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叶玲

眉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眉山  620010

摘要目的:分析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11月为开始研究时间,2022年11月为结束时间,纳入该段期间内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7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对常规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患者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抢救成功率、满意度)的差异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与常规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急诊危重症;临床效果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进展极快,且发病状况较急,而及时的救治可以帮助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故而需要为患者提供护理措施[1]。常规的护理措施无法提供给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临床应用效果并不显著[2]。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是目前临床上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护理急救工作的质量。因此,本次研究通过纳入我院收治的7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分析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11月,对该期间内到我院接受诊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总例数为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将7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其中研究组(n=35)接受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常规组(n=35)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的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6例,年龄最小的为21岁,年龄最大的为79岁,平均年龄测定值(46.53±5.13)岁;常规组的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17例,年龄最小的为22岁,年龄最大的为78岁,平均年龄测定值(46.55±5.15)。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常规组(常规护理)严格监护患者的病情状况,并为其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分诊治疗。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确保急救工作的有效进行。

1.2.2 研究组(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 (1)院前急救:在护理人员接到患者或患者家属的急救电话后,需明确患者的详细地址,并准备好急救药品、设施等。在途中需要持续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在到达现场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其对症处理,而后将患者进行转运。(2)入院急诊急救护理:在患者入院后,需要通过绿色通道将患者进行分诊治疗,并给予其吸氧处理,为其创建静脉通路。在为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生的操作,确保抢救工作在无菌环境下完成,减少感染现象的发生。如若患者的病情出现明显的恶化,则需要通知医务部进行会诊,为患者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抢救方案。此外,如患者的意识保持清楚状态,护理人员则需要鼓励患者,安抚患者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组间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

1.3.2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对比

     详细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差异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t和X2检验组间数据,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详情如表1所示。

表1组间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

抢救成功率(%

研究组

35

35(100.00)

常规组

35

30(85.71)

X2

-

4.371

P值

-

0.036

2.2组间患者护理后满意度对比,详情如表2所示。

表2组间患者满意度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35

25(71.42)

9(25.71)

1(2.85)

34(97.14)

常规组

35

20(57.14)

8(22.85)

7(20.00)

28(80.00)

X2

-

1.555

0.077

5.080

5.080

P值

-

0.212

0.780

0.024

0.024

3.讨论

急诊危重症患者是急诊科室主要收治的病患。此类患者的病情状况均十分危急,且病情变化较快,少数患者存在休克现象[3]。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实施高效的护理措施尤为关键[4]。常规护理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为患者提供各项常规护理服务,从而确保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但由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所患疾病存在多样性,因此该措施缺少对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故而临床效果并不显著。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主要对患者抢救全过程实施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对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在为患者进行院前护理、入院后护理时,可以有效地有效地为患者争取足够的抢救时间,有助于提升临床抢救成功率

[5]。本次研究通过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00.00%与常规组患者85.71%相比更高,研究组的满意度97.14%高于常规组80.00%。

综上所述,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时,可以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蒋芬萍.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及对缩短急救时间的作用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2):122-123.

[2]周黎黎. 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9):124+163.

[3]田小曼. 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2):138.

[4]王红. 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1):119-120.

[5]豆曼曼. 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2):18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