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网络化职称评审的应用及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3

探析网络化职称评审的应用及发展

陈文斐

(烟台市人力资源考试中心  山东烟台)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也不断推进。为方便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服务效能,改进职称评审服务方式,以网络化、信息化等新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化职称平台得到了应用和发展,逐步取代原始的职称申报评审方式,最终达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互联网+人社”新模式。

关键词:网络化,信息化,职称评审,数据,人才,效能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结构和行业需求不断变化,职称标准和评价方式也不断推进。为方便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改进职称评审服务方式,使职称评审更具时代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逐步将互联网、信息化、数字化等新技术应用于职称申报和评审环节,形成了网络化职称评审新方式,逐步实现无纸质化职称申报、网络化线上评审。

2 职称及职称评审概述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职称评审是按照评审标准和程序,对专业技术人才品德、能力、业绩的评议和认定。职称评审结果是专业技术人才聘用、考核、晋升的重要参考。

职称评审按阶段划分:一是职称申报阶段,二是职称审核阶段,三是组建评审委员会及职称评议阶段,四是核准公布评审结果以及生成职称证书阶段。

职称评审按流程划分: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审主管部门审查呈报部门审核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组织评审(专业学科组评议、评审委员会评议评审结果公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公布、生成职称证书

3 网络化职称评审方式出现的必然性

传统的职称评审是由申报人手工填写表格,准备纸质材料,排序、装订,然后人工报送材料给单位审查,最后将材料逐级报送到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手工填写的表格有评审表、一览表、评审简表等,由于这些表格内容需要审核人员以及评审专家审核评价,另外,个别表格还须要最终存入个人人事档案,因此,这就对手工填写纸质材料的字迹清晰度、格式规范化程度要求很高,申报人员在填写表格和准备材料时务必仔细严谨,避免出现涂改、字迹不清或者格式不规范等情况,否则很容易造成多次返工。这种原始的职称填报方式比较呆板机械,已不能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更无法适应日趋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大环境。同时,原始的评审委员会评审方式也极大影响了行政效能,以往专家评委需要翻阅上千份厚重的纸质材料对其综合评价,投票、计票等均须人工实现,费时费力。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评委都迫切需要一种便捷、高效、智能的职称评审系统完成职称申报、评审工作。因此,以网络化、信息化为基础的职称平台的出现就成为必然。

4 网络化职称平台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

4.1 职称申报

相比于手工填写纸质资料,网络化职称平台有其特殊的优势。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网络化职称平台注册并登陆个人账号,进入页面以后完善基本信息,然后逐项填写内容,此项操作通过电脑即可完成;职称平台已经将职称信息进行了模块化分类、排版,申报人只需在对应模块下逐项填写信息、上传电子材料即可,填写完成后即可直接生成电子评审表,可下载、可打印;通过平台录入信息减少了原始手工填写纸质材料时由于出错而频繁修改的繁琐操作,同时,也避免了纸质材料的装订和排序问题,既节省了填报时间又减轻了厚重材料的负担。以上优势对于优化职称申报流程和提速减证便民起到了助力作用。平台职称信息模块包括:基本信息、申报信息、学历信息、现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现任行政职务、任现职以来考核情况、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近五年学习培训及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任现职以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等。

在网络化职称申报平台中,申报人可随时查看已上报数据的审核状态。以往申报人上报纸质材料后,需随时联系审核部门落实材料是否已初审通过或未通过,及时性和互动性不强。鉴于职称申报及审核的时间限制,网络化职称平台完美解决了申报人获知数据状态的及时性问题,数据状态实时更新,申报人可随时知晓情况,避免了仓促应对的局面。

网络化职称申报虽然优点很多,但也需要进一步发展:一是不同群体实用性方面。由于网络化职称平台的时代性和技术性,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人群实用性有所不同。比如,一部分年龄偏大人群在体力和脑力方面对于电脑及网络的接受程度和操作熟练度都存在一定的短板。无论是从信息的填写,还是电子材料的制作方面,都存在不适应性,这就需要职称平台还要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二是网络安全性方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网络职称平台在方便职称申报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信息安全,除了人为管理平台账号和密码外,也要在技术层面提高网络加密、防火墙安全等级策略,避免遭受外部网络恶意攻击,未来职称平台也将向着更加完善的网络安全方向发展,确保海量数据的安全存储。

4.2 职称审核

网络职称平台实现了线上数据归集,可随机筛选、审核,便捷高效。

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网络职称平台线上提报数据到单位账号后,单位审核人员可以根据平台“申报年度、姓名、单位、系列、级别、专业”等筛选条件查询数据,针对性强、准确度高,信息直观可见、电子

材料方便展示,改变了以往手动翻找、审查纸质材料的笨拙方式。审核人员可在模块化职称职称表格里逐项审核数据,基本信息和电子材料一一对应,方便审查校验。平台审核阶段设计了信息批注栏,审核人员可在对应的批注栏里标注审核情况,专业技术人员可及时查看数据审核情况,比如:“学历信息模块,未上传学历证书”、“年度考核模块,考核情况填写错误”等批注。

4.3 职称评审

4.3.1 组建线上评审委员会

利用网络平台组建线上虚拟评审委员会,将线下人工评审转为线上网络评审。线上评委会可提前设置参数:预设通过率、设置投票方式(小组投票或大会投票)、隐藏关键信息(姓名、工作单位等)。评委会随机抽取并遴选评审专家,确保专家信息安全、保密。系统实时分析统计通过率,预设通过率可以保证整体评审情况不会偏离预判。隐藏关键信息能有效避免关系票、人情票,实现职称盲评。

与线下评委会相比,组建线上评委会简单方便,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省了会议期间的人力、物力,还能有效避免许多人为因素的干预,进一步体现公平公正。

4.3.2 专家评审、投票

网络职称平台实行线上投票表决,专家对平台数据综合评价后线上标记通过或不通过意见,然后将投票结果提交评委会完成投票。线上投票完全实现了无纸化评审、无外界干扰。

以往专家投票是人工翻阅纸质材料,利用纸质评审票人工标记投票结果,然后由监票人和计票人计算通过率,这种操作费时费力,既影响评委会组织时间,又影响评审专家的核心效能。网络平台线上投票很好的解决了以上不足,专家可在线审核数据、浏览电子材料,线上提交评审结果,平台实时显示通过率,此种方式给专家更充足的评审时间做出更加客观公证的评价。例如,专家审核“学历学位”模块时,可及时审阅上传的电子学历和学位证书;在审核“任现职以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模块时,可及时审阅上传的电子获奖证书等。

专家线上投票结束后,职称平台自动测算通过人数、未通过人数以及通过率,自动生成评审委员会鉴证单和会议总结等,体现了职称评审网络化、信息化的优越性。

4.3.3 评审结果公示、公布及生成证书

评委会评审结束,且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即可核准公布评审结果,同时,通过职称平台制作电子职称证书。平台自动提取评审通过人员的关键信息,按照提前内置的职称证书样式生成电子职称证书,并带有电子印章,一套完整的电子职称证书短时间内即可形成。

以往的纸质版职称证书须提前大规模印刷,形成样本后,经打印盖章,然后逐级发放到申报人手里,此过程既繁琐又容易出错。而经线上平台自动生成电子职称证书后,申报人员可登陆平台自行下载。

网络化职称平台经线上申报、审核、评审、发放电子职称证书,完全实现了全程网办。申报人员避免了反复修改、反复跑腿的麻烦,充分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提高了行政效能。

5 未来职称评审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称评审必将依托新技术不断探索进步,一是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深层次挖掘分析当年度职称申报人员不同条件下的结构比例、人才差异等,例如:不同层级的男女申报数比例和通过数比例,不同性质单位的申报数比例和通过数比例,不同学历层次的申报数比例和通过数比例,不同专业之间的申报数比例和通过数比例等等。通过分析既可以了解现阶段职称情况,又可分析当下不同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结构,还可以为将来职称工作的发展提供依据,更能够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二是逐步构建更加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双向结合,进一步提高职称平台的网络防御能力,保障平台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三是运用新时代新技术使职称平台向着更加人性化、更加智能化、更加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6 结语

职称评价工具的优劣直接影响职称评审的各个环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各行业部门为加强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推广在线评审,为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做出了很大贡献,已逐步建立职称评审信息化管理系统,统一数据标准,规范评审结果,并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逐步开放职称信息查询验证服务,实现了职称评审电子证书。网络化、信息化职称平台既是时代的产物,更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努力的结果,为专业技术人员、评审专家、各级工作者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给各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必将涌现出更高端的新产业、新技术,职称评审作为人才评价和人才引领方面的“指挥棒”,也必将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新技术相融合,形成更加完善、智能、高效、安全的职称评审新方式,将职称政策和评价手段双向结合、双向发力,共同为人才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城.论高校职称信息数字化管理模式优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

[2]罗明东,张利远.探析信息技术在职称评审过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8,

1.

[3]杨惜爱,蒋兰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业职称评价改革探讨[J].网络空间安全,2021,121.

[4]梁旭红.信息技术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2,1.

[5]职评中发挥计算机作用的探[N].台州学院学报,2003,255.