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与塑造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培养与塑造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蔡贵斌  ,詹珍慧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中学生处于人格分化、走向独立的重要过渡时期,由于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以及升学的压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或者学生本人,都容易忽略健全人格的养成,使中学生很容易偏离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导致人格缺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中学生;健全人格;感恩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在当前素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全面发展的教育需要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能力培养、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等方面的素质都有所提高。在一定意义上,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中也包含着健康人格的因素,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人格的塑造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适应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培养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创新人才,因此,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大趋势,对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健全人格的基本含义

健全人格属于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地均衡发展,是各种积极人格的完美结合,它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展现主体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随着社会转型、教育的发展,以及中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更加注重和强调学生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精神面貌。学校是培养和塑造中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阵地,培养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质量。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思维系统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格的培养正是一项不断完善学生自身素质的必修课。落实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二、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人格健全的人能很好地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我们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有积极的自我态度;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尊重他人、理解和信任等优良品质;在学习、工作中,他们积极向上,勇于创新,有所建树,而成功带给他们的满足和愉悦,又会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使他们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健全的人格更重要。学校要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然而,当前中学生在健全人格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三、培养与塑造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

(一)关注积极心理,塑造品质生活

康德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不断追求人格的完善,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积极的心理塑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和健全的人格,在面对困难时能以积极的心态妥善处理,这种积极的动机和情绪增强了对生活的积极体验。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更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更能提高人的智慧,在处理问题时能想出新思路、新方法,不以陈规束缚自己的思想。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贯穿积极心理学,从长远来看,不仅有助于消除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挫折时所产生的消极或负性情绪,增强克服困难的耐挫力,更有利于产生长久维持行为的动力,学生在积极情绪和心理的激励下,能够保持健康的人格,树立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学习中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拥有良好的修养和节制。

(二)实施人文教育,培养素质人才

健康人格是人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内外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健康人格的塑造是在潜移默化、修身养性中建立的,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缩影,要求学生学会做人,能够做事,达到“精神成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能力培养、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和完善,实现学生的完好性与主体性。对教师来说,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发展规划上,关注学生人格和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与师生保持彼此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人文环境。

(三)建设校园文化,提升教育品质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校园文化对中学生在价值观的引导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衡量一所学校软实力的重要标准,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给学生营造家庭般的温暖。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张重要的名片,体现着学校的物质精神和人文情怀,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对于塑造高中生健康的人格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应在体现教育理念的同时重视校园的物质文化,以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格为出发点,设计工学合一、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轨迹的建筑物。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校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展现能力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旨在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培养和塑造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思维方法等完美人格。

(四)优化育人环节,成就健全人格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下,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面向未来社会,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培养方式,将更多的精力落实在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培养上,不断提高身心素质和人格层次,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在人格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引导所有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理行为,以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的讲座,为学生配备心理咨询的教师,积极调动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运用团体辅导或个人辅导,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独立思维的能力。

总之,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对于有人格问题的学生我们要耐心地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给与特殊关怀。只有随时随地注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以适应市场环境和未来社会的竞争。

参考文献

[1]莫小燕.论中学生友善意识的涵养[J].新一代:理论版,2020(9):2.

[2]张正臣.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J].甘肃教育,2021(10):2.

本文系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蔡贵斌,詹珍慧德育研究专项课题:《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编号zdy2210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