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

陈,杰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四中学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家长教辅压力,是“双减”政策的初衷,更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落实“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时,应以科学构建作业目标为统领,对作业的内容、类型、要求等,进行深层次、全方位优化。以借助对趣味性、丰富性、延展性作业项目的适度构建,为学生深入、系统、高效落实课内所学巩固而奠基,来确保初中语文作业之实效与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思考;设计策略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开展一系列减负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可以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初中语文课程与日常生活存在密切关联,具备综合性特征与实践性特征,要求学生可以将自身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合理应用于实践情景当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起到拓宽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助力学生养成正确学习观念以及良好学习习惯。语文不仅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课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核心课程,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特别重视作业设计,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精选精炼,精心设计课后作业。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社会上普遍存在唯考试论、唯分数论的现象,加上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大多较为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内容上以语文学科的相关内容为主,忽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没有对学习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充分发散;形式单一,缺乏创新,过度强调基础识记、抄写、默写、背诵等机械重复作业,导致学生兴趣和热情不高,疲于应付;知识点多,考试范围广,作业庞杂量大,缺乏整体设计,导致学生作业完成效果不佳。国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在我国教育领域中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此背景下,优化初中生语文作业设计不仅有助于该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更好地促进“提质增效”目标顺利实现。

二、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1.激发学生潜能,正确认识作业功能

潜能就是潜在的能量,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必须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挖掘潜能。学生正确认识作业功能,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作业能够当检测天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多少,可以从作业中得到反馈。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能够复习巩固所学重点知识,并从中发现难点,了解自己学习目标达成度,同时也能为教师下一步教学提供真实依据,以便调整教学重难点;另一方面作业还是课堂的延伸。课堂学习时间有限,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养。此外,适量的作业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作业过程当中要培养坚持不懈、勤于思考的品质。

2.调整内容,控制时间

初中科目多,学习任务重,控制语文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作业时间大致取决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控制作业量,首先要求老师要重视备课环节当中的“备作业”环节,在给学生布置作业前要精选练习,把与本堂课知识密切相关的作业以及适合学生学情的作业挑选出来,然后定时亲自作业;难度要适当,教师要结合语文课标的要求,明确考试范围,以及对语文学科各知识点的学段要求,布置难度适宜的作业,过于困难的作业会极大增加学生的作业时间,且无利于学科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

3.注重实践性,丰富作业形式

语文学科的实用性极强,这使得实践应用类作业的构建,不仅是对“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实,更是引领学生认知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为导向,来做好对实践应用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尝试、探究、应用中,将所读课文改编为话剧,在课外自由活动时间进行展演,以此来凸显作业之趣味性,于潜移默化中落实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塑造。还可通过对调研活动、观摩访谈等作业的设计,为学生应用语文所学参与社会实践、承担社会责任而搭建平台,使作业成为学生运用语文的强力支撑,以更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需要的满足。如,在完成《老王》教学后,可让学生通过深度合作,将课文加工为话剧,借助角色展演的方式来演绎课文的主要内容、情节、思想、情感等,来领悟作者在人物形象刻画、表达方式选用等方面的特色与风格。而在《藤野先生》教学完成后,则可引入小组讨论作业,让学生在争辩、交流、互动、探究中获得对课文主要语句的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分析,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还可在写作指导中,让学生通过课外调研、观察、写生等途径,来获取写作信息、激发写作灵感,为其写作能力提升而奠基,使作业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且更好作用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4.因材施教,分层设计

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精心选择适合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语文作业,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水平,增强语文学习的信心。基础类作业设计为“基础练习”,全班都必须完成掌握的。如,“识字与写字”,主要是字词的音形义识记,古诗文的默写,翻译,文学性和实用性文本基础阅读等;“拓展延伸”。设计为选做作业,主要是针对文学素养较高,且有写作爱好的同学,推荐名家名篇赏析,指导名篇仿写等。这样既保证了基础作业落细落实,又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得到了强化提升。分层设计作业,让作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全程把控,设计过程作业

大多数作业时间,一般是安排在课后。老师们普遍认为课堂时间宝贵、紧张,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伸,作业空间和时间更充足。其实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中,均可以设置相应的作业练习,把课后作业分解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也是减负的有效途径。如,课前设置相应的预习作业,重在浏览思考,勾画批注,了解课文大意,思考课后习题;课中设计相应的课堂练习,主要是选择填空题,边学边练,实时反馈学情,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课堂进度;还可以利用自习课时间,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综合性学习实践作业,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以及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此外,学生自主利用周末时间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线上学习讨论,都是将作业分散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当中的不断实践。

6.加强趣味化设计,提升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时期,在双减政策下,语文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设计作业,让他们感受语文独特的魅力,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如,学习九年级下册戏剧单元作业设计时,依据学习欣赏——组织排练——课堂展演的顺序,组织学生参加戏剧表演,根据剧本内容,分配角色,布置场景,准备道具,人员分工等,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探索人物塑造,舞台呈现,演出效果等。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浓厚了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提升自主思考、团队协作合作能力,促进了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

三、结束语

“双减”背景下,要求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凸显了研究作业设计的重要价值。语文兼具工具性和实用性,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文新课标指出,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作业是养成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需要特别重视语文作业设计,注重在一线教学当中发现作业设计的真问题,探究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以达成减负提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吕龙.“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语文建设,2022(21).

[2]董霖.“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类型优化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21).

[3]贺彩虹.“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与实施的探讨[J].学周刊,2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