方法——体态律动》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被引进中国的达尔克罗兹著作。

目前我国各大音乐院校音乐师范类专业陆续开展实验性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教学研究。一线城市的普及率明显高于其他欠发达地区,多地也面临着专业师资匮乏,教师缺少学习渠道的局面。作为国内顶尖的音乐教育高校,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率先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引进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2011年启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含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培训班,为中小学教师开展国外教学法培训。[[1]]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对我国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成为我国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全球信息化的当今,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开发与应用还未达到与时俱进的能力。这种需求也推动了教育类协会、培训机构和教育公司开展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商业化培训行为。我国关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研究多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相结合,以基本理论研究为主,与应实践结合的较少。所以我国对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推广和应用研究都还存在广阔的空间。

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念与新课标的契合点

“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出引领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要求。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三大教学模块——节奏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各司其职又相互渗透和促进,从而实现共同追求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法对于运动觉、内心听觉感和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视与我国“新课标”的要求与精神不谋而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重视艺术体验,坚持以美育人。

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教育,第一步是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第二部是进行理性分析。对音乐的理解首先是体验——审美的过程,然后将感性和理性和谐统一起来,音乐教育是提升个体审美的教育。

在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任教期间,达尔克罗兹发现大部分学生演奏音乐作品机械死板、缺少活力和情感,他认为当时的音乐教学目标过于刻板,没有体现音乐的核心价值。[[2]]鉴于这种理智与情感相互割裂、着重强调传授知识技能传的统音乐教育容易造成不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局面,达尔克罗兹强调“体验”重于一切。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件乐器,可以用身体的动作将内心情感表达出来,所以音乐学习不仅要训练听、唱和动手能力,还要训练学生的姿态和各种动作。引导启发学生将乐曲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激发人类身体本能,培养人体节奏感与情感的发展,建立身心的和谐,促进各方面学习的能力。

(二)重视音乐实践与即兴创作能力的培养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为我国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体验、实践和即兴创作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引导学生提升实践能力,还要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表现和创作的欲望。运用已积累的律动节奏与音响材料以富有想象与个性形式去进行即兴创作。这完全适配新课标“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的课程设计思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三大部分教学内容内容紧紧围绕学生艺术学习的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等特点,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三)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课程综合理念的表现

达尔克罗兹出生于维也纳,家庭文艺氛围浓厚,他从小接就受传统音乐教育。歌唱、演奏、表演和创造始终贯穿于他的生活。这这些成长经历奠定了他的音乐艺术教育思想基础。达尔克罗兹的教育哲学还取材于古希腊艺术“艺术是综合”的这一思想。古希腊悲剧集戏剧、诗歌、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与希腊浮雕的优雅体态深刻影响达尔克罗兹教育哲学的形成。此外,美国现代舞蹈理论也推动了达尔克罗兹教学理念成熟。

[[3]]

音乐的要素不应该孤立对待,音乐课也应该是多种艺术形式综合的教学形式。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除了鼓励与其他姊妹艺术的融合,还强调与自然、生活素材的联系,以促成音乐与身体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思想与“新课标”突出课程综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理念相吻合。

三、关于应用体态律动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动起来”——音乐回归本真

我们从音乐起源的种种学说和猜想中,能发现“动”的线索。无论是劳动的需要或是与祭祀、巫术的密切联系,音乐往往都伴随着人体最原始的动作表达。我国古代文献中常见的“乐舞”、“乐”,指的就是融合了歌、舞、乐三种艺术形式的音乐艺术。原始社会的“舞”,往往和日常生活有关。达尔克罗兹在谈到体态律动时也强调解放孩子天性、唤醒学生的本能。他们在上课时赤着双脚、着装舒适无束缚,身体的松弛自然,人的肌肉和大脑心意相通、收放自如。达尔克罗兹要求体态律动不是一味模仿老师的动作,也不注重高度艺术化,所有的练习都是培养学生身体对于音乐节奏的本能反应。[[4]]

达尔克罗兹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回想起音乐的起源,也给我们你的音乐教育带来启示:回归天真、回归自然、回归人的本能,是学习音乐的最佳起点。

(二)“做中学”思想

体态律动课的教学思路是,先让学生跟随音乐动起来,通过身体的律动去体验音乐,不是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而是通过体验性的活动自己去发现和认知,这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聆听和运动是第一位的,即“做”是第一位的 。教师充当“导演”,将音乐课堂这个片场交给演员——学生,让学生去合作探索,去发挥个性。

(三)教师的教学要做到“千人千面”

体态律动教学应该是充满趣味,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没有固定模板和标准答案。作为音乐教师要深入学习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结合基本原则,不断思索创新。它应该是千人千面不尽相同的,学生教师相互反应,根据课堂情况随时调整,内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创造性地运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四、结语

达尔克罗兹的教学核心思路是唤醒人的本能,将体态律动贯穿整个音乐教育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节奏、视唱练耳、即兴创作的训练,打开了学生体验音乐和表达音乐的新途径。新课标背景下,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越发蓬勃,音乐教师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社会价值观,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音乐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陈旭.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运用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4.

[[2]]李雪菲. 初中音乐课堂中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21.DOI:10.27190/d.cnki.gjzsc.2021.000446.

[[3]] 李茉.一场动起来的音乐教学革命——论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之“动”[J].中国音乐,2019(05):126-131+185.DOI:10.13812/j.cnki.cn11-1379/j.2019.05.014.

[[4]] 王紫琪.“动起来”的合唱指挥艺术——论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之“动”[J].当代音乐,2022(06):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