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师范生在微格培训中的焦虑现状及表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英语师范生在微格培训中的焦虑现状及表现分析

尹慧欣

(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00)

摘要:微格教学是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常见教学方式。为了解英语师范生在微格教学中是否焦虑,本研究借助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并通过扎根理论的编码方式客观分析了当前英语师范生在微格培训中的焦虑现状及其表现,以期更好地发挥微格教学在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微格培训;英语师范生;焦虑现状;表现分析

一、引言

微格教学是众多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方法,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是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师范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其中包含为期8周的微格教学实践环节。

为了更好地发挥微格培训的作用,本研究以多位学科英语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她们在微格培训中是否存在焦虑问题,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了解研究对象的焦虑现状和表现,对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并通过扎根理论的方式进行三级编码,对研究对象的焦虑表现进行分析。

二、相关概念解释

(一)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也被译作“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有关微格教学的定义最早是由微格教学创始人艾伦博士对微格教学的定义: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5]

我国学者孟宪惜认为;“微格教学的理论利用培根的自然哲学思想,将复杂的宏观层次上的教学活动进行分解。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类,在微观教学活动上建立稳定的教学技能模式,每项教学技能有理论闻述和具体教学行为的模式描述,使教学行为成为可观察、可示范、可操作、可反馈评价的训练模式。”[5]我国学者黄晓东认为:“微型教学法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录音、录像等设备,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5]

笔者认为,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教学方法。通常的做法是:让参加培训的师范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1-2个教学技能,小组中每个学生进行10分钟左右的教学训练,并利用录播系统将实况摄录下來。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训者扮演“教师”角色,同组其他同学扮演“学生”角色,配合教学活动,在“老师”讲完之后转变成“同伴”角色对教学过程进行点评,指导教师在训练者讲完之后进行简单的评价总结,训练者在课后反复观看自己的教学视频进行自我评价,并再次修改教案,进行第二次的微格教学。

(二)焦虑

“焦虑”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anxietas”,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戈尔在《恐惧的概念》一书中形成了有关焦虑的理论知识,克尔凯戈尔(1994)认为当个体面对不同的选择时,个体会出现的心理体验,正是由于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产生了焦虑的情绪。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中,它被认为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含义为“忧愁”。Horwitz 等(1986)将焦虑定义为自我认知、信仰、感情的独特情结与课堂语言学习相关的行为产生于语言学习过程的独特性。Sapir 和 Aronson(1990)将焦虑定义为一种令人不快的情绪状态,包括恐惧、担忧、不确定、失控和期望不好的事情会发生。王极盛等(1998)认为焦虑是在设定目标之后,由于无法完成或者对于整个目标达成的过程没有把握而产生的焦急、恐惧的心理。Rolle May(2010)认为焦虑是个体自身价值由于外部对其产生威胁出现的情绪,主要原因是个体将价值认知为自我的一部分。

从以上学者对于焦虑一词不同的界定,总体来看焦虑是一种由于某个因素或者情境而导致的不愉快的心理状态。

三、研究讨论

俞婷(2013)运用微格教学评价量表、反思报告以及访谈数据分析结果,分析英语教师教育中在微格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将微格教学的效益最大化。但研究问题聚焦于微格评价而忽视了微格使用者自身的感受即是否存在焦虑。战雯婷(2018)指出微格教学作为英语师范生强化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方法,虽然已在我国师范院校中广泛开展,但由于多种原因,使得微格教学在英语课堂的实施中产生了一些问题,此项研究虽然指出了微格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但存在问题并未从英语师范生自身出发。陶琳和李宏强(2021)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的方法,考察陕西某高校英语师范专业微格教学的状况。研究发现,教师对于微格教学理念把握不准、课堂话语缺乏规范性、教学设计创新性不足和考核方式不够严谨;问题的原因在于师资薄弱、学生的学习浅尝辄止和教学资源不充裕。这项研究主要探讨英语师范实践环节中微格教学的现状和出现的原因。通过梳理学者在微格教学领域的研究,笔者发现

学者主要倾向于研究微格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关于师范生和焦虑结合的研究非常匮乏。

因此,笔者针对英语师范生的焦虑现状及表现分析进行研究,通过焦虑量表和半结构化访谈借助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都存在焦虑情况,但是程度有所不同,大部分学生处于中度焦虑,这体现了英语师范生在微格培训中会存在焦虑的现象但每个人的焦虑表现有所不同。更多体现在能力,其次资源,最后是评价方面,其中在能力方面,访谈对象提及焦虑最多的情况是语言能力里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访谈者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焦虑,比如试讲准备程度、试讲相关性等。但是也有少数访谈者不会在某些方面感到焦虑,例如有两位访谈者对象提出自己对同伴评价的评价方式并未感到焦虑;有两位访谈对象提及并未对试讲顺序感到焦虑;只有一位访谈对象提出不会对试讲的相关性感到焦虑;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访谈对象提及不会因为试讲超时而焦虑。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探究英语师范生在微格培训中的焦虑现状,并针对焦虑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外语教学和英语师范生培养提供启示,从而改进和优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助力师范生更快地完成教师角色意识的转换,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当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局限于一所学校的一个年级,并没有涉及其他学校,且样本数较少。研究对象不涉及男生,男女比例差距大以及访谈形式较单一。未来的研究可以采取多种访谈形式,如焦点小组,扩大样本范围;采访不同学校的学科英语教育硕士、增加受访人数、缩小男女比例差距。

参考文献

[1]周喻星. (2019). 英语师范生微格教学现状调查. 文教资料(30), 225-227.

[2]张瑞. (2017).英语微格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01), 198-199

[3]战雯婷. (2018). 英语师范生微格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校园英语(05), 44.

[4]克尔凯戈尔. (2013). 恐惧的概念.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5]刘宗南.(2011) 微格教学概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6]梅. (2010). 焦虑的意义.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陶琳 & 李宏强.(2021).英语师范专业微格教学现状调查. 英语广场(23), 116-118.

[8]王极盛, 邱炳武, 赫尔实. (1998). 中学生抑郁与焦虑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动态(03).

[9]俞婷. (2013). 英语教师教育中的微格教学: 成效、问题以及对策. 当代教育与文化(06),71-77.

作者简介:尹慧欣(1998.1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