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培训联合多元化培训模式对低年资新生儿护士应急能力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案例培训联合多元化培训模式对低年资新生儿护士应急能力的影响研究

谢艳艳,刘慧玲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 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 探讨案例培训联合多元化培训模式在提高低年资新生儿护士应急能力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成都某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培训,实验组采用案例联合多元化培训模式培训。培训结束后对比两组的应急能力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及思维能力得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应急能力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及分析能力、评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案例联合多元化培训模式能提高低年资新生儿护士的应急能力。

【关键词】新生儿;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多元化教学模式

     护士的应急能力是指在临床工作中护士能敏锐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能迅速地做出分析判断,熟练的应用护理技能配合抢救和护理的能力[1]。低年资护士应工作时间短,心理素质差,护理经验不足,遇到病情变化不能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也不能沉着冷静的配合医生抢救[2]。新生儿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不典型,对护士的临床经验和护理能力要求更高,一般在新生儿科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划分为低年资护士[3]。案例培训模式,是以案例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员临床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的教学方法。多元化培训模式,是指采用理论授课、临床学习、比赛等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能够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本次研究以案例为切入点,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旨在提高低年资新生儿护士的应急能力。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新生儿科60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工作5年以下;②职称为护士或护师;③年龄21~28岁。排除标准:①进修或规培护士;②脱岗超过3个月及以上者;③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的护士。将60名纳入研究对象编织学号(0001-0060),用Excel中学号依次录入,用“ROUND”函数随机将60名护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名,其中男性2名,女性28名,平均年龄(23.79±1.23)岁;实验组30名,其中男性1名,女性29名,平均年龄(23.49±1.03)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培训师资 由科室护理教研组共同讨论推选6名具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10年以上临床急救经验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其中4名为本科学历、2名为硕士学历;职称为主管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2名,

1.2.2对照组 采用传统急救培训模式,即新生儿急救理论知识授课讲解,急救技能单项操作示范,组队操作训练。

1.2.3试验组 (1)案例分析与学习法:选取新生儿外科病房常见的休克,气管导管脱管、阻塞,气胸,抽搐,急腹症等案例进行教学,同时选取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急腹症急救,胸腔穿刺,抢救药物抽吸计算等模拟教学情景。(2)每周一个案例培训,培训开始前提出思考题,使参与培训者进行问题为导向的课前预习。培训时代教老师进行相关理论讲授,并对培训前的思考题进行小组讨论,使低年资护士对急救的诊疗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部分,应用集中授课、纸质版材料、微课等形式进行培训。(3)培训案例中涉及的急救技能进行示范培训,带教老师纠正。单项操作培训除操作演示外,录制标准化的视频,制作SOP流程,供课后反复观看练习。

1.3观察指标

评价指标包括:两组人员培训后的应急能力理论考核成绩,案例情景操作考核成绩,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应急能力由自行设计的应急能力理论考核试卷进行评估,临床思维能力由?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3.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χ ± s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应急能力理论考核成绩及操作考核

  试验组应急能力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应急能力理论与操作考核比较(分,χ ± s)

组别

例数

应急能力理论考核

操作考核

对照组

30

90.49±2.98

90.22±3.18

试验组

30

93.37±2.32

92.88±3.38

t

3.498

2.887

        P

0.001

0.005

2.2 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思维能力

  实验组分析能力、评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思维能力比较  (分,χ ± s)

组别

分析能力

评断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逻辑性

对照组(n=30)

20.53±3.42

15.62±1.32

15.12±1.55

15.82±1.22

实验组(n=30)

21.38±3.88

22.29±1.21

23.62±1.32

23.62±1.32

t

2.584

4.451

4.36

4.12

      P

    0.011

     0.026 

   0.022

0.019

3 讨论

   随着医院规模的快速扩大,护理队伍呈年轻化趋势,导致临床中低年资护士承担了大部分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在没有家属、护工照看的新生儿病房,护士需要承担几乎全部的病情观察和照护工作,因此提高低年资的临床应急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保证护理安全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必要条件。同时低年资护士成长需要大量实践和时间的沉淀,但是临床护理工作容错率很低,在培养护士成长的过程中还要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多元化培训模式是指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与多种方法的培训。本次培训使用了集中面授、微课、操作视频、SOP操作流程、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内容。还使用了情景模拟练习、案例分析学习、ABCD制抢救配合分工角色扮演等多种培训模式。传统的急救培训更重视单项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训,缺乏多项技能直接的衔接,也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案例结合多元化培训,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像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急救过程中既又分工又有合作,保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急救,为病人的救治赢得时间,也提高了低年资护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顺贞.护理学研究 [M].长 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 .

[2] 张绍果, 赵浚竹, 郜雅,等. 太原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急诊科护士临床急救能力测评研究[J]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33(19) : 1 5 0 5 - 1 5 0 9 .

[3]沈宇宏,杨青敏.开放式培训在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J].天津护理 ,2016,24(4):2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