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叶玲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 上海市 202157

摘要:目的:探讨在优质护理新模式对妇产科产妇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21年2月份起到次年9月份期间妇产科收治产妇中随机选取61位产妇,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传统护理组(29例)与优质护理组(32例)。其中传统护理组采用妇产科常规的沟通与护理,优质护理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优质护理组SCL90各项分值,护理服务的质量、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积极有效地缓解产妇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治疗、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优质护理干预;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high quality nursing)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服务水平的一种护理干预方式。产妇作为特殊群体,不仅在身体上负担较大,在心理上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1],仅关注于产妇生理指标的传统护理已不能适应产妇对临床提出的要求。目前部分学者提出以更全面更优质的护理干预方式帮助产妇进行分娩[2],效果显著。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优质护理(HQN)在妇产科产妇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及效果,具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从我院妇产科在2021年2月份起到次年9月份期间收治的产妇中随机选取61例,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29例)与优质护理组(32例)。两组受试病人在年龄、体重、文化程度等各项一般临床统计资料和指标上也都基本确定无明显统计学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如表1所示。该项目已获得我院医疗伦理委员会的认可与批准。

表 1 患者一般资料的组间比较

组别

n

年龄(岁)

体重(kg2

小学

初中

中专及高中

大专及本科

传统护理组

29

25.54±3.86

62.89±10.25

5

5

10

9

优质护理组

32

25.07±3.21

63.46±10.93

6

7

9

10

1.纳入标准

所有参与研究的对象均为产妇;主动配合开展本组研究中的各项随访及调查问卷;产妇个人及其相关家属依从性、态度好;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

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其它危重病者;在研究时间内意外死亡者;合并严重精神疾患者;患者及其家属未配合随访或中途断联者。

(二)具体方法

其中传统护理组患者接受妇产科产妇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监测产妇基本生命体征;注意防止产妇跌落等。

优质护理干预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包括强化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分娩护理、产后护理5个方面。

首先要强化基础护理,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护理人员要结合妇产科科室特点,尽力为产妇营造明亮整洁舒适温馨的就医及待产环境。在容易发生意外的早餐及晚上加强护理,落实护士长负责制度,经验丰富的护士长需参与临床产妇的指导及必要的基础护理,要求护士站每日深入病房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护理人员在工作时要注意运用文明礼貌的语言,科室每月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一次相关的礼仪培训和专业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以提高其服务及专业能力,进一步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做到让产妇及其家属信任及放心。

针对心理压力较大的产妇,要做到及时发现并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除了基础护理外,还要密切关注产妇分娩前期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关心产妇,及时询问其有无异常症状及感受,每天至少到产妇病房进行一次问诊。提醒产妇家属关注产妇心理状态并及时给予其鼓励与帮助,预防产妇焦虑与抑郁。

健康宣教也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部分产妇会由于对产科知识的不了解也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在产妇住院期间积极主动向产妇及其家属普及相关知识,帮助产妇做好分娩前的心理准备。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激烈收缩产生剧烈疼痛,这时需要护理人员在分娩时为其提供护理服务,帮助产妇克服恐惧,树立信心,建立良好的心态。具体可在分娩时引导产妇进行有节奏的深呼吸,按摩局部疼痛点,以减轻疼痛。

最后是产后护理。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后要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做好相关清洁工作,指导其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讲述哺乳期的乳房护理技巧及新生儿护理技巧,提醒产妇保持心情愉悦等。

(三)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护理服务的质量、护理的满意度。

采用SCL90对产妇症状进行评分,主要包括焦虑、敌意、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该量表采取1—5分的5级评分标准,分数越高代表相关症状越严重。服务质量主要从熟练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技巧等3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数与护理质量成正比。护理满意度通过患者及家属对我院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越满意。

(四)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二、结果

(一)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介入后,两组患者焦虑、敌意、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情况得到改善,且优质护理组相关评分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如表2所示。

表 2 护理干预前后产妇心理状态的组间比较(±s)

组别

n

时间

焦虑(分)

敌意(分)

人际关系敏感(分)

偏执(分)

传统护理组

29

干预前

3.51±1.42

3.31±1.13

3.23±1.12

3.56±1.42

干预后

2.43±1.39

2.89±1.35

2.61±1.96

2.85±1.26

优质护理组

32

干预前

3.12±1.31

3.42±1.51

3.26±1.65

3.47±1.38

干预后

1.45±1.19

1.41±1.30

1.79±1.24

1.37±1.29

(二)护理服务质量

优质护理组的服务质量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如表3所示。

表 3 护理服务质量的组间比较(±s,分)

组别

n

熟练度

服务态度

服务技巧

传统护理组

29

74.67±5.48

74.45±5.19

75.42±4.63

优质护理组

32

90.43±3.39

90.36±3.78

93.47±4.84

(三)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组产妇以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的72.41%(P<0.05)。

三、讨论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国家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开放,产妇的数量也会上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产妇的身心健康[3],强调以高质量的护理对产妇进行管理[4]。本研究对产妇采取的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产妇不良心理情况,同时提高护理质量,但存在样本数量过少,病例来源单一等不足,希望将来的试验能克服以上缺点,为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完整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蒋志丽,周小敏,张玲云.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中的效果及对产妇负面情绪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21):93-95.DOI:10.19738/j.cnki.psy.2022.2

1.030.

[2]李新.优质护理干预对高龄妊娠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6):678-679.DOI:10.13586/j.cnki.yjyx1984.2022.

06.006.

[3]杨求仙,江姝.规范化综合护理对剖腹产产妇身心健康及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保险,2022(08):93-95.DOI:10.19546/j.issn.1674-3830.2022.

8.017.

[4]郑春华,李红雨,陈晓霞,王丹,谭琼,凌红,李梅.延续性护理对产妇管理的效果评价[J].陆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44(20):2082-2087.DOI:10.16016/j.2097-

0927.20220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